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化汇集与融合的地区。各个文化背景的古代人类在此生活繁衍,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然而迄今为止,新疆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面貌很不清楚。其中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新疆境内已经发现的 许多比较早期的墓葬,究竞哪些属于青铜时代,哪些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引起许多考古学家的讨论。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葬类型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试图理清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葬类型研究的脉络。
【关键词】:新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墓葬文化
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地的考古发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是1914~1915年斯坦因在罗布泊地区的第三次中亚探险,发掘了多处墓葬,认为是土著楼兰人的墓葬。第二次大发现归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其成员贝格曼1928年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发掘7座墓葬,1934年在小河5号墓地发掘12座墓葬; 斯文 赫定和陈宗器1934年在孔雀河三角洲发掘36号和37号墓葬等等。第三次大发现从解放后延续至今,我国考古机构先后发掘20余处墓地,其中17处发表了简报或报道,但仅个别发表了完整报告。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个东西文化高度融合的地区。所以墓地所承载的考古文化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陈戈在《新疆远古文化初论》以及《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中对新疆地区青铜和铁器时代文化分期和区系类型有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察吾呼文化、扎滚鲁克文化、古墓沟文化、小河文化、克孜尔吐尔文化、群巴克文化、哈拉墩文化、香宝宝文化、阿克塔拉文化等概念。
此外肖小勇在《西域史前晚期墓葬类型研究》中对这些墓葬进行大概的分类。墓葬类型的划分根据地面标志、墓室结构和葬具的差异。其中以地面标志可分为木结构、土结构和石结构3类。
木结构主要见于罗布泊地区,分为3类: 墓室两端立木 墓室围以木板和墓室环绕以带幅射状列木的多重围桩 。除小河5号墓地于地面起坟形成沙丘形坟丘外,均为竖穴土坑或沙坑 葬具 葬俗 随葬品等各墓地基本相同。
土结构主要指墓葬地面仅有较低矮的环状堆土甚至不见痕迹,这一类型主要见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扎滚鲁克 加瓦艾日克和山普拉墓地及塔里木盆地北缘轮台县的群巴克墓地 其下墓室分竖穴土坑、单墓道竖穴土坑、竖穴偏室3类,地面标志与墓室结构类型无对应关系。
按墓室類型与分布又可分为有竖穴土坑,单墓道竖穴土坑,竖穴土坑偏室,竖穴石室,竖穴土坯室5种墓室类型。其中竖穴土坑墓最普遍,除察吾呼1 2 4 5号墓地,哈布其罕墓地外均有分布。竖穴土坑墓又分有木棺与无木棺,有棺者少。木棺也分两类,一类为杂形棺,仅由单块木板、圆木、半圆木构成,多为儿童墓葬,有的形似小船,称船棺。另一类是箱式棺,以木板通过榫卯或铁钉 木钉构造而成,非常精致 含有这种木棺的竖穴土坑墓简称箱式棺墓,数量不多,通常一个墓地只有几座这类墓葬,但规格相当高,汉文化特点明显。
关于这5类墓葬的年代。1、平面呈刀形的单墓道竖穴土坑墓基本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墓葬形制 葬具葬俗基本相同,随葬品中多有汉代织锦和铭文铜镜,时代基本一致,即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2、偏室墓有较浓厚的汉文化特征,常以丝绸为服饰,出土漆器和汉式平底陶、丝织品、玻璃珠和佉卢文残纸等,其年代应不早于汉代,较多地集中于东汉前后,最晚延续到唐代中期。3、竖穴土坑墓分有木棺与无木棺两类,年代应大致在东汉魏晋时期。4、竖穴石室墓,不见明显的汉文化因素,而以彩陶,特别是彩陶带流器为特点。碳14测年表明,其时代约为公元前1000~前500年。5、竖穴土坯墓该墓地年代在东汉时期。
总之这一地区的各种类型墓葬中,刀形墓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木棺( 特别是箱式棺) 墓的时代都在汉晋之间,以东汉前后为主,不能被笼统地归属到史前或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可能属于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其实就只有部分无木棺的竖穴土坑墓和竖穴石室墓。
此外,陈戈《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中考察了新疆地区的竖穴洞室墓,认为此类墓葬源于甘青地区的同类墓葬,但也不能忽视中亚以西地区的影响。王樾在《吐鲁番盆地竖穴墓葬初探》中对吐鲁番盆地的竖穴土坑和竖穴洞室墓,从墓地分布、形制、随葬遗物到诸墓地横向 比较竖穴土坑墓的分期等方面作了细致研究。最后还比对了该墓地与古车师民族的关系进行推断,认为古车师民族早到东周初期可能已居于吐鲁番盆地。此外梅建军介绍了俄国学者札德涅普罗夫斯基的《由考古证据论月氏的迁徙》认为偏室墓与月氏族相联系。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的史前晚期墓地墓葬类型有如下特点:
1、绝大多数墓地包含多种类型墓葬 。并且墓室类型与时代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很清楚,这些墓地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墓葬。
2、不同类型墓葬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即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竖穴石室墓( 含竖穴土坯墓)和部分无木棺的竖穴土坑墓属于史前时期,刀形墓、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箱式棺墓和部分竖穴土坑墓属于汉晋时期即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墓葬可能还表明文化的不同。
3、偏室墓完全是新出现的墓葬类型,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肯定代表了一种新传入的文化。
4、墓地的多墓葬类型表明时代的变迁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多样化特点。以丝路开辟为契机,中原文化对西域绿洲地区的考古文化产生强烈影响,汉文化因素成为西域考古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更多以新的形式出现,当地传统的葬俗仍然是主流。新的外来者对山区游牧者的文化影响相对弱得多。
总之,新疆考古墓地墓葬类型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性,西域考古文化的这种复杂化正是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带来明显外部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来自中原文化的丝绸、漆器、铜镜和钱币等成为墓葬的重要物质存在。地区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成了地域文化类型,还表现在塔里木南、北缘绿洲文化和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间游牧文化的两元体系上。汉代西域葬俗的汉化特征正是中原影响和对于中原文化认同的表现。
此外还有关于这些墓地的文化起源,形成两种主要观点,水涛《新疆青铜时代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认为起源于公元前1千纪上半叶高加索人的东迁和河西地区文化的西迁,林梅村在《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中认为新疆境内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分布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它与阿凡纳羡沃共时(即距今4200~2900),后迁居罗布泊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即吐火罗文化,它们后来扩散到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发展成为大月氏文化。至于香宝宝和下坂地墓地,一般认为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但也被认为显示有若干与谢米列契的库勒萨依类型某些近似的特征,且很快被游牧的萨卡文化所取代。
综观新疆地区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葬研究现状,成果不少,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但仍有诸多研究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 比如葬制葬俗的研究,社会结构的探讨,遗物中木器、石器的研究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则有文化谱系研究、陶器、铁器、金银器、纺织品研究等,精神文化研究应成为今后考古研究的重要增长点。研究方法上,开展多学科结合,已有其他学科出身的研究者结合考古资料开展研究,但如由考古人来做定会结出不一般的果实。此外,对考古发掘出来的人骨、干尸等材料所做的种族人类学、遗传学、古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 , 因研究方法已超出考古学的范畴,故不在此评述。
参考文献:
[1]宋亦箫:《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现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9年01期
[2]陈戈:《关于新疆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考古》,1990年04期
[3]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4]陈戈:《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5]王樾:《吐鲁番盆地竖穴墓葬初探》,《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刘文锁:《吐鲁番盆地古墓葬的几种基本形制》,《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1期
[7]羊毅勇:《试析新疆古代葬俗》,《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关键词】:新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墓葬文化
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地的考古发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是1914~1915年斯坦因在罗布泊地区的第三次中亚探险,发掘了多处墓葬,认为是土著楼兰人的墓葬。第二次大发现归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其成员贝格曼1928年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发掘7座墓葬,1934年在小河5号墓地发掘12座墓葬; 斯文 赫定和陈宗器1934年在孔雀河三角洲发掘36号和37号墓葬等等。第三次大发现从解放后延续至今,我国考古机构先后发掘20余处墓地,其中17处发表了简报或报道,但仅个别发表了完整报告。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个东西文化高度融合的地区。所以墓地所承载的考古文化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陈戈在《新疆远古文化初论》以及《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中对新疆地区青铜和铁器时代文化分期和区系类型有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察吾呼文化、扎滚鲁克文化、古墓沟文化、小河文化、克孜尔吐尔文化、群巴克文化、哈拉墩文化、香宝宝文化、阿克塔拉文化等概念。
此外肖小勇在《西域史前晚期墓葬类型研究》中对这些墓葬进行大概的分类。墓葬类型的划分根据地面标志、墓室结构和葬具的差异。其中以地面标志可分为木结构、土结构和石结构3类。
木结构主要见于罗布泊地区,分为3类: 墓室两端立木 墓室围以木板和墓室环绕以带幅射状列木的多重围桩 。除小河5号墓地于地面起坟形成沙丘形坟丘外,均为竖穴土坑或沙坑 葬具 葬俗 随葬品等各墓地基本相同。
土结构主要指墓葬地面仅有较低矮的环状堆土甚至不见痕迹,这一类型主要见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扎滚鲁克 加瓦艾日克和山普拉墓地及塔里木盆地北缘轮台县的群巴克墓地 其下墓室分竖穴土坑、单墓道竖穴土坑、竖穴偏室3类,地面标志与墓室结构类型无对应关系。
按墓室類型与分布又可分为有竖穴土坑,单墓道竖穴土坑,竖穴土坑偏室,竖穴石室,竖穴土坯室5种墓室类型。其中竖穴土坑墓最普遍,除察吾呼1 2 4 5号墓地,哈布其罕墓地外均有分布。竖穴土坑墓又分有木棺与无木棺,有棺者少。木棺也分两类,一类为杂形棺,仅由单块木板、圆木、半圆木构成,多为儿童墓葬,有的形似小船,称船棺。另一类是箱式棺,以木板通过榫卯或铁钉 木钉构造而成,非常精致 含有这种木棺的竖穴土坑墓简称箱式棺墓,数量不多,通常一个墓地只有几座这类墓葬,但规格相当高,汉文化特点明显。
关于这5类墓葬的年代。1、平面呈刀形的单墓道竖穴土坑墓基本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墓葬形制 葬具葬俗基本相同,随葬品中多有汉代织锦和铭文铜镜,时代基本一致,即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2、偏室墓有较浓厚的汉文化特征,常以丝绸为服饰,出土漆器和汉式平底陶、丝织品、玻璃珠和佉卢文残纸等,其年代应不早于汉代,较多地集中于东汉前后,最晚延续到唐代中期。3、竖穴土坑墓分有木棺与无木棺两类,年代应大致在东汉魏晋时期。4、竖穴石室墓,不见明显的汉文化因素,而以彩陶,特别是彩陶带流器为特点。碳14测年表明,其时代约为公元前1000~前500年。5、竖穴土坯墓该墓地年代在东汉时期。
总之这一地区的各种类型墓葬中,刀形墓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木棺( 特别是箱式棺) 墓的时代都在汉晋之间,以东汉前后为主,不能被笼统地归属到史前或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可能属于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其实就只有部分无木棺的竖穴土坑墓和竖穴石室墓。
此外,陈戈《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中考察了新疆地区的竖穴洞室墓,认为此类墓葬源于甘青地区的同类墓葬,但也不能忽视中亚以西地区的影响。王樾在《吐鲁番盆地竖穴墓葬初探》中对吐鲁番盆地的竖穴土坑和竖穴洞室墓,从墓地分布、形制、随葬遗物到诸墓地横向 比较竖穴土坑墓的分期等方面作了细致研究。最后还比对了该墓地与古车师民族的关系进行推断,认为古车师民族早到东周初期可能已居于吐鲁番盆地。此外梅建军介绍了俄国学者札德涅普罗夫斯基的《由考古证据论月氏的迁徙》认为偏室墓与月氏族相联系。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的史前晚期墓地墓葬类型有如下特点:
1、绝大多数墓地包含多种类型墓葬 。并且墓室类型与时代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很清楚,这些墓地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墓葬。
2、不同类型墓葬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即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竖穴石室墓( 含竖穴土坯墓)和部分无木棺的竖穴土坑墓属于史前时期,刀形墓、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箱式棺墓和部分竖穴土坑墓属于汉晋时期即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墓葬可能还表明文化的不同。
3、偏室墓完全是新出现的墓葬类型,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肯定代表了一种新传入的文化。
4、墓地的多墓葬类型表明时代的变迁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多样化特点。以丝路开辟为契机,中原文化对西域绿洲地区的考古文化产生强烈影响,汉文化因素成为西域考古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更多以新的形式出现,当地传统的葬俗仍然是主流。新的外来者对山区游牧者的文化影响相对弱得多。
总之,新疆考古墓地墓葬类型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性,西域考古文化的这种复杂化正是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带来明显外部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来自中原文化的丝绸、漆器、铜镜和钱币等成为墓葬的重要物质存在。地区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成了地域文化类型,还表现在塔里木南、北缘绿洲文化和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间游牧文化的两元体系上。汉代西域葬俗的汉化特征正是中原影响和对于中原文化认同的表现。
此外还有关于这些墓地的文化起源,形成两种主要观点,水涛《新疆青铜时代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认为起源于公元前1千纪上半叶高加索人的东迁和河西地区文化的西迁,林梅村在《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中认为新疆境内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分布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它与阿凡纳羡沃共时(即距今4200~2900),后迁居罗布泊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即吐火罗文化,它们后来扩散到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发展成为大月氏文化。至于香宝宝和下坂地墓地,一般认为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但也被认为显示有若干与谢米列契的库勒萨依类型某些近似的特征,且很快被游牧的萨卡文化所取代。
综观新疆地区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墓葬研究现状,成果不少,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但仍有诸多研究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 比如葬制葬俗的研究,社会结构的探讨,遗物中木器、石器的研究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则有文化谱系研究、陶器、铁器、金银器、纺织品研究等,精神文化研究应成为今后考古研究的重要增长点。研究方法上,开展多学科结合,已有其他学科出身的研究者结合考古资料开展研究,但如由考古人来做定会结出不一般的果实。此外,对考古发掘出来的人骨、干尸等材料所做的种族人类学、遗传学、古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 , 因研究方法已超出考古学的范畴,故不在此评述。
参考文献:
[1]宋亦箫:《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现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9年01期
[2]陈戈:《关于新疆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考古》,1990年04期
[3]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4]陈戈:《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5]王樾:《吐鲁番盆地竖穴墓葬初探》,《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刘文锁:《吐鲁番盆地古墓葬的几种基本形制》,《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1期
[7]羊毅勇:《试析新疆古代葬俗》,《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