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拓展教材内容的实践研究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鉴于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以及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我们将“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本校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凡是与品德教学相适宜的有关“潮文化”内容,都可以作为品德学科拓展内容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9-02
  
  “波澜壮阔说课改,风起云涌话潮乡!”
  用两句歪诗来引出话题,有点贻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诗歪理不歪,这两句话,用来反映新课改以来,学校一直进行的“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探索历程,是比较贴切的,可以说,两句诗正是本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缘起
  将本校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1 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
  ①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课程。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有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活动角”,“透视镜”,“小调查”等小环节,经常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高度重合。可以说,品德学科是“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对品德教学有用的,都可以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
  ②开放性
  品德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课程编写者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教材的拓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新课程教材每一课开头,几乎都出现了“关键词”,这个词非常精炼,多则五六字,少则二三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方向性引领,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内容,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必须教,这就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与旧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片多,文字少,栏目多,内容少,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适时适地加以补充。这种难得的开放状态,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也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成长性
  每门课程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品德课程尤其如此。然而,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课程资源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品德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何为课程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何使品德学科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研究,恰好满足了品德学科的上述三个特性。从综合性来说,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恰恰是对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开放性来说,校本课程将新鲜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内容,注入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无疑是对品德学科开放性的最佳呼应。
  1.2 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
  ①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关于本土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议》中也强调说:“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确实,本土资源是品德学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补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资源,当然非校本课程莫属。校本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独特地域、历史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课程作为品德学科的有效补充,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无可比拟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编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或直接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或根据本校本地的风俗人情编写,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说,校本资源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最具实效性的补充!
  ③无可置辩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品德学科教学空间,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实的研究做基础的。从2003年本校编写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个课题在萧山区级立项,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3年度《让钱江孩子沾点“潮”气息--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文,荣获萧山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04年度课题《开展“潮文化”专题性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在区级立项;2005年论文《让潮乡孩子永立潮头》、《对中队潮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成长--“走进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获普教课题三等奖;2006年论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区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12月25日,学校承办了以“传承潮都历史,弘扬潮都精神”为主题的德育暨少先队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上的一切,都为本研究的开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不难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也能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2 拓展内容
  本校的校本课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资源,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成为品德教学的拓展内容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谓“潮文化”,是指以学校为核心,辐射到南阳境内的整个钱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历代流传的咏潮诗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古物古迹、物产交通、生产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资源具体有哪些内容?
  “潮文化”校本资源包涵的内容非常广。从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文化教育等;从表现形式来说,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实地场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将之分为六大类,现介绍如下:
  潮乡古镇 潮乡历史遗迹探寻:南沙古镇,古镇老屋等。
  潮乡风光 潮乡独特地貌介绍:古镇母亲河,古镇山水,古镇风物等。
  潮乡诗文 咏潮歌诗如雪片:历代骚人墨客留存的关于潮乡的经典诗文;民间故事代代传:世代流传的诸如美女坝、青龙山、白虎山等美丽传说。
  潮乡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摄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乡历史名人轶事;徐亚平,戚建尔,张炳浩等当代潮乡弄潮儿风采。
  潮乡产业 独轮车,牛拖船,抢潮头鱼等逝去的产业;前进中的家乡。
  潮乡精神 潮乡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传,潮头弄潮敢为先,拦海造田创奇迹,弄潮精神续新篇。
  3 拓展途径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资源,我们又该通过什么途径,将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学科的教学,从而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归纳为四个字:“风、起、云、涌”。
  3.1 风(氛)
  氛,即氛围——让品德教学沾点“潮气息”
  品德教学强调熏陶,强调“润物细无声”,课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诗歌颂读等环节的设计,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熏陶仅局限于书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学校的环境熏陶,尤其是课堂环境熏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胜于书本熏陶。可以说,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课堂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影响和润物无声式教育的最佳载体。立体的、多彩的、形象的、无声的校园环境,将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校的校本资源研究,本着“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园环境,从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间,弥补品德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队旗——结合校内活动,打造品德教学第二课堂
  品德课程强调“活动化”。可以说,活动是品德教学的生命。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也以活动为主。因此,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强调活动这一点上,可谓不谋而言。鉴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课程的各种活动资源,大力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
  此处所指的活动,主要是指队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大队活动,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以及更小范围的小队活动。其中,中队活动应是最常态的活动,也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宽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强化校外实践,构筑品德教学第三课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当然,课外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活动这单一方式,还包括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游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品德教学不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把品德课堂安排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学园地中,从而拓展教学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际行动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才能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鉴于此,学校联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南阳经济开发区,仓前水文站,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有效拓展品德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咏)
  咏,即咏叹——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品德教学主阵地
  教室是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强化品德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与作用。而校本课程的众多资源,大多有赖于品德课堂教学得以向学生展现。可以说,品德课堂教学,是展示校本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校本资源中,可供咏叹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结合品德学科各册教材,妥帖自然地将此类内容加以展现,从而切实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堂课,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校本资源《潮乡名人》不露痕迹地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人”的钦佩之情,试图引领学生将“潮乡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可以说,该堂课是品德学科“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典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第四课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一点,两面,三时段”模式。
  一点
  拓展必须紧扣“关键词”这个要点。
  关键词,是品德学科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对每节课的教学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须由关键词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毫无关系的校本资源,也作为拓展内容,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两面
  拓展资源可分两大类:文本拓展,实践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以图书、报刊、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的形式,作为品德教学的补充内容。另外,文本拓展还包括影视资料、录音、录像、网络等音像资源。
  实践拓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体验”。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大类。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时段
  三个时段,即三个拓展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引领,课外延伸。
  校本资源作为品德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出现在品德教学的三个时间段。以前面所举的《了不起,家乡人》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潮乡名人》一节,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人,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属于品德教学内容拓展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引领是拓展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各种教学内容,以求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学生继续搜集家乡名人资料,并将范围扩大至家乡普通人,看看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个阶段就属于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上述三个阶段,可以在品德教学内容的拓展过程中同时出现,也可以只出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这并没有硬性规定,完全视乎品德实际教学的需要。
  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说,拓展模式比较单一,有些时候,校本资源与品德学科的融合欠缺自然。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并期待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等现状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正确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促进青少年早日成材等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本文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预防网络  【中图分类号】G812.45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29-01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德育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现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  1 班规班纪的制定来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8-01    新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有必要从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要关注学生真实需要,多与学生开展对话。不要老是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要教给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找寻分析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合作
期刊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中热身活动环节举足轻重。笔者通过教学尝试与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实施热身活动教学的具体建议,对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热身活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85-02    1 引言  英语热身活动环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学生情况和教学现状后,试图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1-02    随
期刊
【摘要】尊重本科生创新教育规律,开展多层次的创新教育实践,初步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的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0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和人才竞争趋势[1],面对建设创新型国
期刊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本文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翻译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在教学等微观领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翻译;问题;翻译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3-02    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
期刊
【摘要】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管理;道德情境;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期刊
【Abstract】Psych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learning.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hina’s traditional modes of thinking on students’ psychology in English learning fro
期刊
【摘要】高中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师不仅是实施教育意图的工作者,也是经由语文教育去实现其人生价值的积极的富有创造的专业实践者。语文教育的主体,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语文的教学就应是这一个个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在教学中尊重生命,不仅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更指尊重每一个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