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教育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其教学重点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但是,根据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进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因此,针对于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结合当前的教育需求,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0)-13-269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将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容易造成教学形式的单一,学生的学习效果过于片面,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现象,教师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开展是以教师的角度进行制定的,进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的现象,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也会对教学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方式,进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保持对数学学习充足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1]。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因为数学知识的繁琐性,或者是由于自身的学习成绩不佳,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出现厌学的情绪。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制,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任务较重
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掌握数学运算方式,还需要通过习题的练习、课后的巩固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大部分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会采用刷题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练习,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进而造成了学生课后作业量较大的现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过于片面[2]。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培养,以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制作成为动画、视频、PPT等形式,将其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者是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属于初中阶段的重点科目,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其中的公式和计算方式,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利用,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且过于枯燥乏味,会造成学习难度的增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出现对数学的抵触心理,甚至是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坐标轴”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较差,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的理解,而教师就可以以班级中的墙角为例,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3]。
(三)更新教学观念
近年来,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推行,因此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能够顺应当前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具体来说,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全新的转变,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制定,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优化,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整体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等措施,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德军,李继慧.初中藏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以甘南藏区藏族中学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2):54-57.
[2]秦思利. 浅析新课程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策[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26.
[3]刘洁.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N]. 发展导报,2018-09-21(01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0)-13-269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将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容易造成教学形式的单一,学生的学习效果过于片面,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现象,教师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开展是以教师的角度进行制定的,进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的现象,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也会对教学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方式,进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保持对数学学习充足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1]。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因为数学知识的繁琐性,或者是由于自身的学习成绩不佳,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出现厌学的情绪。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制,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任务较重
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掌握数学运算方式,还需要通过习题的练习、课后的巩固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大部分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会采用刷题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练习,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进而造成了学生课后作业量较大的现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过于片面[2]。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培养,以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制作成为动画、视频、PPT等形式,将其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者是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属于初中阶段的重点科目,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其中的公式和计算方式,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利用,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且过于枯燥乏味,会造成学习难度的增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出现对数学的抵触心理,甚至是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坐标轴”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较差,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的理解,而教师就可以以班级中的墙角为例,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3]。
(三)更新教学观念
近年来,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推行,因此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能够顺应当前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具体来说,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全新的转变,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制定,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优化,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整体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等措施,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德军,李继慧.初中藏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以甘南藏区藏族中学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2):54-57.
[2]秦思利. 浅析新课程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策[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26.
[3]刘洁.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N]. 发展导报,2018-09-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