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标准颁布是教育教学事业进步的产物,新课程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能满足学生不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在历史课程教学,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历史课 教学 学生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56-01
1 教学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以前的历史教学时,老师一般只是参考教科书,进行灌输式教学。如今,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需要把课本、学生与课外知识进行一个有机结合,把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思维开放式的教学,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日本的明治维新讲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失败之处和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2.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方面的看待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总结出不同的历史结论,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结论的完善和指导。比如在华盛顿会议对我国来说是失败的会议。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华盛顿会议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进行会谈时候,首次取得了某些权利,比如日本撤出青岛等地区的军队,并且归还了胶州湾,山东条约提出的条件也没有以前那么过分;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既有替天行道、伸张正义的表现,又有其土匪专横、滥杀的一面,比如书中的李逵“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 “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可见其匪性。但是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却是被歌颂的对象,是解放劳苦百姓的英雄。在俞万春所著的《荡寇志》中,梁山好汉确实遭受唾弃的土匪山贼。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的产生?这就是历史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根据教科书上的分析,要指导学生采用正反两面的角度辩证的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开扩。
2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要鼓励学生要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不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来思考问题。第一,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中,从多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给学生带来启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第二,教师对于历史课本上已有的结论进行分析,此结论是非完善,是非全面,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于结论进行补充。让学生不盲目的认为结论只有一个。例如在进行社会形态的教学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并不是固定的、有序的发展,可以进行跳跃式发展,比如我国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度(奴隶制社会的一种)跳跃式发展到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而英国则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序发展;美国因为是一个移民国家,只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举例说明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五种社会形态的有序变更只是大致的说明,并不适用于全部地区和国家,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师直接灌输知识比较起来,更容易学生接受,而且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分析探讨,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3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前的历史课教学,就是单纯的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重点划分,然后进行死记硬背,长久以往,学生对于历史课感觉越来越枯燥无味,厌学情绪产生。因此,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可以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以前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内容的掌握,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往往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使得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而且忽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布置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让学生阐述对于本堂课程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四大名著时候,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野史对于人民认识历史的影响》之类的小论文,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阐述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辩论
辩论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为主体参与其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在辩论中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在学生中能引起争议的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获得相关的资料论证和进行辩词的创作。例如,在教授完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后,可以进行“李鸿章的功与过”的辩论赛,把学生分为功大与过和过大于功两组进行辩论,辩论赛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分出输赢,而是可以通过辩论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德妹.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2] 魏谦萍.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2(3).
[3] 袁超.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09(02)
[4] 丁剑平.情境 探疑 创新——高中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14).
【关键词】 历史课 教学 学生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56-01
1 教学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以前的历史教学时,老师一般只是参考教科书,进行灌输式教学。如今,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需要把课本、学生与课外知识进行一个有机结合,把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思维开放式的教学,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日本的明治维新讲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失败之处和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2.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方面的看待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总结出不同的历史结论,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结论的完善和指导。比如在华盛顿会议对我国来说是失败的会议。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华盛顿会议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进行会谈时候,首次取得了某些权利,比如日本撤出青岛等地区的军队,并且归还了胶州湾,山东条约提出的条件也没有以前那么过分;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既有替天行道、伸张正义的表现,又有其土匪专横、滥杀的一面,比如书中的李逵“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 “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可见其匪性。但是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却是被歌颂的对象,是解放劳苦百姓的英雄。在俞万春所著的《荡寇志》中,梁山好汉确实遭受唾弃的土匪山贼。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的产生?这就是历史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根据教科书上的分析,要指导学生采用正反两面的角度辩证的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开扩。
2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要鼓励学生要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不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来思考问题。第一,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中,从多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给学生带来启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第二,教师对于历史课本上已有的结论进行分析,此结论是非完善,是非全面,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于结论进行补充。让学生不盲目的认为结论只有一个。例如在进行社会形态的教学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并不是固定的、有序的发展,可以进行跳跃式发展,比如我国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度(奴隶制社会的一种)跳跃式发展到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而英国则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序发展;美国因为是一个移民国家,只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举例说明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五种社会形态的有序变更只是大致的说明,并不适用于全部地区和国家,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师直接灌输知识比较起来,更容易学生接受,而且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分析探讨,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3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前的历史课教学,就是单纯的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重点划分,然后进行死记硬背,长久以往,学生对于历史课感觉越来越枯燥无味,厌学情绪产生。因此,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可以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以前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内容的掌握,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往往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使得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而且忽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布置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让学生阐述对于本堂课程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四大名著时候,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野史对于人民认识历史的影响》之类的小论文,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阐述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辩论
辩论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为主体参与其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在辩论中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在学生中能引起争议的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获得相关的资料论证和进行辩词的创作。例如,在教授完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后,可以进行“李鸿章的功与过”的辩论赛,把学生分为功大与过和过大于功两组进行辩论,辩论赛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分出输赢,而是可以通过辩论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德妹.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2] 魏谦萍.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2(3).
[3] 袁超.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09(02)
[4] 丁剑平.情境 探疑 创新——高中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