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新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一堂课中也提出许多问题,但却忽视了提问的策略,即在提问时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不太关注,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起到很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1、有效提问的涵义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
  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師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2、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分析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研究者归纳为:其一,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其二,学习物理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学生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要创设良好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直觉思维能力正处于萌发阶段,有的猜想或假说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加以爱护!引导;否则会扑灭非常可贵的直觉顿悟的火花,挫伤学生求知的欲望,抑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直觉思维还孕育着创造思维的萌芽,它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分认识直觉思维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能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开阔思路,而且能充分释放创造精神,提升学习能力。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3.1问题生活化策略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3.2问题搭桥策略
  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提问教学片断,教师演示。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教师提问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你看到的现象,你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如果将小车放在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以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3::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4: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提问5: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
  3.3以问引问策略
  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0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是教师A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
  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教学真正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范顾问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因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因此施工环境差异较大,对于地基不良的施工环境,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两道简单有趣又非常神奇的算术题。  一、第一道题是这样的:用1、2、3、4、5、6、7、8、9组成三个三位数,使其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加减法算术题是学生经常做的,对这道题并不陌生。有的人说,我做这道题的时候,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并且还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我觉得它太难做了,弄个数试试,不行,再弄个数试试,还是不行......之所以遇到困难,感觉厌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指导,注重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学科具有思维性很强的特点,这门学科能够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果。本篇文章重点研究了课堂中对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手段,以此来推动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 新课改 教学 课
本人任教数学学科四年多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时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注重教师的讲解;没有良好的数学能力;对数学的思维方法模糊不清;没有自己的学习模式等等。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議,解决这些问题,也供同行参考。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思就是,做一件事情,了解知道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propagation of sandstone specimen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using the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train sensi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创新型知识经济已成为主流经济类型并迅速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朝着现实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很多相关人士也对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数学本就是一门复杂枯燥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阶段,必须加以重视。本文首先介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然后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化教育的意义,最后提出彰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现实性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
2015年中考即将拉开帷幕,现在正处于总体的复习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上好每一堂复习课是打好这场战役的关键,我们的学生面对总复习没有任何经验,那就更需要我们给他们指引方向,而初中物理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知识点运用灵活,为我们教好初中物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研习《课标》,用好《考纲》  中考命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以下是我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