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内隐与开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给所教的高一学生布置了两篇命题记叙文,一篇是《身边的风景》,另一篇是《距离》。客观地说,两道命题尤其是《距离》一题,对刚刚跨入高中大门没多久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审题方面,很多学生不能从命题中揭示或揣摩出命题的主题。
  我们知道,命题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的一项任务甚至可以说是第一道工序,便是揣摩命题的主题,从中确立出一个明确的写作中心;而人们常说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的正是因审题不当而出现的“偏题”或“跑题”现象。
  从主题的显隐角度来看,命题作文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隐性的,一类是开放性的。内隐性主题,指的是命题本身暗含着写作的主题,也暗含着立意的导向,其主题和立意都应该是确定的,甚至有可能还是唯一的,带有明显的“趋同”色彩,呈现出“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只是需要我们拨开迷雾去认真挖掘;而开放性主题,指的是命题本身并不明确揭示写作的主题,多半只揭示写作的话题和立意的方向,因而对学生而言,其写作的主题是开放的,是可以“自定”的,只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筛选,从中确定出一个最适合命题、也最适合自己写作的主题,因为“求异”是其鲜明的特点。
  在上面的两道作文命题中,《身边的风景》的主题就属于内隐性的,而《距离》的主题则是开放性的。
  从命题的类型来看,“身边的风景”是一个偏正短语,其写作的重心应该落在定语“身边的”这三个字,也就是“偏”的部分,也许正因为如此,“身边的风景”才不等同于“沿途的风景”,也不等同于“最美的风景”;而“风景”则是写作要密切关注的对象。因此,审题时应紧紧抓住“身边的”这三个字来确定写作的主题,因为这不仅是写作的重心,更是主题的内蕴。“身边的”这三个字隐含了太多的、对写作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信息:
  首先,隐藏着的主体应该是“我”或者“我们”,是“我(们)身边的”,而不能是其他人;其次,既然是“我(们)身边的”,那说明“我(们)”一定不是“风景”的主体,甚至也不应该融入“风景”之中,而只能是“风景”的旁观者;再次,“身边的”也说明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不能是想象的、科幻的;最后,“身边的”还隐含着日常生活中细小的、平凡的、不引人关注的,但同样会让我们感动、给我们带来温暖的事情等信息。
  因此,结合写作的对象“风景”,我们就能够揣摩出“身边的风景”其实是要我们去关注日常生活中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温暖的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而这就是命题内隐着的主题,只有围绕它、表现它,文章才不至于偏题或跑题。
  “距离”则是一个“两栖性”词语。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既可作动词,指空间或时间上相隔;也可以是名词,指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的长度。从概念的外延上来看,既可以是具体而实在的、可以丈量“距离”,如路途的长短、时间的间隔等等;也可以是无形而抽象的“距离”,如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感情上的差距等等。“距离”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就决定了写作的主题就完全可以是多样性的,只要表现出“距离”的内涵就可以。
  从审题的难易角度来说,“距离”等词语式命题的审题是最宽泛的,也是最不容易把握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增加限制,丰满命题”的方法来使命题的走向更清晰,主题更明确。
  比如,我们可以给“距离”添加动词,将词语扩展成动宾短语,如“保持距离”“缩短距离”“调节距离”等;也可以给“距离”添加定语,将词语扩展成偏正短语,如“生与死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适度的距离”等;还可以给“距离”添加谓语,将词语扩展成主谓短语,如“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隔阂”等;甚至可以给“距离”同步添加主语、谓语和定语等,将词语直接扩展成句子,如“代沟是一种观念上的距离”。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同的添加方式,就会派生出不同的思考方向;不同的添加内容,就可能派生出不同的写作主题。经过多角度的添加,并进行交叉式的组合,再根据自身的实际去甄别、筛选,就可以得到若干不同的、但已经是比较丰满的命题,那么,也就能够顺利地找到写作的抓手了。
  所以,对于主题内隐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的着力点在于“向内挖掘”;而对于主题开放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的着力点则在“向外扩展”。
  [作者通联:江苏华罗庚中学]
其他文献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说起“课文的性质与作用”,让我们联系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个同“性质与作用”密切相关的命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曾经在“语文教学内容”论域里展开。研究者根据课程理论,把“内容”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划分。“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
2009年3月9日下午3时,午后明媚的阳光中我正在准备一份会议材料,突然收到师母周梅珍教授的一条手机短信:顾黄初先生已于3月9日上午8时10分不幸与世长辞!巨大的悲痛顿时如潮水般向我袭来,我捧着手机的手一直抖个不停,因为我的手机中所存的正是顾先生的号码,“联系人”也正是他自己,现在却像是由他自己来告诉我这个惊人的消息,我一下子难以接受。反复读着那条短信,我不知道如何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惊慌失措中,
《阿Q正传》中,侯外庐先生认为“Q”是“Question”(问题)的第一个字母。“阿Q”即用来反映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而通讯工具QQ则与网上寻呼ICQ(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有关。这两种“Q”前人已讲过,我同大家谈另外几种“Q”的含义和用法。  一、“Q”作“可爱”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看。①从字形看,“Q”丰满圆润,拖上一条小尾巴,显得俏皮可爱。②从语音和蕴涵的意义上看,近来有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证是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的,但在使用时常常出现重材料陈述、轻道理论述等情况的发生,如何克服,并进而提升事实论证的水平呢?我们以下面的语段为例,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技巧。  (一)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只得出家以求能得到一顿饱饭。但是寺门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能在寺中画画,从小就酷爱画画的他怎能受得了呢?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最终被主持逮住,并且每次逮到
在海子的诸多诗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平易、朴素,调子明朗、热烈,意境开阔、放达,对他人饱含温暖的情愫,给他人美好的祝福。说不定你读着读着,会受其感染而不知不觉脸上浮现出笑容。是的,这是一首有热度的诗,那么多的人喜爱这首诗,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来源于此。  但是,对本诗,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此,或满足于此。我们的阅读就会过于简单化。至少是过于表面化。因为诗中的某些信息和
在“合作教研,学术为先”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为了推动语文教学迈向专题研究,加强语文学术思想交流,实践语文先进教育理念,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室于2012年5月18日在吉林长春自由校区举行了主题为“诗歌教学与研究”的第二届语文学术节。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七百余位中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节活动。活动邀请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
《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教学专栏重提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话题,推出了闫学老师上的六年级《东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同时刊载了王晓春老师与闫学老师就这堂语文课该教什么的8篇争鸣文章。两位老师争论的焦点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是语文知识还是人文熏陶。  闫学老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人文熏陶方面的。闫学老师认为,人文熏陶是这个文本的内在要求。王晓春老师对闫学老师的这节课很不以为然,认为闫老师只是带着学
教学简案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乡土文化为基本要素组成的。《端午的鸭蛋》反映的是乡土食文化,通过端午的鸭蛋重现了童年的记忆,表达出对家乡独特的认知和深深的情怀。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中国味”的语言特色。   2.体认和理解乡土文化赋形的“鸭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端午的鸭蛋》的抒写旨趣主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