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何处安魂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新,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他从朦胧诗时代开始写作,几经变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风格。对于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说,“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虽然,“不无稚气”的《在山的那边》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曾经“略有改动”,那也只是针对原诗的个别词句,比如把原诗的“登上”改为“爬上”,“没料到”改为“没想到”,“根”改为“深根”等细微处的略作改动,力求诗歌语言更口语,更精确,更易为十二三岁学生诵读、接受。
  因此,细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对于第二节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所处的位置,笔者想谈谈个人浅见,以期与读者一起来推敲推敲,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诗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抵达崭新的理想境界。
  下面,先来看看作者王家新在《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一文中,对于诗歌主题和思路的有关解读:
  “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人们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结合诗人的相关解读,细读文本,走进文本,大致可以这样梳理出诗歌的情感脉络:
  第一诗节,叙述一个山区少年面对群山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妈妈告诉他是“海”,于是这位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的少年付诸行动,一天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给他的“幻想”打个零分:山那边还是山。少年的疑问依然未泯:“妈妈,那个海呢?”这里,失落的情感衬托出了现实残酷的真实性,也引发了读者思考“海”这一意象的内涵。
  第二诗节先用一句过渡:“在山的那边,是海!”这里承接上节,抒情主人爬上一座山头,他明白,山外有山,更明白山外一定是“海”,这时的“海”已具有双重意义了,既是自然的海,也是抽象意义的“海”,象征意味虽不十分确定,也足以说明诗人在爬山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人生感悟就是“从小飘来的种子”扎下的根,就是第一诗节的“痴想”“想望”“幻想”长出的嫩芽,而它一旦扎根终将会绽放成精神的花朵。
  以下的诗句就是“精神”的物质化再现,就是“人生被提升和充实”的具体行动:“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就会诞生理想的渴望,就会滋长出“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写诗如烧开水。水在加热时,“诗眼”浸其中,当“诗眼”一出来,这水就烧开了。当诗人用这样的设问句“烧出”自己人生思考:“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时,诗人参悟出的“信念之海”,就该热气腾腾,沸沸有声了。
  最后,“人们啊,请相信——”,诗人推己及人,把个体的认识传递给群体,升华了主题。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终会发现“最终的海”!“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这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意脉上讲,《在山的那边》出现三个“海”:山那边自然的“海”,用信念凝成的“海”,“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的“海”。感情逐层深入,意象渐成佳境。
  同时,诗句显性的递进式词语“小时候”“今天啊”“人们啊”也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因此,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一人生感悟,不宜出现在“妈妈,那个海呢?”疑问之后。因为“信念”的形成是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之后。“信念”是雪白海潮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我枯干心灵的“花朵”,不是“从小飘来的种子”。
  再者,“在山的那边,是海!”这一独立成节的过渡句,更使情感和结构张弛有度、有致。
  第一诗节最后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写爬山寻找行动失败后反思,既是反问妈妈,也是质问自己。而第二节的开头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作为反思的初步成果,既呼应了前一句,也为后面“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点亮了航标灯,写出人生感悟成长的过程。还为下面“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形成思考作铺垫。更为最后诗人喷薄而出的人生感悟、坚定信念“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蓄势张本,升华情感。
  最重要的是为读者留下思维和情感的空间,从而使情感结构充满张力。
  而在结构形式上,“在山的那边,是海!”独自与第一节的问句“哦,山那边是海吗?”“妈妈,那个海呢?”承上呼应;与第二节的“在山的那边,是海吗?”“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等句启下呼应。使得整首诗歌情感线索清晰而有梯度,虚实相间和谐自然。   因此,“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句宜放在后面诗句“是的”之后,“人们啊,请相信——”另起一行。如此以来该诗调整如下: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当然,第二节开头原诗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有人会认为是诗人运用了穿插技巧,即诗人跳出客体的描述,回归抒情的内心,进行自白式话语插入。但是,插入意味着提升,恰当地插入独白,能将诗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往往是全诗的灵魂之所在。关键是看是否需要插入,是否需要如此提升。如果插入,造成变换突然,使上下节之间缺少必然的逻辑关系,使诗歌情感脉络阻隔,造成读者思维上的脱节和理解上的困惑,不插入,岂不更顺畅,更符合创作和阅读心理?
  在诗歌写作中,通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一种是循着惯性的、直线型的思维活动向下延伸的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另外一种是在诗歌表现主旨的统领下,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模式。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在诗歌内在结构的思维上,表现出线条单纯而又小有波澜,但整体上还是直线思维模式。因此,为了使本诗“心理节奏”呈现更自然恰当,更符合七年级的诗歌阅读教学需要,调整一下“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句子的位置,想来王家新教授也是能够理解的。
  文本阅读的本质在于意义的探寻与建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当然,也包括对经典文本和名家之作的某些约定俗成解读的质疑、批判乃至颠覆。“诗人”,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创造者”,诗歌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师生携起手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的理解,找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天地,发现一个“照亮你的眼睛”的“全新的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
语文是一门课程,一门传承知识、文化与思想的课程。语文教材的文选式结构特征,在赋予语文课文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精致的表达等诸多语言与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宏观的、整体的意境氛围遮蔽了课文中微观的、精妙的细节呈现情态,使得日常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意义的整体感知与领悟中,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文本中言语训练内容的反复玩味。这样的遮蔽,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相当数量语文课堂的大而
吴泓的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享受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乐此不疲。为什么?我们在探访中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既温暖心灵,又充满挑战,它启动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出学生的个性活力,催生着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不断地确证自己,实现自己,享受自己。这个过程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在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吴泓共设置有28个专题学习,这些都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