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改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地区未来的大事,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改革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真正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智慧,才能真正产生课改的实效。围绕课堂教学,我们就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课改 创新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当前,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打造高效课堂之际,我们每位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才能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走向成功。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尝试和创新呢?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1.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必须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中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长、擅长爱好等各个方面。
2.教师要有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角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一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入文化知识的学习境界;二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递教育教学信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火花;三要充分体现民主教学气息,积极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选择权、自主权、支配权交给学生。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教学往往急于把学习的知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记忆或仿照结论进行训练。这种简单的“为求答案”的教学方法必须淘汰。创新教育是把课堂教学的中心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或仿照模式操练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上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光是靠耳朵去听、靠眼睛看老师的演示,而且要以教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这样,主客观的一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就统一在整个情境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要学;或揭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的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或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中,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开展开放型的问题教学。要以开放型提问开发和扩散学生的直观思维,以探询提问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从而达到解决知识重点、难点、疑点的效果。开放型提问一般根据学生已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设问,注重边缘知识的联系和知识的互衬关系。探询型提问要侧重温旧知新、涉彼及此的原则进行设问,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新评价方式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每个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也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回首课改留下的串串足迹,我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强烈的震动,虽然我们在重建心灵的教育殿堂时有痛的感觉,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的课改之路会越走越踏实。
关键词:课改 创新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当前,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打造高效课堂之际,我们每位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才能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走向成功。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尝试和创新呢?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1.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必须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中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长、擅长爱好等各个方面。
2.教师要有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角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一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入文化知识的学习境界;二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递教育教学信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火花;三要充分体现民主教学气息,积极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选择权、自主权、支配权交给学生。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教学往往急于把学习的知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记忆或仿照结论进行训练。这种简单的“为求答案”的教学方法必须淘汰。创新教育是把课堂教学的中心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或仿照模式操练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上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光是靠耳朵去听、靠眼睛看老师的演示,而且要以教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这样,主客观的一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就统一在整个情境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要学;或揭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的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或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中,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开展开放型的问题教学。要以开放型提问开发和扩散学生的直观思维,以探询提问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从而达到解决知识重点、难点、疑点的效果。开放型提问一般根据学生已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设问,注重边缘知识的联系和知识的互衬关系。探询型提问要侧重温旧知新、涉彼及此的原则进行设问,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新评价方式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每个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也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回首课改留下的串串足迹,我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强烈的震动,虽然我们在重建心灵的教育殿堂时有痛的感觉,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的课改之路会越走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