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传媒行业也自然不会例外,以新媒体的开发最为突出。对此,本文也将以新媒体环境为大背景,从新闻写作的语言调整出发,分析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重要意义,并探讨视觉化发展的现状,列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转变现状;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有了显而易见的提升,也针对这一领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在技术发展的引导下,群体的阅读需求更为千变万化,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新闻的写作也应当展现出更加活泼且生动的形象,推动语言的视觉化发展,给群众带来多元化的视听体验,发揮出视觉介质的作用和价值。
一、分析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意义
首先,写作语言的视觉化顺应了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就获得了广泛的市场,呈现出迅猛的镜头,直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化的引导为不同的技术手段创造了更广的生存市场,这就让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文字,图片与视频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更为新奇的形式结合到一起,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让群众更为快速的了解新闻要点和社会事件。这也就意味着,纸媒也无法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能有效的满足现代化群众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针对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改革,让新闻写作语言向着视觉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改革,符合媒体受众的实际需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期望能够更为高效的获取信息,也更加注重自己在阅览时的直观感受,每一个用户都渴望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提炼重要的数据。在大众心理的推动下,视频和图像也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关注和重视,用户对这两种阅读方式的兴趣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传播渠道。也就是说,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改革,拥有着不可比拟的动力和参考依据。
二、分析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新闻写作的格式过于单一,虽然写作语言的视觉化表达并不十分固定,但人的思维却是相对稳定的。即便是在多元化的表达途径面前新闻的写作方式,也缺乏必要的创新与传播环境严重脱离,无法满足实际传播的需求。而且,新闻写作也面临着通报式这一问题,需要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虽然也无法真正抓住群众的眼球,无法有效激发出读者的兴趣和好感。
其次,新闻的写作细节缺乏独特性,具有同质化的特点,无法展现出信息的优势和价值。对于视觉化的新闻创作来讲,必须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方面,新闻要贴合读者更为深层次的需求,要与读者展开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发读者展开思考,获得更为充实的阅读体验,并从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一方面,新闻要具备鲜明的主体特征。然而,实践中的新闻报道却无法满足以上这两项要素,只是对事实作出简要的陈述,没有剖析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这就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可读性,读者也有可能产生抵触或者是厌倦的心理。
其次,视觉化语言缺乏灵活性。写作本身就是词语排列组合的过程,所以新闻的视觉化写作也对这一领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都要全面把握社会细节,塑造出更为清晰的画面,还原现实场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把视觉化语言灵活的结合到一起,只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叠加来展现现场的画面,无法让读者拥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也影响了意思的传递和表达[1]。
三、分析提高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水平的方法
(一)坚持推陈出新
传统的新闻写作,更加侧重于事件的过程性负数,记者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需要把整件事情的启程转和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时的读者缺乏一定的想象空间,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和束缚。对此,在新时期,记者可以推陈出新,针对传统的表达方式做出一定的调节,运用自己的感性思维,让读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好感。同时,记者也不一定每次都要把事情的结果完整的展现出来,可以让读者根据现场的场景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能够有效缩短读者与现场之间的距离。另外,记者不应当在字面上过度加工,而是可以利用文字塑造更为鲜活的形象,让读者能够实现思维的发散。也就是说,在部分情况下,简洁的新闻语言要比繁杂的文字堆砌更加具有表现力,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2]。
(二)坚持动静结合
相对于静态事物来讲,动态事物能够更为生动的展现出事态的原貌,具有非常鲜明的吸引力,可以一下子就抓住大众的眼球,激发出群体的阅读兴趣。但静态事物,又可以更为深刻的反映出某一节点的事件,传递出更为多元化的思想,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对此,新闻写作就可以实现这两方面的结合,要转变传统事物的阐述方式,让新闻场景更加具有真实性,最大可能的还原现场,凸显出视觉上的冲击。例如,在描述当事人言行的时候,应当对当事人做出更为细致的刻画,让读者可以近距离触摸到鲜活的人世百态,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三)利用细节性元素
记者可以用文字展现出特色的视觉效果,对特定的细节展开详细的描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利用修辞手段,突出事件的结果或者是人物的形象,这样可以让群众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另外,记者要利用事件来描写人物,利用人物来描述事实,这样可以让新闻更加具有可读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发展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拓展新闻传播范围的应有之策,也是稳定阅读用户群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表达方式的调整,动静结合,细节性描写这几个角度,论述了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发展的方法,充分结合了新媒体自身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从业人员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及时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
参考文献
[1] 普珍.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分析[J]. 记者观察, 2020, No.482(06):62-62.
[2] 于明秋, 刘霁月.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 441(01):29+3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转变现状;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有了显而易见的提升,也针对这一领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在技术发展的引导下,群体的阅读需求更为千变万化,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新闻的写作也应当展现出更加活泼且生动的形象,推动语言的视觉化发展,给群众带来多元化的视听体验,发揮出视觉介质的作用和价值。
一、分析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意义
首先,写作语言的视觉化顺应了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就获得了广泛的市场,呈现出迅猛的镜头,直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化的引导为不同的技术手段创造了更广的生存市场,这就让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文字,图片与视频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更为新奇的形式结合到一起,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让群众更为快速的了解新闻要点和社会事件。这也就意味着,纸媒也无法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能有效的满足现代化群众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针对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改革,让新闻写作语言向着视觉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改革,符合媒体受众的实际需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期望能够更为高效的获取信息,也更加注重自己在阅览时的直观感受,每一个用户都渴望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提炼重要的数据。在大众心理的推动下,视频和图像也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关注和重视,用户对这两种阅读方式的兴趣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传播渠道。也就是说,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改革,拥有着不可比拟的动力和参考依据。
二、分析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新闻写作的格式过于单一,虽然写作语言的视觉化表达并不十分固定,但人的思维却是相对稳定的。即便是在多元化的表达途径面前新闻的写作方式,也缺乏必要的创新与传播环境严重脱离,无法满足实际传播的需求。而且,新闻写作也面临着通报式这一问题,需要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虽然也无法真正抓住群众的眼球,无法有效激发出读者的兴趣和好感。
其次,新闻的写作细节缺乏独特性,具有同质化的特点,无法展现出信息的优势和价值。对于视觉化的新闻创作来讲,必须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方面,新闻要贴合读者更为深层次的需求,要与读者展开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发读者展开思考,获得更为充实的阅读体验,并从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一方面,新闻要具备鲜明的主体特征。然而,实践中的新闻报道却无法满足以上这两项要素,只是对事实作出简要的陈述,没有剖析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这就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可读性,读者也有可能产生抵触或者是厌倦的心理。
其次,视觉化语言缺乏灵活性。写作本身就是词语排列组合的过程,所以新闻的视觉化写作也对这一领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都要全面把握社会细节,塑造出更为清晰的画面,还原现实场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把视觉化语言灵活的结合到一起,只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叠加来展现现场的画面,无法让读者拥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也影响了意思的传递和表达[1]。
三、分析提高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水平的方法
(一)坚持推陈出新
传统的新闻写作,更加侧重于事件的过程性负数,记者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需要把整件事情的启程转和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时的读者缺乏一定的想象空间,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和束缚。对此,在新时期,记者可以推陈出新,针对传统的表达方式做出一定的调节,运用自己的感性思维,让读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好感。同时,记者也不一定每次都要把事情的结果完整的展现出来,可以让读者根据现场的场景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能够有效缩短读者与现场之间的距离。另外,记者不应当在字面上过度加工,而是可以利用文字塑造更为鲜活的形象,让读者能够实现思维的发散。也就是说,在部分情况下,简洁的新闻语言要比繁杂的文字堆砌更加具有表现力,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2]。
(二)坚持动静结合
相对于静态事物来讲,动态事物能够更为生动的展现出事态的原貌,具有非常鲜明的吸引力,可以一下子就抓住大众的眼球,激发出群体的阅读兴趣。但静态事物,又可以更为深刻的反映出某一节点的事件,传递出更为多元化的思想,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对此,新闻写作就可以实现这两方面的结合,要转变传统事物的阐述方式,让新闻场景更加具有真实性,最大可能的还原现场,凸显出视觉上的冲击。例如,在描述当事人言行的时候,应当对当事人做出更为细致的刻画,让读者可以近距离触摸到鲜活的人世百态,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三)利用细节性元素
记者可以用文字展现出特色的视觉效果,对特定的细节展开详细的描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利用修辞手段,突出事件的结果或者是人物的形象,这样可以让群众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另外,记者要利用事件来描写人物,利用人物来描述事实,这样可以让新闻更加具有可读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发展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拓展新闻传播范围的应有之策,也是稳定阅读用户群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表达方式的调整,动静结合,细节性描写这几个角度,论述了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发展的方法,充分结合了新媒体自身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从业人员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及时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
参考文献
[1] 普珍.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分析[J]. 记者观察, 2020, No.482(06):62-62.
[2] 于明秋, 刘霁月.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 441(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