立足层次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大业,目前我国也在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政策,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师资力量建设等多个方面建设现代化课堂。数学科目是小学教学的难点科目,需要学生具备图形理解能力、数字计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性格特点、智力水平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对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结合小学阶段数学科目学科特点和学生掌握情况进一步探究分层教学方法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关键词: 分层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素质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科目和生活联系紧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基础计算、数学问题分析、几何图形绘制与探索等方面展开。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一定差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研究小学阶段数学科目的分层教育将会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新课程改革效率,缩短我国和教育强国之间的距离。
  一、 分层教学方法概述
  分层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技巧、选取不同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是每一名教学工作者都需要懂得的教学技巧,合理利用这一教育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建设质量。部分学生在展开数学知识学习时缺少数学思维,会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有一定自卑心理,这一类学生会成为数学科目的学困生。对此,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个性化教学或人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答疑服务。分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将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课堂的主体活跃地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定期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与现状分析
  数学科目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在四年级到五年级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由浅入深,以分数部分的知识为例,学生需要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应用分析,这需要学生具备缜密的数学思维。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攻破教育改革重要关卡,当今时代互联网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学生通过互联网认识世界,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思考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分层次的数学教学,推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间的矛盾。教育学中规定教师需要秉承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的教育观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很难保持一致的学习进度,各个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会有一定差异,学生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名学生。除此之外,每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都有差异,部分学生不能按照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会和其他同学产生学习差距。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等特点以就近原则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将班级整体划分为几个群体,将能力相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小组内,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层次教学,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又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落实基础巩固和难度拓展教学分层并行政策,通过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收获学习乐趣。
  三、 小學生性格特点和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时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主要从主要以简单的运算法则口诀为主,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学生会逐步认识图形知识统计思想和分数概念。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在四年级阶段对数学科目产生较多疑惑,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分数相关概念,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小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家庭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学生的性格多样,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存在小声交流的情况。总体来看,小学生不够细心,缺乏耐心,在数学计算等方面容易产生错误,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
  四、 小学数学课堂中分层思想的具体应用分析
  分层思想的提出主要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数学科目的学科特点,从教学内容及目的、课堂练习内容、课后作业布置以及学生群体划分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展开分层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分层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保证教学进度
  教学目标是引导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初期,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课程走向进行整体的预判,提前构思课堂活动,并预选多种方案,确定最长教学课时计划和最短教学课时计划,有效控制教学时长,保证教学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课下利用充足时间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对知识点进行难度层次划分,并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在设置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当将需要理解记忆的数学知识和需要灵活应用的数学知识进行明确划分,并确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并需要灵活应用的、哪些知识点学生只需要理解即可。举例来说,教师在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角的度量》这一章节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时,首先应当将带领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作为第一层教学目标,然后利用教材以及多媒体设备问学生展示角的度量的方法和具体过程,最后将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作为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标注这个层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为各个层次教学设定教学时长。如果学生在角的概念理解上的有一定困难,教师应当采取教学课时较长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跟紧教师进度,理解基础概念,然后展开深入的实践学习。   (二)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对学生群体进行层次划分
  学生步入小学校园之前,需要在学前班和幼儿园接受定的教育指导,这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基础会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数学计算能力和应用理解能力方面。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初和学期中以及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能力测试,了解学生对于旧知识的吸收情况和对于新知识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分为基础组、中等组和拓展组,并按照不同教学计划对学生展开分层次的数学教学。教师应当确保分层教育的科学性,对学生群体进行的分层教学,同时应当围绕动态制度展开教育,教师需要定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和小组教学结合起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在不同小组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知识学习,通过组内合作和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急迫性,提高学生的紧张程度,实现高效教学。
  (三)落实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分层教学
  课堂活动是保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有效环节,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课堂活动进行层次划分,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设置不同的课堂活动环节。举例来说,教师在针对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大数的认识》展开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大数概念并能够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带领学生做一定的能力拓展练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大数概念仍然有一定疑惑,在数字的认读方面有一定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课视频,或是利用课件带领学生再次认识数字,落实对于学生的基础层次教学。
  课堂练习是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检验,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将不同知识点进行难度划分,并由浅入深带领学生展开分层次的课堂练习。为进一步实现对于学生的基础巩固和提高教学,教师可以设置概念理解性练习题目、课堂思考题目以及小组探究题目。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概念理解性题目,实现对于数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然后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练习,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其次,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数学探究活动,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可以随机查看学生讨论情况,并为学生提供一定讲解帮助。举例来说,教师在针对《分数》设计练习题目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判断练习,判断哪些数字是分数、哪些数字不是分数以及分子和分母的相關条件,在学生掌握分数概念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练习,并设置小组竞赛题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分数加减法运算抢答,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分数应用类题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分数的具体应用方法并解决数学问题。
  五、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应当团结一致,充分做好课前分层教育准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竞争模式小组教学制度。分层教学方法符合教育观念,结合分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综合利用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玺花.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科分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43-44.
  [2]刘爱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62.
  [3]周志坚.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29-531.
  [4]陈金玉.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92-593.
  作者简介:
  孙明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丁家沟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逐步成了现阶段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然而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等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的效果。对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要点,从培养科学探究习惯、科学探究态度、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四个方面入手,以此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化学教学活动,从而顺利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历史的三原素——‘人’与‘时间’及‘空间’则缺一不可”;因此,“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构成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而对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强调历史学科要凸显其时序性特征。可见,时空观念的形成是学习好历史科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学;历史;时空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相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
摘 要:运算能力并不等同于计算技能。小学阶段的整数乘法中,口算,竖式计算之间蕴含着相同的数学思想“先分后合”。为了让学生体会多位数乘法相同的算法、算理和数学思想,文章通过新旧对比,口算,竖式计算的比对,国内算法与国外格子算法对比。在多角度、多维度的对比中多次体会,以其帮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计算的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打通整数乘法间的知识脉络。  关键词:运算能力;计算技能;数学思想;先分后合  一、
摘 要: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将文化理解纳入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当中,希望通过音乐教学,加强学生文化体验、拓宽学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模块,本文以音乐鉴赏课《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中文化理解的体现,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提高学生文化理解上,以文化浸润促进高中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音乐鉴赏;文化理解;《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 引言  音
摘要: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表现出多样性,而知识理解与能力考核的重点始终是古典诗歌。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体系在系统性指引下得以发展。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进行诗歌集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用古典文化进行渲染,从《李太白集》《李白诗集》这类作品上展开,促使学生贴近理解诗歌艺术,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蕴养出个人的文化修养与气质。在把整本书教学理念落实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对
摘要:文章主要以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化教学思考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初中数学复习课现状,其次通过知识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上课之前预测,完成信息收集、科学分组,课中信息实时反馈、课后全面反馈,个性化推送辅导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智慧教室环境下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化教学相关对策,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智慧教室;初中数学;复习课;个性教学  一、 引言  智慧教室作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可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可培养初中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新课改深入进行的当下,应用微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可有效激发初中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热情,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应用的意义、应用策略等方面出发,探究了微课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特点;应用
摘 要:在关注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大背景下,育人为本成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过程教育,智慧思维始终是主旋律。笔者践行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的研究,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有效、创新的作业布置与反馈实践活动,结合具体案例揭示在此过程中如何展开过程性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真正让数学素养生根发芽,效果显著。以期借文抛砖引玉,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过程教育;思维实践;作业布置;作业反馈     
摘 要:在全国课改的背景下,“问题解决”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为指导,新课标为方向,提倡积极自主性和探究性,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下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创新性的多元能力和新的发展思维是“问题解决”教学激发的方面。“问题解决”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是新形势下教学中的一种优秀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思维  一、 新课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不能仅仅的依赖课上教学的有限时间,而是应当在班级中、校园内构建出阅读的文化,创建出学生彼此之间阅读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们实现从“阅读”向“悦读”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课外阅读的意义,探讨了当下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了提升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