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何给物体提供恒力,如何平衡摩擦力等问题,是实验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突破“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重物牵引法实验设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7
  一、给小车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
  在实验设计之初,首先要解决小车所受合力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和生活经验的干扰,碰到这一问题会简单错误地认为:可以用手拉等方式给小车提供一个外力,这样做较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力恒定不变,会给后期合力的测量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此时可以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学生没有头绪,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会从生活实践和熟知的物理模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培养学生求知欲。参考案例图1二提供了一种方案,通过给小车系一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悬吊重物,为小车提供恒定的拉力,即“重物牵引法”的简单思路,实验时小车受力如图1所示。
  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力f(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与纸带之间也存在摩擦力,但影响较小可忽略),小车所受合力为F合=F-f,摩擦力f很难测量,因此在实验前要设法将f平衡掉,使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细绳上拉力。
  二、平衡摩擦力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的学习、同化取决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当新、旧知识之间跨度较小,且互容时,学习就能顺利进行,据此可从一道简单的示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突破摩擦力平衡的难题。
  示例:一物块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时给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物块所受合力是多少?
  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
  图2N=Gy=mgcosθ①
  Gx=f=μmgcosθ②
  故mgsinθ=μmgcosθ③
  由此可见,巧妙利用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可将物体与接触面间的阻力平衡掉,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用薄木板适当垫高来平衡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的摩擦阻力。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将木板垫高,在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薄木板,然后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小车后面不悬挂任何物体(即不对小车施加拉力),将纸带一端和小车相连,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推动小车给其一个初速度,让小车带动纸带在木板上运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反复移动薄木板位置,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等间距为止,说明摩擦力被完全平衡。以后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小车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均增大,但是摩擦因数不变,由①②③可知改变质量后的小车摩擦力仍能被平衡掉,故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三、所挂钩码的重力不等于小车所受合力
  图3在小车所受合力问题上,很多学生存在误区,他们认为细绳所挂钩码的重力就是小车所受合力,出现这种错误认识,主要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树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思想,只凭直觉进行简单判断。事实是不是真如同学们所想,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对小车和重物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车(M)所受合外力为细绳上的拉力,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④
  对所悬挂重物(m)有:mg-F=ma⑤
  由④⑤联立求解可得F=Mm Mmg  由上述分析可知所挂钩码的重力并不是、也不等于小车所受合力,实为小车和所挂钩码整体所受合力,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
  四、满足什么条件时钩码重力才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由上面分析可知,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实为细绳拉力,其数值小于所挂钩码的重力。绳子上的拉力难测量,所挂钩码重力测量相对容易,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钩码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力,下面讨论满足条件:由④⑤联立求解可得小车和所挂钩码整体加速度为a=mgM m,由表达式出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难得出:当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二者满足Mm时,有M m≈M,则a≈mgM,即小车所受合力F≈mg,故可认为: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二者满足Mm时,钩码重力才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另外,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于加速度的测量方案,设计时可适度引导学生回顾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测量功能,这样为学生借鉴“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实验做前期铺垫,并充分回顾利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相关知识。
  上面简述了“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教学的思路和做法,相信在具体教学中通过以上四步,辅之以教师的适度引导,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突破实验设计的难点或障碍,让学生在探究、操作的实验中,深刻体会探究实验中蕴含的物理实验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摘要]尝试实施以“教学邦”平台为主的生物数字化概念教学,并在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教学邦”平台数字化学习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99传统课堂受技术、人力的限制,师生、生生间信息的交互是有限的,学习反馈也常有延时性,使得在学情的把握
[摘要]以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设计为例,从教学流程、视频内容设计过程、视频制作成功要素三个方面阐述制作高质量的生物实验微视频的有效路径,旨在给广大一线教师制作实验微视频提供思路上的参考。[关键词]ATP实验微视频制作[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2“探究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
[摘要]磨课要求教师对课堂反复思考,不断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平淡的课堂打磨成精品课堂,进而实现自我超越.磨课非常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通过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下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磨课指导,能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数学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问题磨课空间几何体三视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初中几何教学功能多样,教学方法多种,一线教师通过总结和改进教法,就能提高几何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26  几何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于图形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变化之中,学生可以树立空间观念,感知不同维度下的形与数之间的关系;于观察、分析
[摘要]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元素,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文章简单介绍了概念网络图,并举例说明概念网络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概念网络图高中物理度集聚系数[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6520世纪60年代,诺瓦克教授提出了概念图,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概念图对教学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涉及的生物学概念很多,应用“概念图”来组织教学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表征知识,能够让学习者显而易见地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基于此,从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角度两个方面对概念图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用以示范该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概念图 教学模式 生物概念[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快,各个地区都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模式不是可复制的内容,各学校的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适合自己的新课改之路.[关键词]素质 微创新 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0在为期15天的脱产培训中,我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新课程改革的高见;参观了三所中学,了解了他们的办学理念,进入
[摘要]习题课是数学的基本课型,习题课要讲究预设,更要注意生成.[关键词]预设 生成 习题课[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5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习题课,课前精心选择了6个排列组合与几何的综合问题.1.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___.2.用4种不同的颜色为正方体的六个面着色,要求相邻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良现象?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摒弃虚体 灵活引入 优化实验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68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一大批所谓的优质课扑面而来
[摘要]问题导学是一种以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小组交流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听课学习中发现,该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但相同模式下有着不同的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问题导学物理教学小组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0一、演示冲突,诱发问题学习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其产生应源于学生的错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