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后走向台前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史料常以短小精悍的故事介绍呈现在教材中,其中隐藏着持久的文化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然而却常常被遗忘于教材一角。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数学史功底,将数学史料有机地融于数学教学中,让数学史料散发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史料;课堂教学;兴趣教学
  在一次“关注有效教学,追求智慧课堂”的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的研讨课,引发了我对教学中运用数学史料的兴趣。
  案例回放:出示鸡和兔的图片,聊一聊鸡和兔的腿各有几条,引出古代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稚兔各几回?”
  学生齐读后,指名学生翻译其意思,并揭题板书。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把鸡和兔的头与足数量减少,并要求学生在表格中填写不同的猜想,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答案。通过汇报展示、探索方法、拓展练习等环节后,课的最后教师依旧拿出了课一开始呈现的古题,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尝试解决。同一题目,二次呈现,学生课堂情绪截然不同,也正是二次呈现目的的最好体现。当学生自信满满地面对答案时,对古人的题目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教师出示课后习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学生更是舍不得下课,齐头在小组内讨论开来。这番情景,使得在座听课的各位老师全都开怀大笑,这笑中既包含对学生天真的表现给予理解,也是对本堂课精彩呈现的由衷敬佩。没想到,一段短短的文字竟然产生这么神奇的力量,数学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啊。
  为此,我也翻看了相关资料,才恍然发现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到处有数学史料的影子。二年级下册《九九歌》,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加减符号的由来》《七巧板》《刻漏》《乘号的由来》《分数的表示》,三年级下册《指南针》《除号的由来》《亩》《小数和小数点》,四年级上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数的产生》《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算筹》《铺地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四年级下册《高斯求和》,五年级上册《方程的历史》《九章算术之方田章》《出入相补》,六年级上册《黄金比》《古率与祖率》,六年级下册《九章算术之复数》《七桥问题》。这些小小的资料都出现在练习题的最后“你知道吗?”中,给数学教材平添了缕缕文化的气息。主要涉及了数学符号的由来;古代测量与计算的工具、古代计算方法的介绍;古代数学典籍、名题和数学家简介。
  案例回放:《用字母表示数》在课的最后,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你知道吗?”:人们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早在3800年前,古埃及人用“堆”表示特定的数。公元4世纪前后,古希腊学者丢番图开始用希腊字母表示数和一些运算,成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先驱。这之后又经历了1200年,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才有意识地、系统地用字母表示数,因此,他被尊称为“现代代数学之父”。
  在新教材中数学史料明显增加了不少,这些与数学学习内容密切关联的数学史料或者是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作为阅读辅助材料静态地躺在教材一角的,或者是在学习活动构想中有所暗示和点拨。在上述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老师只是简单地把数学史料理解为“数学 历史”,这显然没有体现数学史料应有的价值。
  教学史料与教学内容相比当然是教学内容作为核心,呈现的形式也让师生感觉到大多是补充材料,面对教学任务紧迫等诸多因素,常常放弃了这些数学史料,即使有些内容得到了教师的认同,但由于呈现形式单一,而无法最大限度地进行创造性教学。
  如三年级上册《刻漏》介绍的是古代的计时工具,意图使学生对古代的计时工具有所了解,可是单凭故事中的一则图文,并不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此时就需要教师准备更多的材料来补充完善这个内容。为了能让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时间的宝贵,光有一些文字资料是远远不足的,可以让学生尝试实际制作这些计时工具,或是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时间测量的体验,在综合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对时间的刻画方式。
  在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后,完成一组相关习题后,可出示“铺地锦”的例子,仔细观察它是怎么计算的,把表格的计算形式转化为列竖式的形式,又该怎么写?说一说两种算式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教师出示“铺地锦”的数学史料,学生谈谈自己的了解与启发。
  总体来说,数学史料永远是个配角,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对数学史料的理解,丰厚自己的数学史功底,能够把数学史料有机地融于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邵汉民.小学“数学史料”的有效利用实践研究.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4).
  [2]王颖.例说数学史料在导入新课中的应用.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11).
  [3]詹高晟.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料的运用.中国民族教育,201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钱湖人家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教学缺乏针对性、有序性、整体性。针对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创新。  关键词:创新;政治课教学;素质教育  创新是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变其教学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政治课创新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尊重实际,调查反馈,突出教学针对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一些教师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说要想领会一篇文章的内涵,就必须领会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感悟、理解,与文本对话和心灵的沟通,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让躺着的文本站立起来。  一、创设情境,烘托情感气氛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组将以情景剧的形式给大家展示我们的成果,下面请欣赏我们的情景剧拍卖。  生1:五百年后(画外音)。  生2:有一个人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五百年后的世界,他的手里有一瓶水。  生3:咦!这周围怎么都没水呢?  生2:原来,由于人们的不断破坏,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现在他手里的水,是世界上的最后一瓶水。  生3:唉!渴死了!(解开水喝)  生4:小姐,别喝!(急切的!)  生5:别
摘 要: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拓展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教学形式,强化听写训练,最终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学生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已不再是以前简单的记住几个单词,会说几句英语,而是要让学生有所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括理性的科学,又有思辨的哲学;既有激情的文学,还有使人沉醉的美学。历史中既记载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其中必然涵盖文学发展的内容,这就是历史学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与语文教学涉及的文学作品有效衔接,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为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文史结合;文学作品  一、引言  印度文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干课程,中学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夯实基础、温故知新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时刻注意反思和总结。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关注日常教学中学生纠错习惯的养成及纠错能力的培养。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生通过语文纠错的过程提高解题的正确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此,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案例,谈了如何通过纠错环节提高当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在口语交际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交际内容非常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随时呈现交际内容。为口语交际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全体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为口语交际的
摘 要:“尽管家长手中握着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原配钥匙,教师手中却也有一把备用钥匙,因此,教师也可以打开或关闭孩子的心灵之门。”这是《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中的一句话。很多学校始终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灵及精神世界。真正的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  关键词:师生;解决问题;爱心  “尽管家长手中握着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原配钥匙,教师手中却也
摘 要:“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的这句话对今天的学科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教师用其本身的师德修养、学识风范、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其在不知不觉的憧憬中找到寄托、顿悟、共鸣及理想的影子。  关键词:师德修养;理解宽容;体验成功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因素是
摘 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具成效,这就要求美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去启发学生想象,发展其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情境;创造力  如何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让幼儿充满想象地创造性地作画呢?在日常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促进幼儿创造发展的。  一、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