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著名的作家中,我觉得铁凝是最优秀的,尽管她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我最早了解铁凝,是拜读了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后来又拜读了她的其他作品,如《永远有多远》《对面》《麦秸堆》《玫瑰门》《午后悬崖》等等。本文单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午后悬崖》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午后悬崖; 阅读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源自于主人公韩桂心5岁时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她因为羡慕幼儿园同学陈非的糖纸和铁皮猴,却遭到了陈非的嘲笑和捉弄,因此产生了仇恨心理,在一次午后的户外活动中把陈非推下滑梯摔死了。从此,她和母亲便陷入了为隐瞒真相而不得不编造谎言、逃避自己良心谴责的惶惶不安的日子中。
整篇小说就是围绕这一核心事件产生的影响,以自我叙述的方式展开的。从主人公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既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更有个人自我心理的蜕变和扭曲。许多人认为这篇小说属于“伤痕文学”或“先锋文学”,我个人觉得它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因素更多一些,所以更愿意将它列为心理教育小说。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篇小说主题的话,我想用“仇恨”一词是再恰当不过了。原因有四:一、小说的核心事件是因仇恨而杀人;二、小说主人公一直生活在仇恨的心理之中:恨同学、恨妈妈、恨身边的人;三、小说中其他人物也有仇恨心理:主人公的妈妈恨爸爸,爸爸恨爷爷,爷爷恨周围的人,甚至作者“我”也因为看到发生在烈士陵园中的一系列肮脏事件,而恨那些玷污革命烈士的人;四、充满仇恨的社会环境使人因恨而生恨。
一、核心事件是因仇恨而杀人
在常人心目中,5岁的儿童是不该和杀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个年龄正是天真无邪、纯洁无瑕的时候,是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但主人公——一个5岁的女孩却杀了自己的同学,这确实很骇人听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可以從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因为羡慕、嫉妒陈非的糖纸、铁猴子玩具,并且遭到他的挖苦和嘲弄,从而产生了仇恨的心理,并伺机报复。看似很突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她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不是偶然的,而是她不健全的家庭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妈妈离异后,不断地在她面前咒骂爸爸,说他的坏话,将仇恨的种子注入她幼小的心田,使她过早地看到了社会的阴暗和丑恶,产生了孤傲、虚荣、攀比、嫉妒等不良的心理。比如,她从小朋友由家长车接车送中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差点喊出“张美方妈妈我恨你”;她从芥菜疙瘩的形状、颜色中感受到嫉妒的丑陋;她因为得不到蝴蝶结而发高烧,使妈妈花了一笔钱而产生报复的快感;她也看到了小朋友为了得到陈非糖纸而“极尽了阿谀奉承之能事”而感到痛恨;最终,她在受到陈非的侮辱后攥紧了拳头……
可以说,妈妈是导致她心灵逐渐扭曲的真正“凶手”,是妈妈每天喋喋不休地对爸爸的咒骂在她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伴随了她的前半生。
二、主人公仇恨的前半生
对于一个尚不知其一生结局如何的人,笼统地说“前半生”可能有点不太准确,但是小说中主人公自我叙述的时候是40多岁,至于后来她的生活怎么样了,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小说的魅力之所在,看似没有结局的结尾,但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只好用“前半生”一词来概括主人公在小说中的人生时期。
韩桂心在5岁时是恨同学的,后来转化为恨妈妈,因为妈妈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是那一天唯一的目击证人。为了避免使母女二人遭受应有的惩罚,妈妈只能在人们面前千方百计地编造谎言,她那“瞪着大眼把食指压在唇上的姿势几乎终生陪伴着我”,这本是母爱的表示,但是这种“爱”太虚伪、太自私,“是一种充满威胁的爱,一种兽样的心疼”,所以主人公“为这个动作感到一种沉重的寒冷”,在她心中已不再是“真善美”,而是“假恶丑”,并且她已经逐渐感觉到妈妈是在通过当着她的面隐瞒事情的真相来控制她。而充满叛逆之心的主人公是恨这种“爱”的,更恨给予这种“爱”的妈妈(这也是撒播仇恨种子的妈妈的必然报应)。不久,她就找到了发泄仇恨的渠道,即用主动揭露真相的方法来要挟妈妈。每当她想要什么东西、不想上课等得不到满足时,对妈妈不满时,她就会说:“在一个中午,我午睡起床之后来到一座山上……”妈妈便会听之任之。这成了她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折磨”妈妈的手段,并把这种“折磨”当成“乐事”来做。久而久之,这种残忍卑污的心理在主人公的心中不断地滋长漫延。直到“文化大革命”到来后,她随妈妈被下放到农村,在破庙中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她才在“盖着大胯骨”的现实中清醒过来,向妈妈做了忏悔,保证不再讲那个“午睡起来登上一座高山……”的故事。
但主人公扭曲的心灵并没有因为这一次忏悔而彻底转变过来,而是变得更加扭曲了。因为婚后的她从丈夫的家世和经历中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这世界上不为人知的事件太多太多”,“说穿了我们都不过是发了愤财的窃贼罢了”。她在小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威胁妈妈,现在她更看透了这个世界,知道自己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她同意丈夫的话:“这个世界上凡是没被发现的都不能叫错误”。所以,她为了让丈夫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便向陈非的父亲忏悔,以期望给丈夫生个孩子。因为她认为1958年那个下午的事情是上苍的“惩罚”(不让他们有孩子),而想要获得解脱就必须向陈非的父亲忏悔,“让他恨我,只有他恨起来我才能真正解脱,我解脱了或许才有可能怀上我丈夫的孩子”。不仅如此,她还有另一个目的——利用揭露真相来引人注目成为新闻人物。这就是主人公的忏悔的逻辑。其实她是想通过忏悔来达到怀孕的个人目的,根本不去考虑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难怪作者感叹:“这真是一个没有罪恶感的时代,连忏悔都可以随时变成噱头”。
三、小说中有仇恨心理的人物 前面已经分析过,韩桂心的仇恨心理源自于妈妈。而妈妈的仇恨心理源自哪里呢?源自于爸爸。爸爸的仇恨源自于爷爷。爸爸小时候因为打了日本商人的儿子,当汉奸的爷爷为了讨好日本人就狠狠地扇了爸爸的耳光,致使爸爸左耳失聪。从此,父子间仇恨的种子就生根发芽,并由父子之仇转变为心理的巨大扭曲——对外人和颜悦色,对家人凶神恶煞——这也正是当汉奸的爷爷的典型心理,他传给了爸爸。因此妈妈说:“大凡在单位里温文尔雅的那些男人,十有八九在家里都像凶神恶煞”。典型的例证是:妈妈因为不小心站在爸爸左边说话就遭到爸爸的虐待;妈妈无意中把鸡蛋煮老了而受到爸爸的谩骂、殴打。这种仇恨的最终结果导致了妈妈的反
【关键词】午后悬崖; 阅读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源自于主人公韩桂心5岁时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她因为羡慕幼儿园同学陈非的糖纸和铁皮猴,却遭到了陈非的嘲笑和捉弄,因此产生了仇恨心理,在一次午后的户外活动中把陈非推下滑梯摔死了。从此,她和母亲便陷入了为隐瞒真相而不得不编造谎言、逃避自己良心谴责的惶惶不安的日子中。
整篇小说就是围绕这一核心事件产生的影响,以自我叙述的方式展开的。从主人公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既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更有个人自我心理的蜕变和扭曲。许多人认为这篇小说属于“伤痕文学”或“先锋文学”,我个人觉得它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因素更多一些,所以更愿意将它列为心理教育小说。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篇小说主题的话,我想用“仇恨”一词是再恰当不过了。原因有四:一、小说的核心事件是因仇恨而杀人;二、小说主人公一直生活在仇恨的心理之中:恨同学、恨妈妈、恨身边的人;三、小说中其他人物也有仇恨心理:主人公的妈妈恨爸爸,爸爸恨爷爷,爷爷恨周围的人,甚至作者“我”也因为看到发生在烈士陵园中的一系列肮脏事件,而恨那些玷污革命烈士的人;四、充满仇恨的社会环境使人因恨而生恨。
一、核心事件是因仇恨而杀人
在常人心目中,5岁的儿童是不该和杀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个年龄正是天真无邪、纯洁无瑕的时候,是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但主人公——一个5岁的女孩却杀了自己的同学,这确实很骇人听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可以從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因为羡慕、嫉妒陈非的糖纸、铁猴子玩具,并且遭到他的挖苦和嘲弄,从而产生了仇恨的心理,并伺机报复。看似很突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她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不是偶然的,而是她不健全的家庭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妈妈离异后,不断地在她面前咒骂爸爸,说他的坏话,将仇恨的种子注入她幼小的心田,使她过早地看到了社会的阴暗和丑恶,产生了孤傲、虚荣、攀比、嫉妒等不良的心理。比如,她从小朋友由家长车接车送中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差点喊出“张美方妈妈我恨你”;她从芥菜疙瘩的形状、颜色中感受到嫉妒的丑陋;她因为得不到蝴蝶结而发高烧,使妈妈花了一笔钱而产生报复的快感;她也看到了小朋友为了得到陈非糖纸而“极尽了阿谀奉承之能事”而感到痛恨;最终,她在受到陈非的侮辱后攥紧了拳头……
可以说,妈妈是导致她心灵逐渐扭曲的真正“凶手”,是妈妈每天喋喋不休地对爸爸的咒骂在她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伴随了她的前半生。
二、主人公仇恨的前半生
对于一个尚不知其一生结局如何的人,笼统地说“前半生”可能有点不太准确,但是小说中主人公自我叙述的时候是40多岁,至于后来她的生活怎么样了,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小说的魅力之所在,看似没有结局的结尾,但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只好用“前半生”一词来概括主人公在小说中的人生时期。
韩桂心在5岁时是恨同学的,后来转化为恨妈妈,因为妈妈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是那一天唯一的目击证人。为了避免使母女二人遭受应有的惩罚,妈妈只能在人们面前千方百计地编造谎言,她那“瞪着大眼把食指压在唇上的姿势几乎终生陪伴着我”,这本是母爱的表示,但是这种“爱”太虚伪、太自私,“是一种充满威胁的爱,一种兽样的心疼”,所以主人公“为这个动作感到一种沉重的寒冷”,在她心中已不再是“真善美”,而是“假恶丑”,并且她已经逐渐感觉到妈妈是在通过当着她的面隐瞒事情的真相来控制她。而充满叛逆之心的主人公是恨这种“爱”的,更恨给予这种“爱”的妈妈(这也是撒播仇恨种子的妈妈的必然报应)。不久,她就找到了发泄仇恨的渠道,即用主动揭露真相的方法来要挟妈妈。每当她想要什么东西、不想上课等得不到满足时,对妈妈不满时,她就会说:“在一个中午,我午睡起床之后来到一座山上……”妈妈便会听之任之。这成了她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折磨”妈妈的手段,并把这种“折磨”当成“乐事”来做。久而久之,这种残忍卑污的心理在主人公的心中不断地滋长漫延。直到“文化大革命”到来后,她随妈妈被下放到农村,在破庙中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她才在“盖着大胯骨”的现实中清醒过来,向妈妈做了忏悔,保证不再讲那个“午睡起来登上一座高山……”的故事。
但主人公扭曲的心灵并没有因为这一次忏悔而彻底转变过来,而是变得更加扭曲了。因为婚后的她从丈夫的家世和经历中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这世界上不为人知的事件太多太多”,“说穿了我们都不过是发了愤财的窃贼罢了”。她在小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威胁妈妈,现在她更看透了这个世界,知道自己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她同意丈夫的话:“这个世界上凡是没被发现的都不能叫错误”。所以,她为了让丈夫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便向陈非的父亲忏悔,以期望给丈夫生个孩子。因为她认为1958年那个下午的事情是上苍的“惩罚”(不让他们有孩子),而想要获得解脱就必须向陈非的父亲忏悔,“让他恨我,只有他恨起来我才能真正解脱,我解脱了或许才有可能怀上我丈夫的孩子”。不仅如此,她还有另一个目的——利用揭露真相来引人注目成为新闻人物。这就是主人公的忏悔的逻辑。其实她是想通过忏悔来达到怀孕的个人目的,根本不去考虑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难怪作者感叹:“这真是一个没有罪恶感的时代,连忏悔都可以随时变成噱头”。
三、小说中有仇恨心理的人物 前面已经分析过,韩桂心的仇恨心理源自于妈妈。而妈妈的仇恨心理源自哪里呢?源自于爸爸。爸爸的仇恨源自于爷爷。爸爸小时候因为打了日本商人的儿子,当汉奸的爷爷为了讨好日本人就狠狠地扇了爸爸的耳光,致使爸爸左耳失聪。从此,父子间仇恨的种子就生根发芽,并由父子之仇转变为心理的巨大扭曲——对外人和颜悦色,对家人凶神恶煞——这也正是当汉奸的爷爷的典型心理,他传给了爸爸。因此妈妈说:“大凡在单位里温文尔雅的那些男人,十有八九在家里都像凶神恶煞”。典型的例证是:妈妈因为不小心站在爸爸左边说话就遭到爸爸的虐待;妈妈无意中把鸡蛋煮老了而受到爸爸的谩骂、殴打。这种仇恨的最终结果导致了妈妈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