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班额环境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成了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因此,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呈现的问题
  1.“随意组合”型。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分小组互助学习。但教师在分小组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分小组基本上按座位次序就近搭配。所分的小组组间不均衡,组内失平衡,随意性强。
  2.“速战”型?。学生合作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合作学习,多数学生因时间不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通过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3.“自由市场”型。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自由市场”。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嘈杂无序,但教师不去参与、组织和干扰,有的教师忙于干跟学生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有的在一旁等待,有的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转悠几圈等。
  4.“暗示”型。教师暗示了合作学习成果。教师为了顺利达到所谓的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利用巡视的机会,将自己所希望的结果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以便学生汇报出正确的结果。
  5.“盲目”型。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内容很简单,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也要合作学习,有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模糊性,不知要合作学习什么,只是为合作而合作,有的合作学习只是组内学生面对面的各自读书或面对面的说笑,没有合作学习的实质内容。
  6.“优生表演”型。合作学习成了优秀学生的独角表演戏。汇报时一些优秀生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同时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中下学生则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只能被动的听“天书”,导致合作学习达不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效果,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的表演舞台。
  ?二、对症下药,探寻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体现团队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全体学生个性良好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针对目前合作学习中呈现的几种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更加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1.科学分组,明确任务
  科学分组,明确任务。根据多年尝试教学效果证明:小组成员的组成要依据学生个性差异,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兴趣爱好,性别等合理搭配,小组的人数6人为宜,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各占2人,男女生各一半,这样的小组学习效果最佳。小组的成员要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小组角色要互相轮换,以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小组成员中要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全组各方面的学习工作,如检查作业、组织讨论、汇报情况等。
  2.保证合作学习所需的时间,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
  合作学习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一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二要发表个人意见,三要进行交流讨论,四要整合反馈。各阶段要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时间的不充裕和时间分配不合理、运用不充分会直接制约了小组合作的深入开展,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低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把时间让给学生操作,要指导学生合理、充分运用时间完成学习内容,要克服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主宰课堂教学所有时间的弊病。
  3.教师积极参与、引导、组织,让合作讨论要做到活而有序
  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学生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责任务、明确的合作程序,要凸显主体作用。
  4.要把握住引导、点拨与暗示的界限
  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引导、点拨与暗示的界限。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引导、点拨。引导是对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点拨是对思维障碍的打通。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应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点拨;在合作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较充分的时间里按自己的理解水平和兴趣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任意拓展,思想任意放飞,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在合作讨论过程中要防止把引导、点拨变成暗示。
  5.人人参与,体现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内成员人人参与,个个体现团队精神。一是合作学习应表现在全员参与上,要有组长的主持,成员要有具体分工,人人有活干,没有旁观者。二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均等机会。人人参与要突出性格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和后进生,对于他们教师要有意创造出想、说、做的均等作机会,要经常要陪他们参与活动,要鼓励他们大胆讨论、质疑、交流、并开展辩论,消除胆怯心里,使他们有勇气主动参与合作,让他们认识到这是团队的需要,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三是要切记少数优等垄断所有的展示机会,合作学习优等生不是主角,后进生不是陪客,他们角色平等,他们拥有均等展示自我的机会。只有人人参与,机会均等,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才能全体发展,教学才能高效,学生素质才能提高。
其他文献
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标准,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师生双向活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自身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情,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最优化的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全体备课组成员集体
期刊
2010年秋季,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全面实施。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重心的下移,同一地区、同一学科的跨校大集体备课活动也随之升温。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了高中各学科的新课程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大集体备课更有实效?笔者以历史学科为例,谈谈思考与建议,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宏观把握,布局谋篇。历史大集体备课,首先要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学任务。认真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成功的朗读,感受作品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领会生活的真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那么我们怎样指导学生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精髓呢?  一、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  首先,要指导学生
期刊
每个班主任的做法都是相似的,但成功的班主任的做法各有特点。在班主任工作中,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在具有爱心的基础上,必须做到细心与尽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破窗效应”,指的是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客观、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端正教育系统内部的舆论导向,才能促进初中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正确的教育评价系统,应该以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前提,并且学校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把能否是全体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作为衡量初中教育质量优劣的根本标准。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能眼睛只盯教育,重点应看学校
期刊
作为教育教学关键要素的教育评价,其评价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师和学校。科学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唯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生的潜能和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发展,教师的工作才能得到正确的引领和激励,学校的办学才能真正为素质教育和人才战略服务。  一、评价学生要全面,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原则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实施素
期刊
英语课外作业在设计上,应少布置一些以机械抄写、做题为主的练习,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一、作业设计开放性  开放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学环节,使
期刊
语文实践活动从概念来说,“语文”,是指它的学习内容,“实践活动”,是指它的学习形式。由于语文课由必修谋内容和实践活动两部分组成。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在必修课中通过语文教材,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的书本知识,学习由课本提供的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与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语文活动的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更为直观的新鲜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建立以语文必修课内容为主,语文活动实践为辅的教学体系。  语文必修课
期刊
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督导范围,切实加大整改力度,整体提升督导效果,从2010年开始,在教育督导实践活动中我们运用“上下联动,全面覆盖,部门联席”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一、上下联动,多方参与。这一机制的形成是为了解决我县地域广阔、学校众多、督导人员相对较少的矛盾。具体做法是:在乡镇教育督导站对所属学校及教学点的督导活动中,邀请乡镇教管中心相关职能人员参与督导活动全过程,邀请村干部以及村
期刊
引人一个或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式中某些量,使得原式中仅含有这些新变量,然后对新变量求出结果,再代回求出关于原变量的结果,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换元法。换元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代替,代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实现从未知向已知转化,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引入参变量,作为揭示运动变化中变量间内在联系的媒介,使我们有可能对运动变化的过程作出定量刻画,消化问题难点,促使问题转化,达到简捷解决问题的目的。现举例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