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女作家杰西卡·米特福德(1917~1996年)的《美国的死亡之道》题材的选定与她的丈夫丘哈夫有关。他在为工会和劳工当律师的过程中发现,工人家庭因家属死亡所得的政府抚恤金并不少,但却不够付殡仪馆的丧葬费,他建议妻子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文章在一家杂志发表后,反应热烈,当地电视台还请米特福德上屏幕。见公众对此题材有兴趣,她便决定写成书。经过深入采访和调查,这本揭露丧葬界用各种欺诈手段乱敲竹杠、发死人财的书,一份对贪婪的丧葬承办商的起诉书,终于问世了。
米特福德在书中写道:“近些年来,那些丧事承办人对美国公众搞了一场以死亡为主题、索价奇高的大型恶作剧。”她称他们是“死亡的强盗大亨”。
为了索取高价,殡仪馆老板们首先是淡化与死亡有关的词汇,美化他们所有的一切。他们把自己叫做“殡仪导演”或“太平间抚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悲伤治疗”。他们把棺材叫做“宝盒”,灵车成了“专车”,鲜花是“美的贡品”,尸体化妆是“为心爱者美容”等等。然后是所有丧葬费用,从灵柩到骨灰盒,从坟地到火化,一律不标价,而任由殡仪承办人、墓地推销员随意开价;他们掂量死者家属的职业、经济状况、心理和心情,琢磨出他们需要的代价后开个天价。即使不是天价,也绝不会是合理的价格。殡葬界还在报刊上大做广告,或散发印制得很漂亮的“蓝皮书”,推销他们的丧葬用品。
书中列举许多事实,说明丧事承办人为何能敲竹杠、收大钱。因为他们知道,凡到殡仪馆来的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心让死者安息的人,往往是不计价钱而让人有机可乘、有利可图的。
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一位女友的亲戚死了,这个女友并不富裕,向殡仪馆订了一口不太贵的红木棺材,价钱也谈定了,可入殓之前,她接到殡仪馆棺材推销员的电话说,死者身体太长,要另选一口长一些、价钱贵很多的棺材;她有点犹豫,那推销员便对她说:“啊哈,行,我们还用那口红木的,可我们得把他的脚砍掉。”天哪,哪个死者家属愿意让死者在缺胳膊少腿的状况下去见上帝?这额外的大钱,你不想掏也只得掏了。
《美国的死亡之道》的问世并不顺利。多家出版社拒绝出版,认为此书题材太可怕,显示了“对死亡的病态兴趣”。独具慧眼的是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经其一出版,此书便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数月居高不下,平装本销售了约100万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此书拍了一部1小时长的纪录片,观众估计多达4000万。许多报社都派记者去调查当地的殡葬界情况。此书最终也促使联邦贸易委员会对丧葬业展开调查,并采纳了米特福德建议的一些改革描施,尽管此官僚机构的调查推延甚久。
米特福德在去世前不久修订了《美国的死亡之道》,因为她发现,此书问世30年后,美国殡葬业状况并无多大改变,以往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倒是丧葬费有了明显“变化”——不断上涨、上涨、上涨,已由1961年的平均额750美元增至90年代的4700美元,加上诸如鲜花、墓穴等费用,一个成人的平均丧葬代价已高达7800美元。物质享受、豪华消费的社会风气都已通过丧事承办人的手体现到了死人身上。
《美国的死亡之道(修订版)》(1998年)得到媒体的很多评论。《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把美国当前工商界的腐败现象与此书揭露的殡葬业坏事情相对照,列出4点经验教训:
1.永远不要低估公司、企业的贪婪本性。2.要揭穿商界骗子们的各种欺诈行为。3.腐败未必只是烂苹果,因为它可促进改革。4.改革在官僚机构那里往往进行得很慢。
显然,米特福德的力作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商界某一行业内的问题,而且在于概括了以赚钱、赢利为主要目标的商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摘自當代中国出版社《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作者:陈安)
米特福德在书中写道:“近些年来,那些丧事承办人对美国公众搞了一场以死亡为主题、索价奇高的大型恶作剧。”她称他们是“死亡的强盗大亨”。
为了索取高价,殡仪馆老板们首先是淡化与死亡有关的词汇,美化他们所有的一切。他们把自己叫做“殡仪导演”或“太平间抚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悲伤治疗”。他们把棺材叫做“宝盒”,灵车成了“专车”,鲜花是“美的贡品”,尸体化妆是“为心爱者美容”等等。然后是所有丧葬费用,从灵柩到骨灰盒,从坟地到火化,一律不标价,而任由殡仪承办人、墓地推销员随意开价;他们掂量死者家属的职业、经济状况、心理和心情,琢磨出他们需要的代价后开个天价。即使不是天价,也绝不会是合理的价格。殡葬界还在报刊上大做广告,或散发印制得很漂亮的“蓝皮书”,推销他们的丧葬用品。
书中列举许多事实,说明丧事承办人为何能敲竹杠、收大钱。因为他们知道,凡到殡仪馆来的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心让死者安息的人,往往是不计价钱而让人有机可乘、有利可图的。
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一位女友的亲戚死了,这个女友并不富裕,向殡仪馆订了一口不太贵的红木棺材,价钱也谈定了,可入殓之前,她接到殡仪馆棺材推销员的电话说,死者身体太长,要另选一口长一些、价钱贵很多的棺材;她有点犹豫,那推销员便对她说:“啊哈,行,我们还用那口红木的,可我们得把他的脚砍掉。”天哪,哪个死者家属愿意让死者在缺胳膊少腿的状况下去见上帝?这额外的大钱,你不想掏也只得掏了。
《美国的死亡之道》的问世并不顺利。多家出版社拒绝出版,认为此书题材太可怕,显示了“对死亡的病态兴趣”。独具慧眼的是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经其一出版,此书便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数月居高不下,平装本销售了约100万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此书拍了一部1小时长的纪录片,观众估计多达4000万。许多报社都派记者去调查当地的殡葬界情况。此书最终也促使联邦贸易委员会对丧葬业展开调查,并采纳了米特福德建议的一些改革描施,尽管此官僚机构的调查推延甚久。
米特福德在去世前不久修订了《美国的死亡之道》,因为她发现,此书问世30年后,美国殡葬业状况并无多大改变,以往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倒是丧葬费有了明显“变化”——不断上涨、上涨、上涨,已由1961年的平均额750美元增至90年代的4700美元,加上诸如鲜花、墓穴等费用,一个成人的平均丧葬代价已高达7800美元。物质享受、豪华消费的社会风气都已通过丧事承办人的手体现到了死人身上。
《美国的死亡之道(修订版)》(1998年)得到媒体的很多评论。《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把美国当前工商界的腐败现象与此书揭露的殡葬业坏事情相对照,列出4点经验教训:
1.永远不要低估公司、企业的贪婪本性。2.要揭穿商界骗子们的各种欺诈行为。3.腐败未必只是烂苹果,因为它可促进改革。4.改革在官僚机构那里往往进行得很慢。
显然,米特福德的力作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商界某一行业内的问题,而且在于概括了以赚钱、赢利为主要目标的商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摘自當代中国出版社《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作者: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