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向导的作用,这个向导作用可以通过提问来达到。教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先导,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动力。成功的教学不是在于会讲,而是在于会问。怎样提问呢?下面就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法作一些探讨。
一、提纲式提问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和评价。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高屋建瓴,精心设计一两个能统领全文、纲举目张的问题。
二、分解式提问
阅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分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由点扩大到面,随着思维的步步深入,自然就找到了解读文章的钥匙。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其文眼就是一个“笑”字。可以说孔乙己是在笑声中登场,在笑声中出丑,最后又是在笑声中死去。那么他死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呢?我们可设置如下问题:①孔乙己为什么不会营生?②他为什么会好喝懒做?③他为什么偶然做些偷窃的事?④作者为什么强调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⑤他偷了丁举人的书,已经写了服辩,丁举人为什么还要打断他的腿?他的死说明了什么问题?弄清了这几个问题,就会深入到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中去,因而主题思想就迎刃而解了。
三、类比式提问
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的涉及面虽然很广,但在题材、主题、体裁、风格等方面有着一些继承和借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求其同,寻其异,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深入理解文章、整体把握文章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学习《故乡》这课时,有位学生提出:《故乡》《社戏》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提一个问题:《孔乙己》里的“我”是酒店伙计,鲁迅卖过酒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就顺势引导学生明确:《孔乙己》中的“我”是个虚构的艺术形象。并进而启发学生归纳出一个道理:一般说,小说中的“我”是塑造的艺术形象。《故乡》《社戏》是小说,其中的“我”并不是鲁迅自己。这样,用一两个可类比的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暗中式提问
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叫明问,以非问句的形式出现的提问就是暗问。暗问就是用陈述、祈使、感叹句表示的,学生在这些非问句产生强烈的悬疑。在教学中,陈述一种反常的情况或结论,摆出对立的现象或看法,闪出一点结论的光芒,都能形成暗问。比如,在教学《赫尔墨斯的雕像》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不完整,难道赫尔墨斯听了雕像家的话后,他就没有感受,没有反应?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了一个结尾。”学生A:“我不同意。”老师:“为什么?”学生:“这样结尾可以引人入胜,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老师:“大家思考,赫尔墨斯听了雕像家这样的回答后,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赫尔墨斯听了后暴跳如雷。
学生:赫尔墨斯听了后张口结舌。
学生: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学生:他呆如木鸡的站了很久很久。
从这个过程来看,老师故意用暗问来激发学生发表意见,及时地配以明问,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创造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心。当然,暗问一般不能绝对孤立存在,否则成“悬案”,会压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五、推溯式提问
所谓推溯问,包括推问和溯问,能够促使学生推论出事情的可能后果结局的提问就是推问。能够让学生寻究事情发生的原因的提问就是溯问。推问就是“探其果”,溯问就是“究其源”。比如,讲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可以用推问的方式提出,假使在船上遇到的于勒是个百万富翁,“我”的父亲、母亲的態度会怎样?这样问既能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分析课文的思想意义起到深化作用。又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采用溯问的方法,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阿长谋害隐鼠、睡觉摆大字等事?与“山海经”有关吗?(通过探讨,生会发现正是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更能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也会感受到欲扬先抑写法的好处。)再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提出“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行动、心理描写,可是本文却偏写人物的背影,这应该怎样理解?”“如果仅有描写背影这一段文字,去掉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徐州相会、等伤心心情的叙述怎么样?”这些问就是溯问,它打破了思维定势,让学生别开生面的思考问题,这样的问,如以石激水,必然会掀起波澜,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六、语境式提问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经常强调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中有这么一句话:“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句中的成语“莫名奇妙”怎么理解?有何作用?如果直查字典可知其意,但词典上的意思未联系语境,是不恰当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本段,回顾全文,理解文章主旨。这个词其实是表现了官兵与强盗相与为祸、百姓处于被摆布的地位之实,揭示了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制度的抨击之意。
总之,提问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老师的智慧。提问要充分发挥启发的作用,尤其是当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不要一味的追问、逼问,而要耐心引导,适时点拨,使学生走出困境,进入阅读教学的佳境!
一、提纲式提问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和评价。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高屋建瓴,精心设计一两个能统领全文、纲举目张的问题。
二、分解式提问
阅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分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由点扩大到面,随着思维的步步深入,自然就找到了解读文章的钥匙。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其文眼就是一个“笑”字。可以说孔乙己是在笑声中登场,在笑声中出丑,最后又是在笑声中死去。那么他死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呢?我们可设置如下问题:①孔乙己为什么不会营生?②他为什么会好喝懒做?③他为什么偶然做些偷窃的事?④作者为什么强调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⑤他偷了丁举人的书,已经写了服辩,丁举人为什么还要打断他的腿?他的死说明了什么问题?弄清了这几个问题,就会深入到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中去,因而主题思想就迎刃而解了。
三、类比式提问
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的涉及面虽然很广,但在题材、主题、体裁、风格等方面有着一些继承和借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求其同,寻其异,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深入理解文章、整体把握文章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学习《故乡》这课时,有位学生提出:《故乡》《社戏》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提一个问题:《孔乙己》里的“我”是酒店伙计,鲁迅卖过酒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就顺势引导学生明确:《孔乙己》中的“我”是个虚构的艺术形象。并进而启发学生归纳出一个道理:一般说,小说中的“我”是塑造的艺术形象。《故乡》《社戏》是小说,其中的“我”并不是鲁迅自己。这样,用一两个可类比的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暗中式提问
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叫明问,以非问句的形式出现的提问就是暗问。暗问就是用陈述、祈使、感叹句表示的,学生在这些非问句产生强烈的悬疑。在教学中,陈述一种反常的情况或结论,摆出对立的现象或看法,闪出一点结论的光芒,都能形成暗问。比如,在教学《赫尔墨斯的雕像》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不完整,难道赫尔墨斯听了雕像家的话后,他就没有感受,没有反应?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了一个结尾。”学生A:“我不同意。”老师:“为什么?”学生:“这样结尾可以引人入胜,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老师:“大家思考,赫尔墨斯听了雕像家这样的回答后,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赫尔墨斯听了后暴跳如雷。
学生:赫尔墨斯听了后张口结舌。
学生: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学生:他呆如木鸡的站了很久很久。
从这个过程来看,老师故意用暗问来激发学生发表意见,及时地配以明问,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创造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心。当然,暗问一般不能绝对孤立存在,否则成“悬案”,会压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五、推溯式提问
所谓推溯问,包括推问和溯问,能够促使学生推论出事情的可能后果结局的提问就是推问。能够让学生寻究事情发生的原因的提问就是溯问。推问就是“探其果”,溯问就是“究其源”。比如,讲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可以用推问的方式提出,假使在船上遇到的于勒是个百万富翁,“我”的父亲、母亲的態度会怎样?这样问既能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分析课文的思想意义起到深化作用。又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采用溯问的方法,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阿长谋害隐鼠、睡觉摆大字等事?与“山海经”有关吗?(通过探讨,生会发现正是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更能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也会感受到欲扬先抑写法的好处。)再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提出“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行动、心理描写,可是本文却偏写人物的背影,这应该怎样理解?”“如果仅有描写背影这一段文字,去掉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徐州相会、等伤心心情的叙述怎么样?”这些问就是溯问,它打破了思维定势,让学生别开生面的思考问题,这样的问,如以石激水,必然会掀起波澜,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六、语境式提问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经常强调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中有这么一句话:“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句中的成语“莫名奇妙”怎么理解?有何作用?如果直查字典可知其意,但词典上的意思未联系语境,是不恰当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本段,回顾全文,理解文章主旨。这个词其实是表现了官兵与强盗相与为祸、百姓处于被摆布的地位之实,揭示了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制度的抨击之意。
总之,提问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老师的智慧。提问要充分发挥启发的作用,尤其是当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不要一味的追问、逼问,而要耐心引导,适时点拨,使学生走出困境,进入阅读教学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