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的资深剧作家中,越剧界当以徐近先生为首,京昆界应以陈西汀先生为先。
陈西汀(1920~2002),江苏滨海人。作为著名戏曲作家,他幼承家学,熟读史籍,古典诗词与文学的根底在少年时代便打得较为坚实。建国之后,陈西汀走上了专业编剧之路,历任苏南京剧团、江苏京剧团、华东戏曲研究院和上海京剧院编剧。一生创作剧本共四十余部,涉及诸多剧种,其中尤以京、昆为主体部分。
其创作内容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集中体现对古代历史人物和著名事件的钟情与迷恋;另一个层面则表现在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反复解读与艺术再现。作为一名当代戏曲作家,古典文化挥之不去的风韵,传统艺术贯彻始终的风情,似乎弥漫在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之中,这也构成了陈西汀戏剧创作的基本色调。
一、历史剧接通古今
对历史的痴迷与酷爱,使得陈西汀先生的古典历史剧,在其创作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无论是古代战争中那波澜壮阔的英雄场面,还是夜深人静时在烛影斧声中留下的千秋疑案,都会使陈西汀先生沉浸在深深的遐想与怅惘之中。他总是试图将这些真实的场面与情境再现于当年的舞台。在陈西汀看来,这些真实的场面与情境,在当今依然有着巨大的象征作用,至少它暗示着几千年来,人与人之间在心灵深处所存在着的某种连接。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著名论断,在陈西汀的戏剧作品中可以得到清晰印证。
《屈原》是陈西汀先生历史剧作的第一部作品,它发表于1955年的《剧本月刊》上。据陈西汀自述,这部作品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其中包括对史料的严格考证。他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极有谋略和抱负的政治家。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在从这两个方面来发掘和丰满这一充满政治激情与救国抱负的诗人形象。“美哉壮哉楚国之山河,……却谁知一妇人遗祸千秋!国家事全付与嚣嚣众口,锦绣山河便作了破碎金瓯”。(陈西汀《屈原》。《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唯一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因为种种原因,相继与当时还健在的两位京、昆大师周信芳、俞振飞擦肩而过。此后,《屈原》一剧便再也无人问津,想必是这一角色的份量太沉重了吧。
从1956年至1964年,陈西汀先生的历史剧创作,开始进入蔚为系列的时期。他相继写出了《淝水之战》、《长军之战》、《三元里》、《澶渊之盟》及现代历史剧《红色风暴》等作品;《红楼梦》的系列改编也开始酿成气候,其创作生涯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上述这些作品里,首先要提到的是京剧《澶渊之盟》。它由戏剧大师周信芳先生主演。其他演员的阵容也极为华丽,有王正屏、赵晓岚、黄正勤等人加盟,可以说群星汇聚。周信芳先生塑造的寇准一角,是戏曲舞台上又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清官形象,也是周信芳生前塑造的最后一个舞台形象。陈西汀在他的回忆文章里,曾多次谈及他与周信芳这次难得的合作。《澶渊之盟》的首场演出是在1962年的武汉。在前往武汉的轮船上,周信芳先生还在与作者商讨表演的细节:在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周信芳在谢幕之际到处在找编剧上场,“西汀,西汀在哪?”
在南京演出期间的一个半夜,周信芳曾特意敲响了陈西汀的房门,只为剧本中一个字的修改!《澶渊之盟》中有两句唱词“临歧何必多惆怅,谈笑相逢会有期!”周信芳先生曾说过,他每唱到此处,心中便有无限的感慨。是啊,命运的难测。历史的悲壮,笼罩在《澶渊之盟》这篇历史剧中,也体现在周信芳、陈西汀两位前辈的人格之中。此剧演后不久,十年浩劫便席卷全国。非但周信芳被打成反革命,陈西汀也未能幸免,其历史剧的创作也因此进入了黑夜的漫长旅程。
20世纪60年初期,陈西汀先生还参与了现代历史题材剧《红色风暴》的创作,该剧展示了“二·七大罢32"的过程,也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重要尝试。该剧上演后,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
文革结束之后,陈西汀先生还创作了数部历史剧和历史故事剧。诸如《汉武帝》(京剧和话剧)、《桃花宴》(戏曲剧本)及《新蝴蝶梦》(昆剧)等。
《新蝴蝶梦》系根据传统昆剧《蝴蝶梦》改编,京剧《大劈棺》也是同类题材。该剧描写庄周与田氏的故事,但因传统剧中还略微有些色情和暴力等成份,曾一度归属于禁戏之列。《新蝴蝶梦》赋予了庄周与田氏更多的人性内涵与情感诉求,由著名演员计镇华和梁谷音分别饰演庄周和田氏;他们的表演,传情达意,形神具佳,堪称双绝。在《新蝴蝶梦》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驾驭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多种方法,它包括形式与内容的传承与变化,戏文与演出的魅力及双赢。有时看来似曾相识,仔细观照却又迥然不同。
二、红楼戏备极哀乐
《红楼梦》系列戏曲的改编,是陈西汀先生创作生涯的又一亮点。
早在文革之前,陈西汀先生就改编创作过两部《红楼梦》作品:京剧《尤三姐》和《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尤三姐》是陈西汀先生一部比较经典的作品,但它的创作与搬演却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按照当时的情况,陈西汀先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历史剧的创作之中,对《红楼梦》这部巨制的创作与改编还停留在试探阶段。但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尤三姐》问世之后,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该剧唱词典雅清新,曾得到戏剧家田汉等人的赞赏;主演童芷苓女士也因在此剧中出色的表演而获得“童派”的美誉。《尤三姐》还同时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电影,在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地放映,颇具影响。因《尤三姐》的一举成功,陈西汀又紧接着创作《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终因文革开始而告搁浅。
经历了漫长的十年等待,黑云压城的文艺界终于又重见天日。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八个样板戏的相继淡出,古典戏剧又重振锣鼓,登上了新时代的舞台。此时的陈西汀先生已临近花甲,虽然已有十年未动笔写戏,但创作的灵感却一日也未曾泯灭。更何况文革中尚有两部可读之书,一部是《鲁迅全集》,还有一部就是《红楼梦》。陈西汀利用十年的时间,精读了这两部巨著,写下了大量的笔记,这都为他把“红楼戏”系列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陈西汀先生将十年心灵的磨洗与感悟,倾注到了旧作《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并对王熙凤这一人物作了多层次的全新阐释。按照陈西汀先生本人的说法,就是更注重人物内心的开掘及人性的哲理化思考。于是,上海的戏剧舞台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凶狠而又令人同情、可恨而又不失女人风韵的王熙凤。童芷苓女士在塑造王熙凤这一角色时,既保留了京剧特有的古典韵味,在程式化表演与韵味的完好方面也有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该剧曾先后轰动沪上、香港与台湾。2004年10月,台湾著名演员魏海敏女士还专门携此剧来上海献演,剧场效果依然相当热烈。
由于《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相继成功,陈西 汀先生对《红楼梦》这部巨制予以了持续性的系列创作。他在数年时间里,一口气写了京剧《王熙凤与刘姥姥》、《刘姥姥醉卧怡红苑》、《元妃省案》、《鸳鸯断发》,还有昆剧《妙玉》及黄梅戏《红楼梦》。屈指算来,总共有八部《红楼梦》作品写成。其中《王熙凤与刘姥姥》、《妙玉》及《红楼梦》均曾有过舞台演出。
陈西汀后期创作的红楼戏中,尤以1991年创作的黄梅戏《红楼梦》影响最大。“白茫茫,真干净,风雪里,一孤僧。红楼不见当年影,翠竹长留梦里痕;一曲悲歌木石盟”。(陈西汀《红楼梦》。《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9页。)该剧于次年由安徽黄梅戏剧院多次上演,由表演艺术家马兰、黄新德、吴亚玲等人主演,曾经获得过多重奖项。
尽管其众多红楼戏都具备很大的社会影响,但老年陈西汀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首推其晚年的昆剧作品《妙玉》。他曾对身边的亲友说过这样的话:“我的一些作品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但像《妙玉》这样的作品是不会被时间所淘汰的”。
昆曲《妙玉》是一出百余分钟的心理外化剧,于2003年元月由上海昆剧团张军、余彬等排演,演出时改名为《宝玉与妙玉》;可惜该剧在上海卢湾白玉兰剧场首演时,陈西汀先生已于去年8月驾鹤归去。他早走了一些天,终于无缘一睹那美妙的舞台时空,从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陈老晚年之所以如此钟爱自己的这部作品,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远离世俗却又至情至善的好妙玉;其次,这部“心声不灭、佛缘永存”的作品以最洗炼的方式,表述了他对人生、艺术、宗教和哲学的整体性认识和横截面剖析。
三、人世间绚丽平淡
大音希声。陈西汀先生留下的舞台作品,也许并不是很多。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象周信芳、盖叫天、童芷苓等人演出陈剧所留下的音像资料也屈指可数,这已成为当代戏曲史上永久的遗憾。但是,即便是在他为数不多的舞台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走向。
总的说来,陈西汀先生的戏剧创作以古典风韵、传统题材作为风格基调,以古今接通、心灵共振作为审美媒介,以排场当行、语言得当作为表达方式。从写作程序上来看,可以具体划分为两个风格迥异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期至文学前夕,主要集中于历史故事剧的创作与改编;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结束后直到去世为止,主要集中于《红楼梦》系列戏剧的改编创作。
就其创作风格而言,第一个创作阶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雄健大气、沉郁悲壮的风格;他所关注的焦点也更多的是属于社会的、外在的世界,人物的命运与事件往往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连着。忧国忧民、奋力抗争的屈原与寇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拳夫人和女词人严蕊,都与社稷江山、民生疾苦紧密相连。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气度。
第二个创作阶段则逐渐倾向于洒脱、沉静和典雅,他所着力关注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关怀的是人的命运和人最终的去向等等。从社会与时代的宏观把握,转型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微观体验和深人体现,陈西汀先生走完了他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比方黄梅戏《红楼梦》的要点不仅在色,而且在空。而妙玉纤尘不染、走火入魔但却复归于宁静致远的情感心理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陈老自己个人的心理比况。
在戏剧创作的流程上,陈西汀先生有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著名的观点:“为演员写戏”。《澶渊之盟》、《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几部戏,如果没有周信芳的挂帅,没有童芷苓的主演,那将是不可想象的局面。既然戏剧是如此高度综合的艺术,既然艺术需要团队精神的合力呈现,既然“强强联手”的团队特别能够呈现出一个剧院的突出风格,那么剧作家与演员之间的配合与磨合、默契与心契就显得尤为重要。唯其如此,所以其剧本一经演出,就如锤打过多年的传统戏一样精致耐看;而他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搬上舞台的作品,恰恰就因一时间缺乏相与对应的合适演员,以至于留下了诸多遗憾。
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陈西汀先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品尝过各种不同的人生况味,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始终保持有波澜不惊而知足常乐的感觉。他有幸生活在当时的一批戏剧大师的艺术圈内,江南的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还有童芷苓等人,都与他有过愉快的合作,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其最为难忘的人生经历中,杭州之旅尤称惬意。他曾在盖叫天先生位于西子湖畔的家中生活了三个月,帮助盖老整理全部《武松》和《一箭仇》。在满湖烟雨中的西子湖畔,每天聆听大师的教诲,畅谈切磋京剧艺术的情景,应该是当代戏曲史上美妙的瞬间之一。当时的文艺理论家、红学家戴不凡先生,也与陈西汀过从甚密,几乎每星期都有书信往来,与其探讨戏剧艺术的诸多问题。“独有南山陈戴影,尚留西子雪鸿踪”,讲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陈西汀先生为人热情,处世质朴,秉性随和,对名利一向看得很淡。尤其到了晚年之后,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后辈才人身上。在他的学生中,唐葆祥、罗怀臻等人已成为著名的剧作家,成长为跨世纪戏曲创作领域里头的中流砥柱。对于学生,他亦师亦友,乐意将毕生之经验倾囊相授,又能从后辈身上吸取新时代的养分。这些相濡以沫的感觉,构成了陈西汀先生晚年充满乐趣的生活。
“蕙兰花好闲中老,蔬菜根香淡里优。”从陈西汀先生晚年的这幅自撰联看来,其青年时代抒写汨罗江畔屈大夫的壮怀激烈,壮年岁月里描摹澶渊城头的雄姿英发,到此时都已然归于沉潜致远的平静与悠然。陈西汀先生最终以宁静淡泊的心态,走完了其充满苦乐坎坷的人生之旅,留存下悲欢激情的戏剧史诗。
陈西汀(1920~2002),江苏滨海人。作为著名戏曲作家,他幼承家学,熟读史籍,古典诗词与文学的根底在少年时代便打得较为坚实。建国之后,陈西汀走上了专业编剧之路,历任苏南京剧团、江苏京剧团、华东戏曲研究院和上海京剧院编剧。一生创作剧本共四十余部,涉及诸多剧种,其中尤以京、昆为主体部分。
其创作内容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集中体现对古代历史人物和著名事件的钟情与迷恋;另一个层面则表现在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反复解读与艺术再现。作为一名当代戏曲作家,古典文化挥之不去的风韵,传统艺术贯彻始终的风情,似乎弥漫在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之中,这也构成了陈西汀戏剧创作的基本色调。
一、历史剧接通古今
对历史的痴迷与酷爱,使得陈西汀先生的古典历史剧,在其创作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无论是古代战争中那波澜壮阔的英雄场面,还是夜深人静时在烛影斧声中留下的千秋疑案,都会使陈西汀先生沉浸在深深的遐想与怅惘之中。他总是试图将这些真实的场面与情境再现于当年的舞台。在陈西汀看来,这些真实的场面与情境,在当今依然有着巨大的象征作用,至少它暗示着几千年来,人与人之间在心灵深处所存在着的某种连接。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著名论断,在陈西汀的戏剧作品中可以得到清晰印证。
《屈原》是陈西汀先生历史剧作的第一部作品,它发表于1955年的《剧本月刊》上。据陈西汀自述,这部作品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其中包括对史料的严格考证。他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极有谋略和抱负的政治家。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在从这两个方面来发掘和丰满这一充满政治激情与救国抱负的诗人形象。“美哉壮哉楚国之山河,……却谁知一妇人遗祸千秋!国家事全付与嚣嚣众口,锦绣山河便作了破碎金瓯”。(陈西汀《屈原》。《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唯一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因为种种原因,相继与当时还健在的两位京、昆大师周信芳、俞振飞擦肩而过。此后,《屈原》一剧便再也无人问津,想必是这一角色的份量太沉重了吧。
从1956年至1964年,陈西汀先生的历史剧创作,开始进入蔚为系列的时期。他相继写出了《淝水之战》、《长军之战》、《三元里》、《澶渊之盟》及现代历史剧《红色风暴》等作品;《红楼梦》的系列改编也开始酿成气候,其创作生涯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上述这些作品里,首先要提到的是京剧《澶渊之盟》。它由戏剧大师周信芳先生主演。其他演员的阵容也极为华丽,有王正屏、赵晓岚、黄正勤等人加盟,可以说群星汇聚。周信芳先生塑造的寇准一角,是戏曲舞台上又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清官形象,也是周信芳生前塑造的最后一个舞台形象。陈西汀在他的回忆文章里,曾多次谈及他与周信芳这次难得的合作。《澶渊之盟》的首场演出是在1962年的武汉。在前往武汉的轮船上,周信芳先生还在与作者商讨表演的细节:在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周信芳在谢幕之际到处在找编剧上场,“西汀,西汀在哪?”
在南京演出期间的一个半夜,周信芳曾特意敲响了陈西汀的房门,只为剧本中一个字的修改!《澶渊之盟》中有两句唱词“临歧何必多惆怅,谈笑相逢会有期!”周信芳先生曾说过,他每唱到此处,心中便有无限的感慨。是啊,命运的难测。历史的悲壮,笼罩在《澶渊之盟》这篇历史剧中,也体现在周信芳、陈西汀两位前辈的人格之中。此剧演后不久,十年浩劫便席卷全国。非但周信芳被打成反革命,陈西汀也未能幸免,其历史剧的创作也因此进入了黑夜的漫长旅程。
20世纪60年初期,陈西汀先生还参与了现代历史题材剧《红色风暴》的创作,该剧展示了“二·七大罢32"的过程,也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重要尝试。该剧上演后,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
文革结束之后,陈西汀先生还创作了数部历史剧和历史故事剧。诸如《汉武帝》(京剧和话剧)、《桃花宴》(戏曲剧本)及《新蝴蝶梦》(昆剧)等。
《新蝴蝶梦》系根据传统昆剧《蝴蝶梦》改编,京剧《大劈棺》也是同类题材。该剧描写庄周与田氏的故事,但因传统剧中还略微有些色情和暴力等成份,曾一度归属于禁戏之列。《新蝴蝶梦》赋予了庄周与田氏更多的人性内涵与情感诉求,由著名演员计镇华和梁谷音分别饰演庄周和田氏;他们的表演,传情达意,形神具佳,堪称双绝。在《新蝴蝶梦》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驾驭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多种方法,它包括形式与内容的传承与变化,戏文与演出的魅力及双赢。有时看来似曾相识,仔细观照却又迥然不同。
二、红楼戏备极哀乐
《红楼梦》系列戏曲的改编,是陈西汀先生创作生涯的又一亮点。
早在文革之前,陈西汀先生就改编创作过两部《红楼梦》作品:京剧《尤三姐》和《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尤三姐》是陈西汀先生一部比较经典的作品,但它的创作与搬演却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按照当时的情况,陈西汀先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历史剧的创作之中,对《红楼梦》这部巨制的创作与改编还停留在试探阶段。但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尤三姐》问世之后,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该剧唱词典雅清新,曾得到戏剧家田汉等人的赞赏;主演童芷苓女士也因在此剧中出色的表演而获得“童派”的美誉。《尤三姐》还同时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电影,在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地放映,颇具影响。因《尤三姐》的一举成功,陈西汀又紧接着创作《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终因文革开始而告搁浅。
经历了漫长的十年等待,黑云压城的文艺界终于又重见天日。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八个样板戏的相继淡出,古典戏剧又重振锣鼓,登上了新时代的舞台。此时的陈西汀先生已临近花甲,虽然已有十年未动笔写戏,但创作的灵感却一日也未曾泯灭。更何况文革中尚有两部可读之书,一部是《鲁迅全集》,还有一部就是《红楼梦》。陈西汀利用十年的时间,精读了这两部巨著,写下了大量的笔记,这都为他把“红楼戏”系列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陈西汀先生将十年心灵的磨洗与感悟,倾注到了旧作《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并对王熙凤这一人物作了多层次的全新阐释。按照陈西汀先生本人的说法,就是更注重人物内心的开掘及人性的哲理化思考。于是,上海的戏剧舞台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凶狠而又令人同情、可恨而又不失女人风韵的王熙凤。童芷苓女士在塑造王熙凤这一角色时,既保留了京剧特有的古典韵味,在程式化表演与韵味的完好方面也有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该剧曾先后轰动沪上、香港与台湾。2004年10月,台湾著名演员魏海敏女士还专门携此剧来上海献演,剧场效果依然相当热烈。
由于《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相继成功,陈西 汀先生对《红楼梦》这部巨制予以了持续性的系列创作。他在数年时间里,一口气写了京剧《王熙凤与刘姥姥》、《刘姥姥醉卧怡红苑》、《元妃省案》、《鸳鸯断发》,还有昆剧《妙玉》及黄梅戏《红楼梦》。屈指算来,总共有八部《红楼梦》作品写成。其中《王熙凤与刘姥姥》、《妙玉》及《红楼梦》均曾有过舞台演出。
陈西汀后期创作的红楼戏中,尤以1991年创作的黄梅戏《红楼梦》影响最大。“白茫茫,真干净,风雪里,一孤僧。红楼不见当年影,翠竹长留梦里痕;一曲悲歌木石盟”。(陈西汀《红楼梦》。《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99页。)该剧于次年由安徽黄梅戏剧院多次上演,由表演艺术家马兰、黄新德、吴亚玲等人主演,曾经获得过多重奖项。
尽管其众多红楼戏都具备很大的社会影响,但老年陈西汀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首推其晚年的昆剧作品《妙玉》。他曾对身边的亲友说过这样的话:“我的一些作品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但像《妙玉》这样的作品是不会被时间所淘汰的”。
昆曲《妙玉》是一出百余分钟的心理外化剧,于2003年元月由上海昆剧团张军、余彬等排演,演出时改名为《宝玉与妙玉》;可惜该剧在上海卢湾白玉兰剧场首演时,陈西汀先生已于去年8月驾鹤归去。他早走了一些天,终于无缘一睹那美妙的舞台时空,从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陈老晚年之所以如此钟爱自己的这部作品,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远离世俗却又至情至善的好妙玉;其次,这部“心声不灭、佛缘永存”的作品以最洗炼的方式,表述了他对人生、艺术、宗教和哲学的整体性认识和横截面剖析。
三、人世间绚丽平淡
大音希声。陈西汀先生留下的舞台作品,也许并不是很多。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象周信芳、盖叫天、童芷苓等人演出陈剧所留下的音像资料也屈指可数,这已成为当代戏曲史上永久的遗憾。但是,即便是在他为数不多的舞台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走向。
总的说来,陈西汀先生的戏剧创作以古典风韵、传统题材作为风格基调,以古今接通、心灵共振作为审美媒介,以排场当行、语言得当作为表达方式。从写作程序上来看,可以具体划分为两个风格迥异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期至文学前夕,主要集中于历史故事剧的创作与改编;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结束后直到去世为止,主要集中于《红楼梦》系列戏剧的改编创作。
就其创作风格而言,第一个创作阶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雄健大气、沉郁悲壮的风格;他所关注的焦点也更多的是属于社会的、外在的世界,人物的命运与事件往往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连着。忧国忧民、奋力抗争的屈原与寇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拳夫人和女词人严蕊,都与社稷江山、民生疾苦紧密相连。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气度。
第二个创作阶段则逐渐倾向于洒脱、沉静和典雅,他所着力关注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关怀的是人的命运和人最终的去向等等。从社会与时代的宏观把握,转型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微观体验和深人体现,陈西汀先生走完了他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比方黄梅戏《红楼梦》的要点不仅在色,而且在空。而妙玉纤尘不染、走火入魔但却复归于宁静致远的情感心理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陈老自己个人的心理比况。
在戏剧创作的流程上,陈西汀先生有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著名的观点:“为演员写戏”。《澶渊之盟》、《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几部戏,如果没有周信芳的挂帅,没有童芷苓的主演,那将是不可想象的局面。既然戏剧是如此高度综合的艺术,既然艺术需要团队精神的合力呈现,既然“强强联手”的团队特别能够呈现出一个剧院的突出风格,那么剧作家与演员之间的配合与磨合、默契与心契就显得尤为重要。唯其如此,所以其剧本一经演出,就如锤打过多年的传统戏一样精致耐看;而他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搬上舞台的作品,恰恰就因一时间缺乏相与对应的合适演员,以至于留下了诸多遗憾。
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陈西汀先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品尝过各种不同的人生况味,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始终保持有波澜不惊而知足常乐的感觉。他有幸生活在当时的一批戏剧大师的艺术圈内,江南的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还有童芷苓等人,都与他有过愉快的合作,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其最为难忘的人生经历中,杭州之旅尤称惬意。他曾在盖叫天先生位于西子湖畔的家中生活了三个月,帮助盖老整理全部《武松》和《一箭仇》。在满湖烟雨中的西子湖畔,每天聆听大师的教诲,畅谈切磋京剧艺术的情景,应该是当代戏曲史上美妙的瞬间之一。当时的文艺理论家、红学家戴不凡先生,也与陈西汀过从甚密,几乎每星期都有书信往来,与其探讨戏剧艺术的诸多问题。“独有南山陈戴影,尚留西子雪鸿踪”,讲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陈西汀先生为人热情,处世质朴,秉性随和,对名利一向看得很淡。尤其到了晚年之后,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后辈才人身上。在他的学生中,唐葆祥、罗怀臻等人已成为著名的剧作家,成长为跨世纪戏曲创作领域里头的中流砥柱。对于学生,他亦师亦友,乐意将毕生之经验倾囊相授,又能从后辈身上吸取新时代的养分。这些相濡以沫的感觉,构成了陈西汀先生晚年充满乐趣的生活。
“蕙兰花好闲中老,蔬菜根香淡里优。”从陈西汀先生晚年的这幅自撰联看来,其青年时代抒写汨罗江畔屈大夫的壮怀激烈,壮年岁月里描摹澶渊城头的雄姿英发,到此时都已然归于沉潜致远的平静与悠然。陈西汀先生最终以宁静淡泊的心态,走完了其充满苦乐坎坷的人生之旅,留存下悲欢激情的戏剧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