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听”是指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不仅是耳朵能听到相应的声音,而且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言语来回应对方,是接纳、理解、尊重对方的具体体现。大多数人从小到大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因为学会倾听是发展智力的强有力手段,是学生接受信息、增长知识的捷径,所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呢?
一、以“境”领听,吸引倾听的注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跟学生所处的环境、情绪密切相关。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倾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与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专注倾听的心理机制。
在一些教学的引入当中,可适当地以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还可以利用课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科学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把朗读、想象、讲述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吸引孩子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他们形成专注倾听的心理基调,使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在活动中入情入境,不但进行了有效的倾听,而且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二、以“专”促听,端正倾听的品质
1.明确方向。阅读前可以给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切不可盲目追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后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也可以把自己朗读后获得的收获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同时还要教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读书就用笔画、作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但是一定要把认为重点的内容标出来。只有老师标学生给出明确的阅读任务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阅读中,专注倾听,深入阅读。这样有效的倾听,可以督促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帮助孩子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2.静心读书。因为“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生慧”,只有静心读书,才能更好地“倾听”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倾听同伴发言、参与课堂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学生倾听的专注度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这就犹如给学生的倾听加入了“催化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倾听的良好品质。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以“拨”导听,培植倾听深度
倾听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要有倾听的热情、要求,还要在倾听中获取信息、拥有良好的语感,因此教师要点拨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断断续续’这一词语能看出什么?”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盲姑娘对曲子不熟练”,有的说:“如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还有的说:“弹琴的人很刻苦。”……教师趁机点拨:“从这些内容中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又回答:“盲姑娘很懂事,很想去听音乐会,又怕哥哥伤心,就随便说说来安慰哥哥。”师说:“不错,读书就应通过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巧妙的点拨,不但帮助学生对词语进行了细心的品味,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还使学生的思维也更敏捷了。
四、从礼貌入手,培养倾听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和学生商定后,把以往的指名读、自愿起立读、小组读等形式放在了一旁,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要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读得多、读得好。由于采用了新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发现听的同学特别认真,读书的同学更认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前两个同学由于多字或少字被叫停后,第三个同学是尚文康,这是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读书,从第三段开始,他居然非常流利地一直把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他自己也非常激动,我更为之激动——为尚文康同学的认真读书、为同学们换这个新方法后读书时所取得的那份成功,我不由得为孩子们鼓起掌。
五、适时表扬,鼓励学生学会倾听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的表扬对学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要运用鼓舞性的语言。如果,老师发现哪位同学现在做得特别认真,鼓励他,相信通过他的认真倾听,肯定会比他读得更好。如果发现哪位同学,在阅读时批注做得比较认真,就可以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样不但给他树立了读好书的信心,而且还提醒了其他同学,为他人树立了榜样,促使当有同学朗读时,同学们个个听得入迷,读完后,他们也会说得头头是道。这样学生会获取信息,不仅说得好,而且他们自己的朗读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一个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最初的意识,要想顺利完成目标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教师要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精心培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积极倾听的情绪体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而培养倾听的能力。
一、以“境”领听,吸引倾听的注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跟学生所处的环境、情绪密切相关。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倾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与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专注倾听的心理机制。
在一些教学的引入当中,可适当地以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还可以利用课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科学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把朗读、想象、讲述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吸引孩子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他们形成专注倾听的心理基调,使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在活动中入情入境,不但进行了有效的倾听,而且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二、以“专”促听,端正倾听的品质
1.明确方向。阅读前可以给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切不可盲目追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后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也可以把自己朗读后获得的收获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同时还要教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读书就用笔画、作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但是一定要把认为重点的内容标出来。只有老师标学生给出明确的阅读任务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阅读中,专注倾听,深入阅读。这样有效的倾听,可以督促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帮助孩子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2.静心读书。因为“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生慧”,只有静心读书,才能更好地“倾听”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倾听同伴发言、参与课堂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学生倾听的专注度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这就犹如给学生的倾听加入了“催化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倾听的良好品质。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以“拨”导听,培植倾听深度
倾听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要有倾听的热情、要求,还要在倾听中获取信息、拥有良好的语感,因此教师要点拨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断断续续’这一词语能看出什么?”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盲姑娘对曲子不熟练”,有的说:“如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还有的说:“弹琴的人很刻苦。”……教师趁机点拨:“从这些内容中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又回答:“盲姑娘很懂事,很想去听音乐会,又怕哥哥伤心,就随便说说来安慰哥哥。”师说:“不错,读书就应通过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巧妙的点拨,不但帮助学生对词语进行了细心的品味,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还使学生的思维也更敏捷了。
四、从礼貌入手,培养倾听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和学生商定后,把以往的指名读、自愿起立读、小组读等形式放在了一旁,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要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读得多、读得好。由于采用了新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发现听的同学特别认真,读书的同学更认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前两个同学由于多字或少字被叫停后,第三个同学是尚文康,这是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读书,从第三段开始,他居然非常流利地一直把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他自己也非常激动,我更为之激动——为尚文康同学的认真读书、为同学们换这个新方法后读书时所取得的那份成功,我不由得为孩子们鼓起掌。
五、适时表扬,鼓励学生学会倾听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的表扬对学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要运用鼓舞性的语言。如果,老师发现哪位同学现在做得特别认真,鼓励他,相信通过他的认真倾听,肯定会比他读得更好。如果发现哪位同学,在阅读时批注做得比较认真,就可以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样不但给他树立了读好书的信心,而且还提醒了其他同学,为他人树立了榜样,促使当有同学朗读时,同学们个个听得入迷,读完后,他们也会说得头头是道。这样学生会获取信息,不仅说得好,而且他们自己的朗读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一个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最初的意识,要想顺利完成目标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教师要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精心培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积极倾听的情绪体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而培养倾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