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鉴于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以及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我们将“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本校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凡是与品德教学相适宜的有关“潮文化”内容,都可以作为品德学科拓展内容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9-02
“波澜壮阔说课改,风起云涌话潮乡!”
用两句歪诗来引出话题,有点贻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诗歪理不歪,这两句话,用来反映新课改以来,学校一直进行的“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探索历程,是比较贴切的,可以说,两句诗正是本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缘起
将本校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1 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
①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课程。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有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活动角”,“透视镜”,“小调查”等小环节,经常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高度重合。可以说,品德学科是“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对品德教学有用的,都可以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
②开放性
品德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课程编写者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教材的拓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新课程教材每一课开头,几乎都出现了“关键词”,这个词非常精炼,多则五六字,少则二三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方向性引领,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内容,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必须教,这就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与旧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片多,文字少,栏目多,内容少,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适时适地加以补充。这种难得的开放状态,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也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成长性
每门课程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品德课程尤其如此。然而,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课程资源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品德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何为课程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何使品德学科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研究,恰好满足了品德学科的上述三个特性。从综合性来说,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恰恰是对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开放性来说,校本课程将新鲜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内容,注入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无疑是对品德学科开放性的最佳呼应。
1.2 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
①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关于本土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议》中也强调说:“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确实,本土资源是品德学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补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资源,当然非校本课程莫属。校本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独特地域、历史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课程作为品德学科的有效补充,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无可比拟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编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或直接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或根据本校本地的风俗人情编写,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说,校本资源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最具实效性的补充!
③无可置辩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品德学科教学空间,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实的研究做基础的。从2003年本校编写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个课题在萧山区级立项,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3年度《让钱江孩子沾点“潮”气息--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文,荣获萧山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04年度课题《开展“潮文化”专题性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在区级立项;2005年论文《让潮乡孩子永立潮头》、《对中队潮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成长--“走进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获普教课题三等奖;2006年论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区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12月25日,学校承办了以“传承潮都历史,弘扬潮都精神”为主题的德育暨少先队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上的一切,都为本研究的开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不难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也能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2 拓展内容
本校的校本课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资源,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成为品德教学的拓展内容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谓“潮文化”,是指以学校为核心,辐射到南阳境内的整个钱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历代流传的咏潮诗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古物古迹、物产交通、生产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资源具体有哪些内容?
“潮文化”校本资源包涵的内容非常广。从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文化教育等;从表现形式来说,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实地场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将之分为六大类,现介绍如下:
潮乡古镇 潮乡历史遗迹探寻:南沙古镇,古镇老屋等。
潮乡风光 潮乡独特地貌介绍:古镇母亲河,古镇山水,古镇风物等。
潮乡诗文 咏潮歌诗如雪片:历代骚人墨客留存的关于潮乡的经典诗文;民间故事代代传:世代流传的诸如美女坝、青龙山、白虎山等美丽传说。
潮乡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摄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乡历史名人轶事;徐亚平,戚建尔,张炳浩等当代潮乡弄潮儿风采。
潮乡产业 独轮车,牛拖船,抢潮头鱼等逝去的产业;前进中的家乡。
潮乡精神 潮乡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传,潮头弄潮敢为先,拦海造田创奇迹,弄潮精神续新篇。
3 拓展途径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资源,我们又该通过什么途径,将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学科的教学,从而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归纳为四个字:“风、起、云、涌”。
3.1 风(氛)
氛,即氛围——让品德教学沾点“潮气息”
品德教学强调熏陶,强调“润物细无声”,课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诗歌颂读等环节的设计,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熏陶仅局限于书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学校的环境熏陶,尤其是课堂环境熏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胜于书本熏陶。可以说,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课堂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影响和润物无声式教育的最佳载体。立体的、多彩的、形象的、无声的校园环境,将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校的校本资源研究,本着“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园环境,从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间,弥补品德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队旗——结合校内活动,打造品德教学第二课堂
品德课程强调“活动化”。可以说,活动是品德教学的生命。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也以活动为主。因此,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强调活动这一点上,可谓不谋而言。鉴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课程的各种活动资源,大力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
此处所指的活动,主要是指队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大队活动,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以及更小范围的小队活动。其中,中队活动应是最常态的活动,也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宽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强化校外实践,构筑品德教学第三课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当然,课外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活动这单一方式,还包括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游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品德教学不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把品德课堂安排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学园地中,从而拓展教学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际行动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才能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鉴于此,学校联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南阳经济开发区,仓前水文站,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有效拓展品德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咏)
咏,即咏叹——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品德教学主阵地
教室是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强化品德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与作用。而校本课程的众多资源,大多有赖于品德课堂教学得以向学生展现。可以说,品德课堂教学,是展示校本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校本资源中,可供咏叹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结合品德学科各册教材,妥帖自然地将此类内容加以展现,从而切实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堂课,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校本资源《潮乡名人》不露痕迹地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人”的钦佩之情,试图引领学生将“潮乡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可以说,该堂课是品德学科“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典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第四课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一点,两面,三时段”模式。
一点
拓展必须紧扣“关键词”这个要点。
关键词,是品德学科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对每节课的教学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须由关键词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毫无关系的校本资源,也作为拓展内容,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两面
拓展资源可分两大类:文本拓展,实践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以图书、报刊、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的形式,作为品德教学的补充内容。另外,文本拓展还包括影视资料、录音、录像、网络等音像资源。
实践拓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体验”。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大类。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时段
三个时段,即三个拓展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引领,课外延伸。
校本资源作为品德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出现在品德教学的三个时间段。以前面所举的《了不起,家乡人》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潮乡名人》一节,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人,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属于品德教学内容拓展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引领是拓展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各种教学内容,以求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学生继续搜集家乡名人资料,并将范围扩大至家乡普通人,看看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个阶段就属于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上述三个阶段,可以在品德教学内容的拓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可以只出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这并没有硬性规定,完全视乎品德实际教学的需要。
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说,拓展模式比较单一,有些时候,校本资源与品德学科的融合欠缺自然。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并期待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9-02
“波澜壮阔说课改,风起云涌话潮乡!”
用两句歪诗来引出话题,有点贻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诗歪理不歪,这两句话,用来反映新课改以来,学校一直进行的“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探索历程,是比较贴切的,可以说,两句诗正是本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缘起
将本校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1 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
①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课程。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有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活动角”,“透视镜”,“小调查”等小环节,经常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高度重合。可以说,品德学科是“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对品德教学有用的,都可以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
②开放性
品德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课程编写者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教材的拓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新课程教材每一课开头,几乎都出现了“关键词”,这个词非常精炼,多则五六字,少则二三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方向性引领,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内容,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必须教,这就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与旧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片多,文字少,栏目多,内容少,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适时适地加以补充。这种难得的开放状态,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也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成长性
每门课程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品德课程尤其如此。然而,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课程资源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品德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何为课程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何使品德学科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研究,恰好满足了品德学科的上述三个特性。从综合性来说,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恰恰是对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开放性来说,校本课程将新鲜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内容,注入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无疑是对品德学科开放性的最佳呼应。
1.2 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
①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关于本土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议》中也强调说:“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确实,本土资源是品德学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补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资源,当然非校本课程莫属。校本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独特地域、历史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课程作为品德学科的有效补充,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无可比拟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编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或直接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或根据本校本地的风俗人情编写,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说,校本资源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最具实效性的补充!
③无可置辩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品德学科教学空间,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实的研究做基础的。从2003年本校编写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个课题在萧山区级立项,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3年度《让钱江孩子沾点“潮”气息--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文,荣获萧山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04年度课题《开展“潮文化”专题性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在区级立项;2005年论文《让潮乡孩子永立潮头》、《对中队潮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成长--“走进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获普教课题三等奖;2006年论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区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12月25日,学校承办了以“传承潮都历史,弘扬潮都精神”为主题的德育暨少先队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上的一切,都为本研究的开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不难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也能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2 拓展内容
本校的校本课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资源,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成为品德教学的拓展内容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谓“潮文化”,是指以学校为核心,辐射到南阳境内的整个钱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历代流传的咏潮诗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古物古迹、物产交通、生产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资源具体有哪些内容?
“潮文化”校本资源包涵的内容非常广。从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文化教育等;从表现形式来说,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实地场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将之分为六大类,现介绍如下:
潮乡古镇 潮乡历史遗迹探寻:南沙古镇,古镇老屋等。
潮乡风光 潮乡独特地貌介绍:古镇母亲河,古镇山水,古镇风物等。
潮乡诗文 咏潮歌诗如雪片:历代骚人墨客留存的关于潮乡的经典诗文;民间故事代代传:世代流传的诸如美女坝、青龙山、白虎山等美丽传说。
潮乡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摄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乡历史名人轶事;徐亚平,戚建尔,张炳浩等当代潮乡弄潮儿风采。
潮乡产业 独轮车,牛拖船,抢潮头鱼等逝去的产业;前进中的家乡。
潮乡精神 潮乡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传,潮头弄潮敢为先,拦海造田创奇迹,弄潮精神续新篇。
3 拓展途径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资源,我们又该通过什么途径,将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学科的教学,从而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归纳为四个字:“风、起、云、涌”。
3.1 风(氛)
氛,即氛围——让品德教学沾点“潮气息”
品德教学强调熏陶,强调“润物细无声”,课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诗歌颂读等环节的设计,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熏陶仅局限于书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学校的环境熏陶,尤其是课堂环境熏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胜于书本熏陶。可以说,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课堂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影响和润物无声式教育的最佳载体。立体的、多彩的、形象的、无声的校园环境,将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校的校本资源研究,本着“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园环境,从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间,弥补品德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队旗——结合校内活动,打造品德教学第二课堂
品德课程强调“活动化”。可以说,活动是品德教学的生命。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也以活动为主。因此,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强调活动这一点上,可谓不谋而言。鉴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课程的各种活动资源,大力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
此处所指的活动,主要是指队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大队活动,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以及更小范围的小队活动。其中,中队活动应是最常态的活动,也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宽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强化校外实践,构筑品德教学第三课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当然,课外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活动这单一方式,还包括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游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品德教学不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把品德课堂安排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学园地中,从而拓展教学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际行动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才能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鉴于此,学校联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南阳经济开发区,仓前水文站,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有效拓展品德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咏)
咏,即咏叹——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品德教学主阵地
教室是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强化品德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与作用。而校本课程的众多资源,大多有赖于品德课堂教学得以向学生展现。可以说,品德课堂教学,是展示校本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校本资源中,可供咏叹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结合品德学科各册教材,妥帖自然地将此类内容加以展现,从而切实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堂课,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校本资源《潮乡名人》不露痕迹地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人”的钦佩之情,试图引领学生将“潮乡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可以说,该堂课是品德学科“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典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第四课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一点,两面,三时段”模式。
一点
拓展必须紧扣“关键词”这个要点。
关键词,是品德学科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对每节课的教学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须由关键词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毫无关系的校本资源,也作为拓展内容,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两面
拓展资源可分两大类:文本拓展,实践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以图书、报刊、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的形式,作为品德教学的补充内容。另外,文本拓展还包括影视资料、录音、录像、网络等音像资源。
实践拓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体验”。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大类。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时段
三个时段,即三个拓展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引领,课外延伸。
校本资源作为品德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出现在品德教学的三个时间段。以前面所举的《了不起,家乡人》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潮乡名人》一节,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人,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属于品德教学内容拓展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引领是拓展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各种教学内容,以求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学生继续搜集家乡名人资料,并将范围扩大至家乡普通人,看看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个阶段就属于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上述三个阶段,可以在品德教学内容的拓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可以只出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这并没有硬性规定,完全视乎品德实际教学的需要。
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说,拓展模式比较单一,有些时候,校本资源与品德学科的融合欠缺自然。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并期待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