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动”起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着很深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出了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动”起来的对策。
关键字:小学语文;“动”;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小学语文课新课标这样解释语文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这一解释,我认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也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因而,语文课要教给学生的就不应仅仅是生字、生词之类的“硬件”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课的讲授,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简言之,就是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思维不碰撞,活跃就无从谈起。没有思化维的课堂,教师的价值就无从体现,那课堂的价中值和意义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何让课堂脱离这种瞥状况,让课堂动起来,这是小学教师一直探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思维先“动”起来
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好教师自身的问题,要让教师的思维先“动”起来,要突破以往固有的模式,不再以整齐划一要求语文课堂,不再按统一模式打造、培养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是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利用好一切能利用的教具,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课堂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给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和平台,如在教授《尊严》一课时,因为学生年龄段的原因,对一些句子理解的可能不到位,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如何使学生对这类的句子理解得更为透彻。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一个自由辩论会。学生自行选择正方、反方。题目就是“哈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教师这样安排,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兴趣也非常高,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会有不同的感觉,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课堂动起来了,教学目标也就基本完成了。
二、巧妙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教师要想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贵有疑”。只有学生发现了疑问,才有可能问出来。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价值,一个问题提得好不好,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重点、难点,更可以让语文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留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除了设计问题要有价值外,给他们空间,重要的还需要给学生时间。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然后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给学生自由地畅谈想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把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舞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三、求同存异,舞动思维
语文的答案不是单一的,只要言之有理的都可以成为答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东西未必比成年人少。所以,当学生回答出来的答案是教师不知道的、想不到的。教师要给他们鼓励,从而促使学生去积极地思维。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情境中去,汲取教师所想要传授的知识、技能。教师要首先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深层次地体会每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对自己的答案情有独钟,而对于那些自己没有预期到的答案,可能一时会接受不了,会很生气。所以,学生的答案即使是对的,有时也要驳回.然后就死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轨道。如果教师这样做.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要谈学习的快乐了,以后学生也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跟着教师“正确”的路线了,学生的思维也就舞动不起来。
四、学生动起来,课堂动起来
这里所指的“动”,不仅指动手做一做,还包括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等。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的石子与水的关系不好理解。就让学生拿着小石子放进装有水的瓶子里,看着水逐渐升高,他们自然懂得了“小石子占了水的空间,从而使水上升了”这个道理。学习《三棵银杏树》开头一段,可让学生用笔画一画三棵树的位置和样子,加深对课文理解。學习《金色的沙滩》《飞机遇险的时候》等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阅读。
五、鼓励学生活跃,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牛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晓蓉.儿童文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刍议[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5):81-82.
[2]任春艳.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时代教育,2014,(10).
[3]肖洪文.如何营造趣味盎然的生活化小学语文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13,(6):40-40.
[4]张迎枫.交往互动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3,(5):169-169.
[5]幸元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读写算(教研版),2014,(3):251-251
关键字:小学语文;“动”;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小学语文课新课标这样解释语文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这一解释,我认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也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因而,语文课要教给学生的就不应仅仅是生字、生词之类的“硬件”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课的讲授,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简言之,就是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思维不碰撞,活跃就无从谈起。没有思化维的课堂,教师的价值就无从体现,那课堂的价中值和意义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何让课堂脱离这种瞥状况,让课堂动起来,这是小学教师一直探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思维先“动”起来
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好教师自身的问题,要让教师的思维先“动”起来,要突破以往固有的模式,不再以整齐划一要求语文课堂,不再按统一模式打造、培养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是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利用好一切能利用的教具,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课堂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给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和平台,如在教授《尊严》一课时,因为学生年龄段的原因,对一些句子理解的可能不到位,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如何使学生对这类的句子理解得更为透彻。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一个自由辩论会。学生自行选择正方、反方。题目就是“哈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教师这样安排,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兴趣也非常高,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会有不同的感觉,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课堂动起来了,教学目标也就基本完成了。
二、巧妙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教师要想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贵有疑”。只有学生发现了疑问,才有可能问出来。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价值,一个问题提得好不好,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重点、难点,更可以让语文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留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除了设计问题要有价值外,给他们空间,重要的还需要给学生时间。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然后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给学生自由地畅谈想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把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舞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三、求同存异,舞动思维
语文的答案不是单一的,只要言之有理的都可以成为答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东西未必比成年人少。所以,当学生回答出来的答案是教师不知道的、想不到的。教师要给他们鼓励,从而促使学生去积极地思维。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情境中去,汲取教师所想要传授的知识、技能。教师要首先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深层次地体会每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对自己的答案情有独钟,而对于那些自己没有预期到的答案,可能一时会接受不了,会很生气。所以,学生的答案即使是对的,有时也要驳回.然后就死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轨道。如果教师这样做.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要谈学习的快乐了,以后学生也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跟着教师“正确”的路线了,学生的思维也就舞动不起来。
四、学生动起来,课堂动起来
这里所指的“动”,不仅指动手做一做,还包括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等。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的石子与水的关系不好理解。就让学生拿着小石子放进装有水的瓶子里,看着水逐渐升高,他们自然懂得了“小石子占了水的空间,从而使水上升了”这个道理。学习《三棵银杏树》开头一段,可让学生用笔画一画三棵树的位置和样子,加深对课文理解。學习《金色的沙滩》《飞机遇险的时候》等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阅读。
五、鼓励学生活跃,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牛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晓蓉.儿童文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刍议[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5):81-82.
[2]任春艳.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时代教育,2014,(10).
[3]肖洪文.如何营造趣味盎然的生活化小学语文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13,(6):40-40.
[4]张迎枫.交往互动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3,(5):169-169.
[5]幸元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读写算(教研版),2014,(3):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