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把各种文献记录的客观知识称为“世界3”,该理论在学术界影响深远而又备受争议。赞成者以它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而反對者认为它是地道的唯心主义。本文从其基本论点、论据入手,探讨了其谬误所在,指出了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世界3;科技哲学;辨析
一
1967年,当代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第三次国际逻辑性、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作了题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演讲。在这一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世界3”理论。他所称的“世界I”、“世界II”的含义基本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相同;其“世界III”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包括语言文字、图书资料、文学艺术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等。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处于永恒运动之中的,而运动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机到有机,从而产生了人和人的意识。虽然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由物质决定的,但并非被动地适应于物质,而是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重要部分,有了人类和人的意识,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自在自然被日益地改造为人化自然。例如,自然界原本只有石头、树木,而没有房屋、桌椅,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改造了原有的物质材料才产生了房屋和桌椅。同时,人们为了适应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活动日趋复杂的需要,必须通过某种适合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总结交流经验、提高效率。这就是人化自然里的一个特殊子集——信息载体,它的具体形态几经变化,在人类社会早期最初是能够表达特定含义的、有一定编码特征的声音——口头语言,有了文字以后先是采用石头、龟壳等为载体,后来是竹简、是羊皮卷,然后发明了纸张,再后来有了录音带、留声唱片……这些文献在形式上是物质的,其内容是客观的——描述的是物质运动及其运动规律。波普尔所说的世界III,主要指的就是这些文献的内容,即客观知识。总之,世界III是客观规律见之于主观思维的产物,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结果,它如同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一样,必须依赖某种文献来记录。
二
波普尔认为,世界III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是对世界I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了“没有认识主体的知识”,并且与世界I一样都是客观实在的和自主的。换句话说,世界III是独立于世界I、II而存在的。在他看来,虽然世界I、II、III的产生有先后次序,有互相作用的关系,但世界III一经产生,就不仅不再属于世界II,而且成了独立于世界I的另一种客观存在。
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波普尔所说的世界II与世界III并非截然对立、完全分开。两者在本质上同属意识范畴,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物质载体,区别在于前者的载体是人的大脑,而后者的载体通常是纸张、磁带(盘)、光盘、网络等各种有形的文献。在波普尔看来,世界II只能被思考者自己的大脑所感知,而一旦把它记录到文献上,就转化成了可被其他人所共同感知的世界III,甚至是不再需要认识主体了。那么,对于人们仅仅是通过口头语言来传播的知识来说(这在人类社会早期有了语言但还没有创造文字之前,人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尤其是如此),并没有借助某种文献,它究竟是属于世界II还是世界III呢?因为是客观知识,所以应该属于世界III;但是在不使用文字(书面形式)或还没有出现文字的情况下,它又离不开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所以似乎又不属于世界III。按照波普尔哲学的逻辑,这就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除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外,还可以从未来的角度作一设想:当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足够先进的程度以后,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与传播会再度“非文献化”——人脑可以通过某种装置发射和接收某种无线信号。据外媒报道,2012年时美军在研究一种“读心术”:把若干根电极直接接入志愿者的脑皮层,以检测志愿者在想象某个指定词汇的发音的时候脑电波是如何变化的。而2014年开发出来的“读心头盔”虽然还远远达不到通常意义上的“读心”,但已经可以辨别戴头盔者是敌是友了。一旦真正的“读心术”研制成功(这可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们现在传播客观知识所必须依赖的纸质书、电子书等各种文献很可能会成为多余,从而走向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人脑将再次成为客观知识的唯一的载体,届时我们还能说客观知识不需要认识主体吗?
因此,世界III仍属于意识范畴。把它从意识范畴中“独立”出来,认为不需要有认识主体,甚至把3个“世界”均视为客观实在,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而认为世界I、II、III是相互并列地发生作用的观点,更是完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多元论”。
三
波普尔在《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中提出,“尽管世界III是我们创造的,但它基本上是自主的。”他还强调,世界III理论的核心就是“自主性观念”。按照波普尔本人的解释,“自主性”是指“新的问题导致新的创造物或构造物……因而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第三世界中。并且,每一个这样的步骤都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并且也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他举例说,“自然数列是人类的作品”,但是,自然数有奇数和偶数之分,而这种区分并“不是由我们创造的”,而是人们在创造数列时“产生的一个预料之外而又不可避免的结果”;同样,素数以及哥德巴赫猜想“也是预料之外的自主的客观事实”,在波普尔看来,这是一种“从我们的创造中莫明其妙地涌现出来而我们又无法控制和影响的问题和事实”。
波普尔的这一论点似乎很有道理,还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虽然自然界里原本并不存在“1、2、3、4、5……”等数字,但古人类由于生产生活实践,从采收果实的数量、围捕猎物的数量、使用工具的数量等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并发明了自然数来描述它,这是对物质世界在数字现象上的第一个层次的认识。之后,人们在分配劳动成果时会发现,8个苹果可以平均分给4个人,而9个苹果却不能;类似地,2个家庭也无法平分3只活羊;逐渐地,人们总结发现数字有奇数与偶数之别,这就使得人们在数学领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接下来,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扩大与复杂化,人们在更加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又会逐渐发现,有的数字可以被多个其他数字整除,而有的数字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这就是素数,于是,人们在数学领域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不难看出,客观知识是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是对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描述,新的问题是伴随着新的更高层次的实践而产生的,是对物质运动深层次规律的探寻,而决不是哪个知识会“自主产生”出新问题来,更不是“莫名其妙地涌现出来”。当然,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各种现代科学理论在越来越深刻地为我们揭示着复杂的物质运动规律,不像前面所说的自然数以及奇数、偶数等问题那样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但任何知识都是对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总结归纳,而物质及其运动是没有穷尽的,因而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正是这样一对矛盾,才推动着各种新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波普尔的世界III理论在本体论上属于唯心主义,混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不宜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哲学基础;但是它注重把客观知识与主观精神区别开来,强调客观知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极为巨大的作用,则是合理的,应当为我们所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世界3;科技哲学;辨析
一
1967年,当代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第三次国际逻辑性、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作了题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演讲。在这一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世界3”理论。他所称的“世界I”、“世界II”的含义基本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相同;其“世界III”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包括语言文字、图书资料、文学艺术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等。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处于永恒运动之中的,而运动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机到有机,从而产生了人和人的意识。虽然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由物质决定的,但并非被动地适应于物质,而是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重要部分,有了人类和人的意识,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自在自然被日益地改造为人化自然。例如,自然界原本只有石头、树木,而没有房屋、桌椅,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改造了原有的物质材料才产生了房屋和桌椅。同时,人们为了适应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活动日趋复杂的需要,必须通过某种适合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总结交流经验、提高效率。这就是人化自然里的一个特殊子集——信息载体,它的具体形态几经变化,在人类社会早期最初是能够表达特定含义的、有一定编码特征的声音——口头语言,有了文字以后先是采用石头、龟壳等为载体,后来是竹简、是羊皮卷,然后发明了纸张,再后来有了录音带、留声唱片……这些文献在形式上是物质的,其内容是客观的——描述的是物质运动及其运动规律。波普尔所说的世界III,主要指的就是这些文献的内容,即客观知识。总之,世界III是客观规律见之于主观思维的产物,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结果,它如同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一样,必须依赖某种文献来记录。
二
波普尔认为,世界III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是对世界I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了“没有认识主体的知识”,并且与世界I一样都是客观实在的和自主的。换句话说,世界III是独立于世界I、II而存在的。在他看来,虽然世界I、II、III的产生有先后次序,有互相作用的关系,但世界III一经产生,就不仅不再属于世界II,而且成了独立于世界I的另一种客观存在。
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波普尔所说的世界II与世界III并非截然对立、完全分开。两者在本质上同属意识范畴,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物质载体,区别在于前者的载体是人的大脑,而后者的载体通常是纸张、磁带(盘)、光盘、网络等各种有形的文献。在波普尔看来,世界II只能被思考者自己的大脑所感知,而一旦把它记录到文献上,就转化成了可被其他人所共同感知的世界III,甚至是不再需要认识主体了。那么,对于人们仅仅是通过口头语言来传播的知识来说(这在人类社会早期有了语言但还没有创造文字之前,人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尤其是如此),并没有借助某种文献,它究竟是属于世界II还是世界III呢?因为是客观知识,所以应该属于世界III;但是在不使用文字(书面形式)或还没有出现文字的情况下,它又离不开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所以似乎又不属于世界III。按照波普尔哲学的逻辑,这就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除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外,还可以从未来的角度作一设想:当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足够先进的程度以后,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与传播会再度“非文献化”——人脑可以通过某种装置发射和接收某种无线信号。据外媒报道,2012年时美军在研究一种“读心术”:把若干根电极直接接入志愿者的脑皮层,以检测志愿者在想象某个指定词汇的发音的时候脑电波是如何变化的。而2014年开发出来的“读心头盔”虽然还远远达不到通常意义上的“读心”,但已经可以辨别戴头盔者是敌是友了。一旦真正的“读心术”研制成功(这可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们现在传播客观知识所必须依赖的纸质书、电子书等各种文献很可能会成为多余,从而走向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人脑将再次成为客观知识的唯一的载体,届时我们还能说客观知识不需要认识主体吗?
因此,世界III仍属于意识范畴。把它从意识范畴中“独立”出来,认为不需要有认识主体,甚至把3个“世界”均视为客观实在,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而认为世界I、II、III是相互并列地发生作用的观点,更是完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多元论”。
三
波普尔在《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中提出,“尽管世界III是我们创造的,但它基本上是自主的。”他还强调,世界III理论的核心就是“自主性观念”。按照波普尔本人的解释,“自主性”是指“新的问题导致新的创造物或构造物……因而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第三世界中。并且,每一个这样的步骤都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并且也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他举例说,“自然数列是人类的作品”,但是,自然数有奇数和偶数之分,而这种区分并“不是由我们创造的”,而是人们在创造数列时“产生的一个预料之外而又不可避免的结果”;同样,素数以及哥德巴赫猜想“也是预料之外的自主的客观事实”,在波普尔看来,这是一种“从我们的创造中莫明其妙地涌现出来而我们又无法控制和影响的问题和事实”。
波普尔的这一论点似乎很有道理,还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虽然自然界里原本并不存在“1、2、3、4、5……”等数字,但古人类由于生产生活实践,从采收果实的数量、围捕猎物的数量、使用工具的数量等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并发明了自然数来描述它,这是对物质世界在数字现象上的第一个层次的认识。之后,人们在分配劳动成果时会发现,8个苹果可以平均分给4个人,而9个苹果却不能;类似地,2个家庭也无法平分3只活羊;逐渐地,人们总结发现数字有奇数与偶数之别,这就使得人们在数学领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接下来,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扩大与复杂化,人们在更加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又会逐渐发现,有的数字可以被多个其他数字整除,而有的数字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这就是素数,于是,人们在数学领域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不难看出,客观知识是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是对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描述,新的问题是伴随着新的更高层次的实践而产生的,是对物质运动深层次规律的探寻,而决不是哪个知识会“自主产生”出新问题来,更不是“莫名其妙地涌现出来”。当然,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各种现代科学理论在越来越深刻地为我们揭示着复杂的物质运动规律,不像前面所说的自然数以及奇数、偶数等问题那样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但任何知识都是对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总结归纳,而物质及其运动是没有穷尽的,因而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正是这样一对矛盾,才推动着各种新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波普尔的世界III理论在本体论上属于唯心主义,混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不宜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哲学基础;但是它注重把客观知识与主观精神区别开来,强调客观知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极为巨大的作用,则是合理的,应当为我们所吸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