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的新局面

来源 :建造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把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制度建设,放在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思考,才能深刻理解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我近年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把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制度建设,放在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思考,才能深刻理解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应当说,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是我国建筑业全行业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回顾起来,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以来,以项目管理为代表的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时期;第二阶段是1995年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的历史时期;第三阶段是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建筑企业在继续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启动了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对生产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的第一阶段,是最值得回味,也最值得喝彩的历史时期。我国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起始于1980年代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兴起的“鲁布革冲击”。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实行国际招标的基本建设项目。日本大成公司中标的隧道工程,不但质量优良、工期、造价合理,而且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更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启示,使我们得以跳出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站在全行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高度去思考“鲁布革”冲击。
  从此出发,建筑业开始调整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的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制度。在制度演进过程中,企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大变革,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原先的多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组织开始解体,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矩阵式”的管理系统开始建立;包括企业实行管理层、作业层“两层分离”,推行大型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战略转变,逐步形成总承包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包括推行机械设备租赁,劳务基地化、市场化、社会化,等等。所有这些,从根本上结束了施工企业生产要素占有方式落后(固化占有),生产要素流动方式落后(企业整体大搬家)和工程现场管理方式落后(现场小社会)的施工生产方式。这一阶段,无论是理论成果,还是实践成效,无论是企业微观运行机制,还是行业宏观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展现了全行业自主创新的精神风貌。
  1990年代中期展开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这一阶段,同样是变革深刻、成效显著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有建筑企业活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变革和项目管理的效果已趋明显。但所有这些,都还没有涉及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深层次的矛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4年国务院决定,选择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中建一局作为建筑行业唯一的代表参加了百家试点。建设部也确定了35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这些先行改革的企业,拉开了建筑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序幕。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十分明确地提出,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在此方针指引下,建筑业全行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率先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率先实行招标承包的竞争机制;率先进行“两层分离”,调整组织机构,推进作业队伍专业化、公司化;率先鼓励发展股份制和发展民营建筑企业等等。这几个方面的“率先”,使建筑业成为全国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较快、活力较强的充满生机的行业。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全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有关资料,2004年末,全国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12.8万个,就业人员2791.4万人。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控股企业0.95万个,占7.4%;集体企业1.49万个,占11.6%;私营企业6.69万个,占52.2%;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0.16万个,占1.2%;其余类型企业3.51万个,占27.6%。这一比例说明了全行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才使全行业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还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大型龙头企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过20年改革开放,建筑企业特别是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改制及民营建筑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2005年中国承包商前60强排名中,浙江、江苏企业居21席,21家江浙企业的总承包营业额达1336.9亿元,逐步与中央企业、省级建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些新兴的民营企业已经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制度创新使他们成为了行业生产力的排头兵。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更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全行业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95年和2001年,建设部两次调整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着力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2002年完成资质就位后,我国建筑企业共有6561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类企业33652家,占51.3%;专业承包类企业30999家,占47.2%。与就位前相比,施工总承包类企业减少了28.7%,专业承包类企业增加了27.2%。全行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使企业按照总包、施工承包和专业及劳务企业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央企业和省级建总等大企业以做强做大为目标,加快了改革重组步伐。如北京建工集团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龙头,资源配置调整为基础,产权结构调整为核心,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为保证,推进二级单位进行公司制改革,集团自身做强做大,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再如中港湾与中路桥2005年重组,成立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重组后其总营业额接近800亿元,使企业资产和生产要素都焕发了活力。
  另一方面,众多建筑企业成为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的主体。从全行业看,生产要素流动的社会化程度,生产要素以项目为载体的市场化配置程度,都是相当广泛而深入的;从每一个项目看,都形成了生产要素多家配置的格局。所有这些工作,促使生产要素能够快捷流动、灵活组装、动态调整,使市场化配置能力大为增强,较快地把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新的物资技术基础,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
  关于目前正在兴起的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职业化建设阶段,则是面向国际、冲向企业管理高端的重要历史时期。应该说,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从2002年起,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的有关文件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加紧研究制定资质证书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
  2003年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第一次明确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企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怎么开展,中央已经明确了“社会评价、资质认证和市场认可”的总体思路。其核心是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面进行社会化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开展资质认证,为企业职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确实严重缺乏一支职业化的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因此,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制度,已经是我们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相当紧迫的任务了。为切实加强这一工作,建设部于去年给中国建筑业协会下达了《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研究》课题,以推动建筑企业的职业化建设。
  今年初,我们初步形成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六个观点:
  一,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适应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特许管理(资质管理)。建筑企业是国家实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特许行业,只解决职业经理人的通用性、一般性要求,还不能与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度相适应;只有解决建筑企业作为特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特殊性要求,才能与特许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相适应。
  二,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符合建筑业生产方式(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一定要符合以项目管理职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职业化要求。项目经理人和企业经理人两个层次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构成了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既要以项目经理的职业化为基础,又要高于项目经理职业化的层次。
  三,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经营管理团队职业化。我们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目前企业高层几位经理的职业化上,而是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成为一个职业化的团队。只有团队职业化,大家对这项制度有了共识,从行动上到心理上都能接受社会“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把人际关系的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才能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导能力、理念和风格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之中。
  因此,我们的职业化教育,职业化培训,一定要包括企业相当范围和相当岗位的经营管理者,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以支撑起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
  四,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贵在职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贵在“职业”而不是“官位”。多年来,官位、级别、待遇、升迁,成为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内容、动力和压力。职业经理人制度之所以要坚持“贵在职业”,就是要求我们尽快从“官本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推进我国建筑企业经理人职业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国家的立法支持、宏观指导以及企业和企业家自身努力以外,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化的职业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五,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既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兴工作,又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具体的执行,我们将实行三年大循环。三年是指2005年7月中国建筑业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与建设部市场司正式签定了课题合同,要求到2008年7月完成。所谓大循环,就是抛弃一般性课题研究的“小循环”模式,转为边研究边实践的“大循环”办法。
  六,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政府指导,协会推动,市场认可”。社会认可的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准,不是花钱买来的“一张纸”。政府以课题的形式,把这项工作委托给协会,使“政府指导”与“协会推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政府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协会能在政府的具体指导下推动,实现指导——推动——再指导——再推动的螺旋上升发展,从而较好地推进这项职业化的制度建设。这样做,不仅会达到社会认可,而且还会受到社会的拥护和称赞。
  (作者为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担保是国际潜规则,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商品社会最能体现利益和金钱的关系,担保是商品和法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信誉的支撑。与此同时,信息不对称本身也是一个商机。中介(担保机构等)应运而生,来承担双方转嫁的风险。担保机构的产品就是经营信誉,信誉好就容易得到认同。  国外的担保机构建立了100多年,美国工程担保已有70到80年的
期刊
华远俨然要继续吃自己的螃蟹走自己的路。不过,如果没有长安,华远也无法吃下工程担保这只螃蟹,也无法做好他的事业。因为在任志强之前,一个叫刘智的人已在思考如何将担保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    2004年6月3日,北京市建委印发了《关于在建设工程发包承包活动中设定保证担保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说明,自2004年10月1日起“本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实行保证担保”。此文件是我国目前在工程担保领域唯一一部具有
期刊
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区经理刘力博士从2000年回国搞节能建筑设计至今,目睹更多的是开发商对节能概念的炒作,消费者对节能知识的无知,甚至部分设计院对节能理念的误解。  “原来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打开局面,现在咨询者一度门庭若市。”刘力回忆起成立五合国际公司前后所经历的巨大反差时并没有感觉安慰。在他看来,政府所制定的节能标准不甚合理且远远达不到国际水平,而不少开发商反倒大肆利用“节能”做卖点,把各种所
期刊
施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国际建筑市场大多建筑合同都会设定担保。2000年在美国考察时,有外国人问我中国的工程担保怎么做。那时,国内还没有太多工程担保的实践,也就是说很少有工程担保,他们很惊讶并觉得不可思议,市场经济环境下,担保是合同成立的一个必需条件,怎么能够没有担保呢?    假市场主体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已颁布了强制性的工程担保要求,如深圳和厦门市规定其管
期刊
1998年9月,长江防护堤塌陷,朱 基怒批: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  2001年2月,北京巨人大厦烂尾楼收购,史玉柱:巨人大厦哪儿象是办企业人建的?更象幼儿园一群人在那里拍板。  200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建总公司党组书记张青林:全国工程款拖欠高达3800亿元!拖欠工程款问题急需解决!  似乎所有的困惑都围绕着建筑工程。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建筑大国,我们的建筑工程怎么了?  一位美国人的惊
期刊
对招投标、企业资质、工程监理制度和建筑法的调整范围进行修改,是本次建筑法修改的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颁布于1998年。那个时候,我国建筑市场发育还不完善,1998年建筑法的条款,是基于对当时环境的认识。在这几年施行过程中,其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目前市场化的需要不完全适应了,甚至有一些还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比如说招投标的问题,企业资质问题、工程监理制度的问题,当然
期刊
今年以来,广西贵港市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反腐败工作方针,始终坚持围绕可能诱发职务犯罪的制度性缺陷及衍生因素加强侦防一体化建设。通过在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开展涉农资金使用安全专项预防调查,积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推动职务犯罪预警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关注热点,准确预测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资金使用风险  近年来,随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如何确保惠农项目资金
期刊
显然,华远与长安做出了成绩。也证实了工程担保对形成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所起的作用。当然,就像所有新生事物的推行都要经历迷茫和尴尬阶段一样,我国的工程担保也正在这一阶段上奋力前行……    一次,刘智到清华去讲课,一个研究生问他,工程担保在中国,到底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他说:假如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只能这样描述:它是一个还没有来得及看见旭日东升的光明,却马上面临日薄西山之困境的行业。  首先是来
期刊
编者按:  如今廉政文化建设“两层皮”的现象并不少见,一面口号喊得很响亮,一面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落实到位。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隧道股份”)在创建生动有效的企业文化形态,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提高企业的预警防控能力,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控制等方面颇有成效,对于其他企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011年是世界经济环境剧烈动荡变化的一年,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紧缩的一年,面对世
期刊
如何在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把握建筑节能市场的大机会?系统的采用绿色技术和产品是硬道理    日本无法忘记33年前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给他们原本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创伤:国际原油价暴涨4倍,导致其工业生产下降20%,GDP出现战后首次负增长(- 1.4%),而持续了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也随之终结。此后,日本政府就开始提倡节省能源,日本企业也开始不惜血本开发节能技术产品。从1973年石油危机到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