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代民间传说和文本曲词中,“关羽斩貂蝉”的故事流传甚广,就故事流传在不同年代所表现出的略呈差异的内容及结局看,这部作品典型地反映了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过程与性格原型意味。本文拟从古老的临清田庄吹腔《斩貂蝉》和山东省柳子剧团《关羽斩貂蝉》的对比中,进行具体剖析。
田庄吹腔是柳子戏的一支,运河文化的产物,自明清时期传至山东临清境内,始终作为一种乡民艺术原生态地保留着:而山东柳子戏作为清代“南昆北戈东柳西梆”中的四大地方戏剧种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兴趣而发展创新,成为一种既有古老历史又绽放现代艺术气息的崭新演出形式。所以把同宗同族的二者中的同一剧目进行比较。可以达到纵向梳理与横向贯穿的统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柳子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也有利于加强对其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及性格原型的认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民族精神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安顿人类生命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深邃的内涵,比如正直、仁义、忠厚、孝道、无私、宽厚、博爱等等。这些品质都是支撑我们民族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原动力。理想光照现实,人们把对这种精神的完美寄托往往渗透进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关羽很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了人们精神寄托的理想人物。
《三国演义》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美髯公关羽,书中描写他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且他文武双全,读过很多书,明春秋,知大义,武功盖世,赤胆忠心,义重如山,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舞台上,关羽的形象始终和忠勇侠义连在一起。这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写照,以至于后来人们居然把关羽这一形象逐渐神化,历代加封。终封至“盖天古佛”。
纵观戏曲史上出现的关羽这一舞台形象,对他的性格塑造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从而也展现了寄托在舞台人物身上的民族精神的演变过程。如果我们把田庄吹腔《斩貂蝉》的关羽形象和目前山东省柳子剧团正在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的关羽形象进行对比,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斩杀貂蝉的原因不同
二者发生的故事背景是相同的,都是曹操为离间桃园三兄弟的关系,把貂蝉先许关羽又赠张飞。但二者所示斩杀貂蝉的原因却又不同。在田庄吹腔中,关羽憎恶貂蝉贬低自己的丈夫吕布,认为她不守妇道,因此深恶痛绝,执意斩杀。貂蝉一度脱身,二次又点灯斩貂蝉。在这里,关羽对吕布表现出英雄惜英雄的态度,认为“有一个英雄豪杰吕奉先,会用兵权,董卓死,吕布亡,奸淫泼妇女貂蝉”,可见他把貂蝉看作红颜祸水,定斩不饶。在山东省柳子剧团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其斩貂的目的则是“舍小义取大义”,关羽为了光复汉室大业,为了顾及兄弟手足之情,明知貂蝉“能文善舞,貌似天仙,满腹经纶,不亚儿男”,仍然下决心斩杀貂蝉,表现出侠义之士难下决断、柔情难掩的一面。
二、关羽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在田庄吹腔中的关羽形象是单一的,他居功自傲。瞧不起三弟张飞,“曹蛮把貂蝉赏在我三弟帐下,谁人不知我三弟是酒色之徒,想拆我桃园之义。叫某参透其意,合逢八月中秋,不免把貂蝉宣进帐来,一剑来杀,永无后犯”,对貂蝉恨之入骨,面对貂蝉的求饶毫不同情。而省柳子剧团搬演的关羽形象却丰富生动的多,中秋之夜,他不与曹操为伍,辞宴归帐夜读《春秋》,寻箫声见到美女貂蝉,二人诗词相对,共吐心声,彼此欣赏:
(关羽)星光闪闪放光芒
(貂蝉)一轮明月照四方
(关羽)月里嫦娥怎不见
(貂蝉)广寒宫中独自眠
(关羽)芳魂寂寞谁堪怜
(貂蝉)寂寞嫦娥盼君携
(关羽)蟾宫折桂且妄攀(貂蝉)落花待等东风恋
貂蝉期待以身相许,关羽也不由“情动心颤”,而张飞索要貂蝉却致使二人难成眷属。关羽得到大哥“美人勿留”的指示,做出艰难的抉择,“貂蝉偃月刀下死,愧煞世上多情男”。这样的处理,使得该剧更加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意味,也使得关羽侠胆柔情的义士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貂蝉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貂蝉在田庄吹腔中只是一个配角,戏份很少,而且性格表现出两面性,显得不够诚实和善良。她先是为丈夫之死难过,“可叹儿夫吕奉先,白门楼染黄泉,到如今月圆了,月圆了,人不得团圆。人不得团圆!”但当关羽问起时,又极尽贬低之能事,“那吕布逞的什么强,怎能够占四方,只杀得这边厢,那边厢,好一似拉马卒,怎称起能将,怎称起能将?”在省柳子剧团的舞台上,貂蝉这一形象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和表现,戏份和关羽几乎并重,而且文舞兼擅,知晓大义,他倾慕关羽。受到误解时,竭力为自己辩护,“董卓之死在弄权,休怪司徒计连环。国贼受诛民欢庆,貂蝉错在哪一款?”有理有据,声情并茂,赢得了关羽的尊重,同时也赢得了观众,从而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貂蝉形象,与侠骨柔情的关羽形象相得益彰。
四、故事结局不同
在田庄吹腔中,故事最终的结局是关羽在痛恨中斩杀貂蝉,貂蝉求饶。“灯花儿扑摇摇,灯花儿剪去了,乌鸦不住枝头叫,关二爷剑下求饶”;而省柳子剧团的演出中,关羽虽痛下决心,最终不忍下手,一把推开貂蝉,令其逃命,而貂蝉此时去意已诀。转身回来自刎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至此,一个是男儿侠骨不乏柔情,一个是女儿柔弱不失义胆,二人性格被刻画到极致。
这正契合了荣格关于性格原型的心理学说,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这是一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原型最重要的就是女性侧面(Anima,阿妮玛)和男性侧面(Amimus,阿妮姆斯)。阿妮玛是指男性心理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它由男性在漫长岁月中与女性交往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理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它由女性长期认识男性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这种原型在时间上反复出现,在空间上也是普遍地存在的。作为一种“先入之见”,阿尼玛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的东西”。它通常都是在女人身上得到外化,表现出所谓的“女人性格”。但是,另一方面,它同样顽固地生存在男性心理底层,并常常瞬间再现于男性身上,使男性表现出本不应该有的“女人气”。我们看到,即便是在人们共同崇拜的男性形象——关羽身上,也同样存在着女性柔情的一面,就像在绝代佳人——貂蝉身上,也存在着男儿特有的义胆侠骨一样。因此可以说,关羽形象和貂蝉形象都是人类性格原型的典型表现,当关羽性格中柔情的一面与貂蝉性格中侠义的一面相遇,便产生了共鸣,二人情义相投,互相视为知己。
可见,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也正体现出了民族精神中的性格原型意 味,它走过了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演变过程。具体到中国的文艺作品,这种性格原型更呈现为两种基本的性格特征,男子刚强勇猛,是女人的支柱;女子温柔善良,是男人的依附。
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至今被供奉在各地的祠堂庙宇,但是,他的性格中所表现出的对于女性的蔑视和漠视,不说在古老的吹腔戏中,就是在目前的柳子戏舞台上,也还是显而易见。当貂蝉成为桃园三兄弟(主要是关羽和张飞)矛盾的焦点,而貂蝉又明白无误地表示“倾慕二爷心意猿”,“三爷虽是一条好汉,但绝非貂蝉意中之人,若送我回帐勿宁于死”之后,关羽想到的并不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爱情,却是寄希望于刘备的决定,而刘备的一句“美人勿留”就让他做出了选择,这种选择无一例外地是以牺牲一个美丽柔情的女子为代价。
对于貂蝉来说,这种牺牲早在义父司徒王允设连环之计、将她同时送与董卓和吕布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而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貂蝉对此几无怨言,连环计中她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即使后来终不能免杀身之祸,即将丧身于久已倾慕的关羽刀下,仍是无怨无悔,只把满心的遗憾与惆怅在临死之际作一抒发,“恋情绝花无缘命乖蹇,枉有美貌姿,空,负旷世胆,虽有舍身连环计,一生未逢真情难”,令人无限唏嘘。
而从貂蝉这一角色的设置来看,历史上本无貂蝉,是文人虚构的一个艺术形象,本来也是为了衬托这个男人的世界而产生的。作品中设置这一角色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关羽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请看作品的最后一句合唱,“休言英雄难过美人关,试看关羽斩貂蝉”。
这就是作品的主题,在剧目演变发展过程中,关羽、貂蝉的性格塑造发生了变化,貂蝉也走出曾经“红颜祸水”的误区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和尊重,她和关羽一样成为这出戏的主角。可是那又如何呢,貂蝉最终仍旧是关羽的陪衬,是依照男性世界的理想标准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了男人的事业,可以抛弃个人幸福,也可以义无反顾,以死殉情。关羽是忠义的典范,貂蝉也成为那个时代女性学习的标杆。
陈独秀曾经以“三爱”笔名发表《论戏曲》,他说戏曲“要做得忠孝义烈,唱得激昂慷慨,于世道人心极有益”,并且指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这些论点,都是立足于戏曲在陶冶群众性情、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其实不止戏曲作品,其他文艺作品,莫不如此。
田庄吹腔是柳子戏的一支,运河文化的产物,自明清时期传至山东临清境内,始终作为一种乡民艺术原生态地保留着:而山东柳子戏作为清代“南昆北戈东柳西梆”中的四大地方戏剧种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兴趣而发展创新,成为一种既有古老历史又绽放现代艺术气息的崭新演出形式。所以把同宗同族的二者中的同一剧目进行比较。可以达到纵向梳理与横向贯穿的统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柳子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也有利于加强对其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及性格原型的认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民族精神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安顿人类生命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深邃的内涵,比如正直、仁义、忠厚、孝道、无私、宽厚、博爱等等。这些品质都是支撑我们民族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原动力。理想光照现实,人们把对这种精神的完美寄托往往渗透进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关羽很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了人们精神寄托的理想人物。
《三国演义》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美髯公关羽,书中描写他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且他文武双全,读过很多书,明春秋,知大义,武功盖世,赤胆忠心,义重如山,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舞台上,关羽的形象始终和忠勇侠义连在一起。这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写照,以至于后来人们居然把关羽这一形象逐渐神化,历代加封。终封至“盖天古佛”。
纵观戏曲史上出现的关羽这一舞台形象,对他的性格塑造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从而也展现了寄托在舞台人物身上的民族精神的演变过程。如果我们把田庄吹腔《斩貂蝉》的关羽形象和目前山东省柳子剧团正在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的关羽形象进行对比,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斩杀貂蝉的原因不同
二者发生的故事背景是相同的,都是曹操为离间桃园三兄弟的关系,把貂蝉先许关羽又赠张飞。但二者所示斩杀貂蝉的原因却又不同。在田庄吹腔中,关羽憎恶貂蝉贬低自己的丈夫吕布,认为她不守妇道,因此深恶痛绝,执意斩杀。貂蝉一度脱身,二次又点灯斩貂蝉。在这里,关羽对吕布表现出英雄惜英雄的态度,认为“有一个英雄豪杰吕奉先,会用兵权,董卓死,吕布亡,奸淫泼妇女貂蝉”,可见他把貂蝉看作红颜祸水,定斩不饶。在山东省柳子剧团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其斩貂的目的则是“舍小义取大义”,关羽为了光复汉室大业,为了顾及兄弟手足之情,明知貂蝉“能文善舞,貌似天仙,满腹经纶,不亚儿男”,仍然下决心斩杀貂蝉,表现出侠义之士难下决断、柔情难掩的一面。
二、关羽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在田庄吹腔中的关羽形象是单一的,他居功自傲。瞧不起三弟张飞,“曹蛮把貂蝉赏在我三弟帐下,谁人不知我三弟是酒色之徒,想拆我桃园之义。叫某参透其意,合逢八月中秋,不免把貂蝉宣进帐来,一剑来杀,永无后犯”,对貂蝉恨之入骨,面对貂蝉的求饶毫不同情。而省柳子剧团搬演的关羽形象却丰富生动的多,中秋之夜,他不与曹操为伍,辞宴归帐夜读《春秋》,寻箫声见到美女貂蝉,二人诗词相对,共吐心声,彼此欣赏:
(关羽)星光闪闪放光芒
(貂蝉)一轮明月照四方
(关羽)月里嫦娥怎不见
(貂蝉)广寒宫中独自眠
(关羽)芳魂寂寞谁堪怜
(貂蝉)寂寞嫦娥盼君携
(关羽)蟾宫折桂且妄攀(貂蝉)落花待等东风恋
貂蝉期待以身相许,关羽也不由“情动心颤”,而张飞索要貂蝉却致使二人难成眷属。关羽得到大哥“美人勿留”的指示,做出艰难的抉择,“貂蝉偃月刀下死,愧煞世上多情男”。这样的处理,使得该剧更加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意味,也使得关羽侠胆柔情的义士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貂蝉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貂蝉在田庄吹腔中只是一个配角,戏份很少,而且性格表现出两面性,显得不够诚实和善良。她先是为丈夫之死难过,“可叹儿夫吕奉先,白门楼染黄泉,到如今月圆了,月圆了,人不得团圆。人不得团圆!”但当关羽问起时,又极尽贬低之能事,“那吕布逞的什么强,怎能够占四方,只杀得这边厢,那边厢,好一似拉马卒,怎称起能将,怎称起能将?”在省柳子剧团的舞台上,貂蝉这一形象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和表现,戏份和关羽几乎并重,而且文舞兼擅,知晓大义,他倾慕关羽。受到误解时,竭力为自己辩护,“董卓之死在弄权,休怪司徒计连环。国贼受诛民欢庆,貂蝉错在哪一款?”有理有据,声情并茂,赢得了关羽的尊重,同时也赢得了观众,从而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貂蝉形象,与侠骨柔情的关羽形象相得益彰。
四、故事结局不同
在田庄吹腔中,故事最终的结局是关羽在痛恨中斩杀貂蝉,貂蝉求饶。“灯花儿扑摇摇,灯花儿剪去了,乌鸦不住枝头叫,关二爷剑下求饶”;而省柳子剧团的演出中,关羽虽痛下决心,最终不忍下手,一把推开貂蝉,令其逃命,而貂蝉此时去意已诀。转身回来自刎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至此,一个是男儿侠骨不乏柔情,一个是女儿柔弱不失义胆,二人性格被刻画到极致。
这正契合了荣格关于性格原型的心理学说,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这是一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原型最重要的就是女性侧面(Anima,阿妮玛)和男性侧面(Amimus,阿妮姆斯)。阿妮玛是指男性心理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它由男性在漫长岁月中与女性交往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理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它由女性长期认识男性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这种原型在时间上反复出现,在空间上也是普遍地存在的。作为一种“先入之见”,阿尼玛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的东西”。它通常都是在女人身上得到外化,表现出所谓的“女人性格”。但是,另一方面,它同样顽固地生存在男性心理底层,并常常瞬间再现于男性身上,使男性表现出本不应该有的“女人气”。我们看到,即便是在人们共同崇拜的男性形象——关羽身上,也同样存在着女性柔情的一面,就像在绝代佳人——貂蝉身上,也存在着男儿特有的义胆侠骨一样。因此可以说,关羽形象和貂蝉形象都是人类性格原型的典型表现,当关羽性格中柔情的一面与貂蝉性格中侠义的一面相遇,便产生了共鸣,二人情义相投,互相视为知己。
可见,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也正体现出了民族精神中的性格原型意 味,它走过了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演变过程。具体到中国的文艺作品,这种性格原型更呈现为两种基本的性格特征,男子刚强勇猛,是女人的支柱;女子温柔善良,是男人的依附。
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至今被供奉在各地的祠堂庙宇,但是,他的性格中所表现出的对于女性的蔑视和漠视,不说在古老的吹腔戏中,就是在目前的柳子戏舞台上,也还是显而易见。当貂蝉成为桃园三兄弟(主要是关羽和张飞)矛盾的焦点,而貂蝉又明白无误地表示“倾慕二爷心意猿”,“三爷虽是一条好汉,但绝非貂蝉意中之人,若送我回帐勿宁于死”之后,关羽想到的并不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爱情,却是寄希望于刘备的决定,而刘备的一句“美人勿留”就让他做出了选择,这种选择无一例外地是以牺牲一个美丽柔情的女子为代价。
对于貂蝉来说,这种牺牲早在义父司徒王允设连环之计、将她同时送与董卓和吕布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而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貂蝉对此几无怨言,连环计中她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即使后来终不能免杀身之祸,即将丧身于久已倾慕的关羽刀下,仍是无怨无悔,只把满心的遗憾与惆怅在临死之际作一抒发,“恋情绝花无缘命乖蹇,枉有美貌姿,空,负旷世胆,虽有舍身连环计,一生未逢真情难”,令人无限唏嘘。
而从貂蝉这一角色的设置来看,历史上本无貂蝉,是文人虚构的一个艺术形象,本来也是为了衬托这个男人的世界而产生的。作品中设置这一角色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关羽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请看作品的最后一句合唱,“休言英雄难过美人关,试看关羽斩貂蝉”。
这就是作品的主题,在剧目演变发展过程中,关羽、貂蝉的性格塑造发生了变化,貂蝉也走出曾经“红颜祸水”的误区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和尊重,她和关羽一样成为这出戏的主角。可是那又如何呢,貂蝉最终仍旧是关羽的陪衬,是依照男性世界的理想标准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了男人的事业,可以抛弃个人幸福,也可以义无反顾,以死殉情。关羽是忠义的典范,貂蝉也成为那个时代女性学习的标杆。
陈独秀曾经以“三爱”笔名发表《论戏曲》,他说戏曲“要做得忠孝义烈,唱得激昂慷慨,于世道人心极有益”,并且指出“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这些论点,都是立足于戏曲在陶冶群众性情、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其实不止戏曲作品,其他文艺作品,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