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校园文化浸润心灵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市甘井子区鉴开中学(以下简称“鉴开中学”)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大连石化公司中学),是一所区属完全中学。六十余年的求索进取,鉴开人借力优势教育资源,借助优质教师团队,注重内涵发展,构建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走向自律、勤勉、求成的人生追求,引导教师走向人格丰满、智慧优化、成绩优异的教育追求,谱写出了一个个用文化浸润心灵的教育佳话。
  校园文化是学校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环节,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鉴开人不断积淀着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构筑了以“儒家文化养心、核心价值立德、‘二十二习惯’树人、课堂改革成效”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思路,通过校园文化引领浸润,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
  一、儒家文化养心——弘扬精华、多元突显、塑造品格、凝聚团队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和”,这是立德之魂,立能之基。作为大连市“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先进学校”,早在21世纪初,鉴开中学就将万世师表“孔子”请进校园,熔铸了儒家思想浮雕墙、弟子规石刻、鉴开中学赋的文化长廊,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遍布各个楼层的诗文警句,体现了古朴的文化品格。学校坚持“文化培育人、实践陶冶人”的教育思路,秉承“厚德博学”的校训,基于儒家思想精华,提出“为人——仁爱孝悌,忠恕有道,信义和平,克己复礼”“为师——有教无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为生——温故知新,日省三思,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的目标,执念塑造“高尚德行、高贵心灵”的追求,着力于经典课程开发、文化活动牵引、特长学生培养、高雅品格塑造等教学工作。学校开发了“儒家思想大讲堂”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不同学段学习《弟子规》《论语》等儒学书籍。学校开设了国学、古诗词鉴赏、诵读等选修课程,让儒学经典滋养师生心灵,打造精神底色,懂得为人为师为生之道。
  学校以“修养习惯、涵养品格、焕发精神、勉励自强”作为支点,围绕学校“三节两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语文周、英语周)来构建多元化成长体验平台,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注意开展社团和特长项目,目前学校有全国示范文学社、大连市优秀社团文轩文学社,大连市优秀社团科技社团等四个领域(艺术人文类、自然科技类、体育健身类、社会实践类)二十多个社团,学校被评为“大连市社团工作先进单位”;有健美操队、田径队、艺术特长班等特长培养项目,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向成才。学校科技教育全域领先,先后获得“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辽宁省科技教育(首批)示范学校”“大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等称号。学校还广泛开展合作学习、阳光晋级和课堂开放,凝聚团队力量,丰富文化内涵,形成了教师厚德博识有专能育人、学生品端学正有专长成长的教育新境地。
  二、核心价值立德——价值引领、智慧优化、人格丰满、品德高尚
  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和价值观会产生巨大影响,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和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其影响。鉴开中学一直都很注重对师生的健全人格和健美品格教育。学校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并巩固了主流价值。
  学校整合了活动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架构了“感知实践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展示娱乐活动”三大板块十二个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习练中养成,在活动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开展“三爱三节”、纪念党的生日、庆祝国庆节、“一二·九”长跑接力赛、民族精神活动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把理想信念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通过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十八岁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孝悌,明事理,感恩师长,感恩母校;通过学习月、学科竞赛、传递接力棒、年部大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勤学教育,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勤奋努力、学有专长。另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赋予学生高品位、富内涵、宽胸襟的成长营养素,形成自主、自律、自觉、自强的“四自”校园精神。
  教师高尚的职业修为和渊博的学识能力,是立教强校之本。教师只有内心强大,才能给学生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只有找到精神成长的节点,专业成长才有根基,个人发展才有动力,教学事业才会节节攀高。学校坚持“师德优秀、团队优化、能力优良”的教师发展目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精神成长的价值引领,构建“二三四”(两机制:全员培训梯队培养和名师培养机制、突出实绩激励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三联动:骨干带动、课题牵动、评价驱动;四跟进:领导责任跟进、常规管理跟进、过程行为跟进、目标结果跟进)队伍发展机制,形成了以制度方案为要的《简报》推优、检评反馈等教育管理平台,以校本研训、课题研究、课堂改革、活动展示为载体的教育教学研修平台,学校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二十年如一,教师业务考试五年一贯,干部“三跟进三清楚”(跟进一个年部、一个学科、一名教师,清楚目标和要求、问题与现状、改进提高的策略和方法)有始有终,校本课程开发人人参与,使教师人格修养添正气、智慧优化增底气、目标追求有心气,保障了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和学业水平的提高。
  三、“二十二习惯”树人——注重养成、品行优良、团队互助、明理求知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和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学校遵循“自主、养成、体验”的德育理念,以三字经的形式,从生活到学习,从课堂到课外,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方面,形成了二十二条常规习惯,并以之为切入口,反复训练,强化养成。学校开设了“二十二条常规习惯”校本必修课程,定期组织“二十二条常规习惯”记背检测,对照“二十二条常规习惯”进行常规检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为促进习惯养成,学校专门制作了《成长日记》,学生每天早上自定学习计划,晚上自检计划达成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周而复始,获得提升。   立足习惯常规培养,丰富活动多元体验,双向评价促进成长。鉴开中学实施了积分晋级管理办法,建立和健全了小组自主互助机制,每周评选出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优秀集体为“三优小组”,即优胜学习小组、优胜管理小组和优秀小组,对于积分居于后列的待优生则进行持续跟进,促使他们尽快提高。每学年对小组个人积分进行综合评定,在下一年的开学典礼上进行“争星创牌”的表彰活动。创办“一报一刊”(《科技时讯报》、校刊《文轩》)“一部一团”(科技俱乐部、学生社团),开展以丰富活动为载体的实践体验,养习惯、修品德、聚团队、铸精神,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内化为优秀品质,使校园充满活力、富有成长气息。
  四、课堂改革成效——人人自主、全员合作、质疑辩驳、评价激励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就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2013年开始,鉴开中学就以市级立项课题“教会学生学习思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牵动,扎实推进新课改。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研训路径,先后组织教师到凤城六中、昌乐二中、潍坊北海学校、昌乐国际外国语、齐齐哈尔实验中学、呼和浩特实验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学习经验,回校后进行交流和总结;承担市区教研活动,提供课例,邀请市区教育专家、研训教师到校培训指导,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当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当课堂对学生足
  够关注和激励,就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成长动
  能。经过三年多的课改实践,鉴开中学构建了初中部“讲议练测”(新授课:新课导入、明确目标、检查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达标检测、小结作业;复习课:明确目标、知识梳理、基础训练、典题示例、总结提炼、拓展训练、课堂小结、达标测验、分层作业;讲评课:概评导入、明确目标、自主订正、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拓展训练、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分层作业)和高中部“三自四段”(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三种课型课堂教学均分为四段,即自主、合作、展评、检测反馈,其中三课型自主部分又分为自学、自补、自纠,即为“三自”)高效课堂模式,以凝练的课堂教学“十四范式”(课前导学案有批阅、课前黑板有展写、课前记背训练、预习案或作业评价积分、学习目标解读、预习案展评纠补考、完成探究案与训练案的四个部分、课堂小结回扣目标、限时检测、作业分层布置、课件辅助教学)为遵循,形成了“人人自主、全员合作、质疑辩驳、展评激励”的成长课堂,做到了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求解,其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基于“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高效课堂目标,学校不断推进“课堂模式”升华为“课堂文化”。开展市级立项课题“基于‘情·知教学’理论构建高品质课堂的研究”,对已有课堂模式进行创造性重组,实现差异化生成。实施三级课题研究,以学校核心课题带动校级“小课题”“微课题”研究。组织全学科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以赛代训,表彰先进,对效率不高的课堂实行二轮推进。完善课堂评价标准,并通过“以学评教、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能力,生成教学质量。近年来,鉴开中学“学考”通过率已达100%,中高考高分频现,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形成学校教育质量新的成长点。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基因,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目前,创办特色学校已成为我国深化教改的必然趋势,要创办特色学校,就要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它应呈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风格、教学管理之中。鉴开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已寻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特色之路,并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再写新篇!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改在各个学科之间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育模式面临着改革。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听讲过程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展开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一种高效的教
期刊
【摘要】 地图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一项应用最广泛、也最实用的教学工具,加强地图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判断分析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地图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地图、应用地图、了解地图的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应用能力。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
期刊
校园里两座教学楼之间的花坛内长有两棵玉兰,虽然相去仅几步之遥,但两棵树的处境差别却近乎天壤:北面的一棵除了中午时分与南面的一样,被笼罩在南楼的背阴里外,其余时候均能得到阳光的普照,而南面的一棵则几乎与光照无缘。于是,在这小小的花坛里,便生长出奇异的景观来。  每到春季,总是北面的那棵玉兰先将枝头布满花芽,然后在一夜间,就将冰清玉洁的玉兰花儿挂了满身,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顾盼流
期刊
【摘要】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作为主要的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教育需求,也因此开始对教育体制实施了相应的改革,随着不断的深化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教育需求,就需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思路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及持久性,班主任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怎么能调动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性呢?适当的激励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学习中增加学习的自觉性,帮助班主任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期刊
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会有一千种教育理解。我认为:做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有激情、有理想。激情难持久,理想易破灭,教育的真谛还在于持之以恒、朴实无华,慢工出细活。杨绛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对于以前的教育工作,我更多地注重其是否有意义,但现在我却常常思考其是否有意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枯
期刊
【摘要】 “问题解决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是将先前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结合所学知识,并在新的困难的情况下使用它们,这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并需要良好的实践技能。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并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实践生活时,将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理解周围的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问题解决学
期刊
【摘要】 通过高中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法治理念,并逐渐形成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 法治意识 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34-02  0  中职美术班思想政治课用的是普高的教材。《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还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立体地、多维地去阅读、品味、鉴赏古典诗词,深度品析和多维鉴赏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地打开自己的那扇窗户,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学精华,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典诗词 多维阅读 鉴赏文本  在本文中,作者
期刊
摘 要:“返璞归真”是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口号,它提倡教学的真、课堂的真、学生的真,强调教学回归本真。特别是对于语言教学而言,只有真实的语言交际与互动才能散发语言最纯粹的魅力,才能实现语言最本质的交际功能。因此,作者认为,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我们不能迷失于华而不实的教学活动,不能过分依赖五花八门的教学用具,而要去伪存真,扎扎实实地开展具有“原汁原味”的口语教学实践活动,在真实而又不失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