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堂教学案例的反思和改进设计,提出提高课堂词汇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即注重语篇输入、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创设贴切的情境。
关键词:词汇复习 合作学习 语篇 情境
高三阶段的词汇复习是备战高考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课本词汇复习效率低下,学生收获甚微,严重阻碍了高效复习的进程。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修改和再实践,在此过程中对高三词汇复习的课堂实践有了新的认识,进行了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
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词汇的环节也要注重语篇操练、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以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5的词汇复习为例,做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案例一】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全班共同复习本单元所有词汇(包括单词和短语,以下同)。教师简要介绍了词汇要掌握“音、形、义、用”四部分,然后,在幻灯片上呈现了本单元的22个易错词汇,以给汉语写英语的形式考查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幻灯片上的答案一一对照,用红笔改正错误。
反思:看幻灯片上的汉语写单词这一教学方法相似于以前的听写,虽然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课堂活动,但是缺乏创意,是把原来口头进行的词汇英汉互译搬到了多媒体屏幕上。况且学生是被动参与课堂活动,缺乏兴趣的驱使,记背单词的动力不足。再者,对于个人订正词汇这一环节,学生由于个人习惯很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犯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学习不会有大的进步,也容易倦怠。
【案例二】教学内容仍是全班复习本单元全部词汇的环节,以小组竞赛为组织形式。教师课前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安排背诵任务。教师则提前将需要复习的词汇以各种形式,如汉译英、英译汉、英语释义说单词等,写在小纸条上。课上,教师请各组长抽取纸条,组长指定一名组员回答纸条所对应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每组计分。
反思: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值得赞扬。但是,在课堂操作过程中,为了赢得高分,每组回答问题的学生多数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并且由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声音小、竞赛的节奏快等因素,造成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听不清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他们完全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不能参与到词汇复习环节,这就导致本教学环节的覆盖面小,全班学生的参与度低,复习效率低下。
【案例三】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对于本单元出现的考点词汇,教师利用幻灯片分别呈现,逐一处理:首先教师请学生说出某词汇用法;然后,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随后学生共同完成填词、翻译或选择等形式的练习题,针对练习中的有关问题,教师设问,请学生讲解。
【案例四】对于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某些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幻灯片上呈现某重点词汇的选择题,请同学们作答,并适当讲解答题要点;然后,教师直接呈现该词汇的主要用法;最后,学生做汉译英等练习题进行巩固。
反思:以上两种做法体现出教师“教”的行为过多,欠缺学生“学”的过程。虽然有学生说明词汇用法和讲解练习题的步骤,但是,没有给全体学生探究学习、表达思想的机会。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出教师主宰下的学生被动活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五】词汇复习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另一套包含主要词汇用法的练习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改错题的形式出现,重点以考查学生对词汇用法的掌握是否准确为目的。
反思:新课标强调学生要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复习课上,教师更应注重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的应用,并实现语篇的有效输出。在此,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与本单元教学主题关联的情境是有益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与建议
1.语篇输入,巩固词汇学习。
新课程重视语言输入,注重使学生在感知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语感,为真实交际做铺垫和准备。所以语篇输入不但是词汇学习也是词汇复习必不可少的选择。
2.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上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将个体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完善,激发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个人发展。
3.创设情境,加强英语表达。
高三词汇复习,既为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搭建平台,又是实现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供充足的语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真实交际情景的练习。学生通过在相关情境中使用语言,不断修正错误,自然发现语言规律,最终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高洪德 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与高中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词汇复习 合作学习 语篇 情境
高三阶段的词汇复习是备战高考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课本词汇复习效率低下,学生收获甚微,严重阻碍了高效复习的进程。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修改和再实践,在此过程中对高三词汇复习的课堂实践有了新的认识,进行了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
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词汇的环节也要注重语篇操练、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以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5的词汇复习为例,做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案例一】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全班共同复习本单元所有词汇(包括单词和短语,以下同)。教师简要介绍了词汇要掌握“音、形、义、用”四部分,然后,在幻灯片上呈现了本单元的22个易错词汇,以给汉语写英语的形式考查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幻灯片上的答案一一对照,用红笔改正错误。
反思:看幻灯片上的汉语写单词这一教学方法相似于以前的听写,虽然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课堂活动,但是缺乏创意,是把原来口头进行的词汇英汉互译搬到了多媒体屏幕上。况且学生是被动参与课堂活动,缺乏兴趣的驱使,记背单词的动力不足。再者,对于个人订正词汇这一环节,学生由于个人习惯很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犯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学习不会有大的进步,也容易倦怠。
【案例二】教学内容仍是全班复习本单元全部词汇的环节,以小组竞赛为组织形式。教师课前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安排背诵任务。教师则提前将需要复习的词汇以各种形式,如汉译英、英译汉、英语释义说单词等,写在小纸条上。课上,教师请各组长抽取纸条,组长指定一名组员回答纸条所对应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每组计分。
反思: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值得赞扬。但是,在课堂操作过程中,为了赢得高分,每组回答问题的学生多数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并且由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声音小、竞赛的节奏快等因素,造成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听不清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他们完全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不能参与到词汇复习环节,这就导致本教学环节的覆盖面小,全班学生的参与度低,复习效率低下。
【案例三】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对于本单元出现的考点词汇,教师利用幻灯片分别呈现,逐一处理:首先教师请学生说出某词汇用法;然后,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随后学生共同完成填词、翻译或选择等形式的练习题,针对练习中的有关问题,教师设问,请学生讲解。
【案例四】对于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某些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幻灯片上呈现某重点词汇的选择题,请同学们作答,并适当讲解答题要点;然后,教师直接呈现该词汇的主要用法;最后,学生做汉译英等练习题进行巩固。
反思:以上两种做法体现出教师“教”的行为过多,欠缺学生“学”的过程。虽然有学生说明词汇用法和讲解练习题的步骤,但是,没有给全体学生探究学习、表达思想的机会。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出教师主宰下的学生被动活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五】词汇复习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另一套包含主要词汇用法的练习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改错题的形式出现,重点以考查学生对词汇用法的掌握是否准确为目的。
反思:新课标强调学生要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复习课上,教师更应注重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的应用,并实现语篇的有效输出。在此,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与本单元教学主题关联的情境是有益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与建议
1.语篇输入,巩固词汇学习。
新课程重视语言输入,注重使学生在感知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语感,为真实交际做铺垫和准备。所以语篇输入不但是词汇学习也是词汇复习必不可少的选择。
2.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上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将个体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完善,激发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个人发展。
3.创设情境,加强英语表达。
高三词汇复习,既为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搭建平台,又是实现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供充足的语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真实交际情景的练习。学生通过在相关情境中使用语言,不断修正错误,自然发现语言规律,最终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高洪德 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与高中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