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发展,能够提升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致和动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清楚意识到培育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仅要革新授课理念,着重引发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同时还要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开展一定的地理探究活动,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方法
由于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接触,因此比较陌生,对于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另外则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片面的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没有考虑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严重影响了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为高中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革新授课理念,引发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受传统思维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进而导致学生自身的人地协调观念缺乏,在课堂上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革新自身的授课理念,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展开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方面的培育和渗透。
例如,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并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入手,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到人地之间关系的本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利用生产流程图和时间轴的形式来进一步梳理和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最后,教师还可以就“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的实质”等问题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地协调观念。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和发展,给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授课过程开始关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很显然,这对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成效是有着一定帮助的。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实现对学生 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当中,起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材料,并根据材料,让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并绘制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随后,教师可以利用PPT将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依照教师所展示的链图来纠正自己绘制过程中的锁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相关的案例素材,并着重分析这些地域地理环境上的整体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三、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不单单在于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更多地在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组织开展一定的探究性活动,不仅可以讓学生在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基于当前教材的内容来组织开展探究性活动。
例如,在“人口的迁移”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展开一次具体的调查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地区人口迁移的情况来展开调查,并对所调查和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对所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本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既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积极寻求和探索能够有效培育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新玲.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4):152-156.
[2]李巧玲,吴超峰,林于蓉. 浅谈“如何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J]. 教育现代化,2019,6(18):174-175.
[3]张宁. 在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探究与思考——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31-32.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方法
由于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接触,因此比较陌生,对于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另外则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片面的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没有考虑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严重影响了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为高中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革新授课理念,引发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受传统思维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进而导致学生自身的人地协调观念缺乏,在课堂上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革新自身的授课理念,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展开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方面的培育和渗透。
例如,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并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入手,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到人地之间关系的本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利用生产流程图和时间轴的形式来进一步梳理和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最后,教师还可以就“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的实质”等问题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地协调观念。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和发展,给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授课过程开始关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很显然,这对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成效是有着一定帮助的。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实现对学生 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当中,起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材料,并根据材料,让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并绘制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随后,教师可以利用PPT将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依照教师所展示的链图来纠正自己绘制过程中的锁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课相关的案例素材,并着重分析这些地域地理环境上的整体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三、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不单单在于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更多地在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组织开展一定的探究性活动,不仅可以讓学生在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基于当前教材的内容来组织开展探究性活动。
例如,在“人口的迁移”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展开一次具体的调查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地区人口迁移的情况来展开调查,并对所调查和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对所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本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既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积极寻求和探索能够有效培育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新玲.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4):152-156.
[2]李巧玲,吴超峰,林于蓉. 浅谈“如何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J]. 教育现代化,2019,6(18):174-175.
[3]张宁. 在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探究与思考——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