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新,被视为“朦胧诗”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性诗人。他从朦胧诗时代开始写作,几经变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风格。对于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说,“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虽然,“不无稚气”的《在山的那边》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曾经“略有改动”,那也只是针对原诗的个别词句,比如把原诗的“登上”改为“爬上”,“没料到”改为“没想到”,“根”改为“深根”等细微处的略作改动,力求诗歌语言更口语,更精确,更易为十二三岁学生诵读、接受。
因此,细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对于第二节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所处的位置,笔者想谈谈个人浅见,以期与读者一起来推敲推敲,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诗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抵达崭新的理想境界。
下面,先来看看作者王家新在《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一文中,对于诗歌主题和思路的有关解读:
“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人们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结合诗人的相关解读,细读文本,走进文本,大致可以这样梳理出诗歌的情感脉络:
第一诗节,叙述一个山区少年面对群山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妈妈告诉他是“海”,于是这位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的少年付诸行动,一天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给他的“幻想”打个零分:山那边还是山。少年的疑问依然未泯:“妈妈,那个海呢?”这里,失落的情感衬托出了现实残酷的真实性,也引发了读者思考“海”这一意象的内涵。
第二诗节先用一句过渡:“在山的那边,是海!”这里承接上节,抒情主人爬上一座山头,他明白,山外有山,更明白山外一定是“海”,这时的“海”已具有双重意义了,既是自然的海,也是抽象意义的“海”,象征意味虽不十分确定,也足以说明诗人在爬山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人生感悟就是“从小飘来的种子”扎下的根,就是第一诗节的“痴想”“想望”“幻想”长出的嫩芽,而它一旦扎根终将会绽放成精神的花朵。
以下的诗句就是“精神”的物质化再现,就是“人生被提升和充实”的具体行动:“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就会诞生理想的渴望,就会滋长出“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写诗如烧开水。水在加热时,“诗眼”浸其中,当“诗眼”一出来,这水就烧开了。当诗人用这样的设问句“烧出”自己人生思考:“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时,诗人参悟出的“信念之海”,就该热气腾腾,沸沸有声了。
最后,“人们啊,请相信——”,诗人推己及人,把个体的认识传递给群体,升华了主题。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终会发现“最终的海”!“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这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意脉上讲,《在山的那边》出现三个“海”:山那边自然的“海”,用信念凝成的“海”,“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的“海”。感情逐层深入,意象渐成佳境。
同时,诗句显性的递进式词语“小时候”“今天啊”“人们啊”也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因此,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一人生感悟,不宜出现在“妈妈,那个海呢?”疑问之后。因为“信念”的形成是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之后。“信念”是雪白海潮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我枯干心灵的“花朵”,不是“从小飘来的种子”。
再者,“在山的那边,是海!”这一独立成节的过渡句,更使情感和结构张弛有度、有致。
第一诗节最后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写爬山寻找行动失败后反思,既是反问妈妈,也是质问自己。而第二节的开头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作为反思的初步成果,既呼应了前一句,也为后面“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点亮了航标灯,写出人生感悟成长的过程。还为下面“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形成思考作铺垫。更为最后诗人喷薄而出的人生感悟、坚定信念“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蓄势张本,升华情感。
最重要的是为读者留下思维和情感的空间,从而使情感结构充满张力。
而在结构形式上,“在山的那边,是海!”独自与第一节的问句“哦,山那边是海吗?”“妈妈,那个海呢?”承上呼应;与第二节的“在山的那边,是海吗?”“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等句启下呼应。使得整首诗歌情感线索清晰而有梯度,虚实相间和谐自然。 因此,“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句宜放在后面诗句“是的”之后,“人们啊,请相信——”另起一行。如此以来该诗调整如下: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当然,第二节开头原诗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有人会认为是诗人运用了穿插技巧,即诗人跳出客体的描述,回归抒情的内心,进行自白式话语插入。但是,插入意味着提升,恰当地插入独白,能将诗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往往是全诗的灵魂之所在。关键是看是否需要插入,是否需要如此提升。如果插入,造成变换突然,使上下节之间缺少必然的逻辑关系,使诗歌情感脉络阻隔,造成读者思维上的脱节和理解上的困惑,不插入,岂不更顺畅,更符合创作和阅读心理?
在诗歌写作中,通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一种是循着惯性的、直线型的思维活动向下延伸的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另外一种是在诗歌表现主旨的统领下,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模式。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在诗歌内在结构的思维上,表现出线条单纯而又小有波澜,但整体上还是直线思维模式。因此,为了使本诗“心理节奏”呈现更自然恰当,更符合七年级的诗歌阅读教学需要,调整一下“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句子的位置,想来王家新教授也是能够理解的。
文本阅读的本质在于意义的探寻与建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当然,也包括对经典文本和名家之作的某些约定俗成解读的质疑、批判乃至颠覆。“诗人”,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创造者”,诗歌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师生携起手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的理解,找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天地,发现一个“照亮你的眼睛”的“全新的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教研室]
虽然,“不无稚气”的《在山的那边》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曾经“略有改动”,那也只是针对原诗的个别词句,比如把原诗的“登上”改为“爬上”,“没料到”改为“没想到”,“根”改为“深根”等细微处的略作改动,力求诗歌语言更口语,更精确,更易为十二三岁学生诵读、接受。
因此,细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对于第二节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所处的位置,笔者想谈谈个人浅见,以期与读者一起来推敲推敲,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诗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抵达崭新的理想境界。
下面,先来看看作者王家新在《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一文中,对于诗歌主题和思路的有关解读:
“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人们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结合诗人的相关解读,细读文本,走进文本,大致可以这样梳理出诗歌的情感脉络:
第一诗节,叙述一个山区少年面对群山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妈妈告诉他是“海”,于是这位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的少年付诸行动,一天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给他的“幻想”打个零分:山那边还是山。少年的疑问依然未泯:“妈妈,那个海呢?”这里,失落的情感衬托出了现实残酷的真实性,也引发了读者思考“海”这一意象的内涵。
第二诗节先用一句过渡:“在山的那边,是海!”这里承接上节,抒情主人爬上一座山头,他明白,山外有山,更明白山外一定是“海”,这时的“海”已具有双重意义了,既是自然的海,也是抽象意义的“海”,象征意味虽不十分确定,也足以说明诗人在爬山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人生感悟就是“从小飘来的种子”扎下的根,就是第一诗节的“痴想”“想望”“幻想”长出的嫩芽,而它一旦扎根终将会绽放成精神的花朵。
以下的诗句就是“精神”的物质化再现,就是“人生被提升和充实”的具体行动:“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就会诞生理想的渴望,就会滋长出“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写诗如烧开水。水在加热时,“诗眼”浸其中,当“诗眼”一出来,这水就烧开了。当诗人用这样的设问句“烧出”自己人生思考:“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时,诗人参悟出的“信念之海”,就该热气腾腾,沸沸有声了。
最后,“人们啊,请相信——”,诗人推己及人,把个体的认识传递给群体,升华了主题。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终会发现“最终的海”!“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这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意脉上讲,《在山的那边》出现三个“海”:山那边自然的“海”,用信念凝成的“海”,“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的“海”。感情逐层深入,意象渐成佳境。
同时,诗句显性的递进式词语“小时候”“今天啊”“人们啊”也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因此,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一人生感悟,不宜出现在“妈妈,那个海呢?”疑问之后。因为“信念”的形成是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之后。“信念”是雪白海潮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我枯干心灵的“花朵”,不是“从小飘来的种子”。
再者,“在山的那边,是海!”这一独立成节的过渡句,更使情感和结构张弛有度、有致。
第一诗节最后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写爬山寻找行动失败后反思,既是反问妈妈,也是质问自己。而第二节的开头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作为反思的初步成果,既呼应了前一句,也为后面“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点亮了航标灯,写出人生感悟成长的过程。还为下面“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形成思考作铺垫。更为最后诗人喷薄而出的人生感悟、坚定信念“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蓄势张本,升华情感。
最重要的是为读者留下思维和情感的空间,从而使情感结构充满张力。
而在结构形式上,“在山的那边,是海!”独自与第一节的问句“哦,山那边是海吗?”“妈妈,那个海呢?”承上呼应;与第二节的“在山的那边,是海吗?”“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等句启下呼应。使得整首诗歌情感线索清晰而有梯度,虚实相间和谐自然。 因此,“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句宜放在后面诗句“是的”之后,“人们啊,请相信——”另起一行。如此以来该诗调整如下: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当然,第二节开头原诗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有人会认为是诗人运用了穿插技巧,即诗人跳出客体的描述,回归抒情的内心,进行自白式话语插入。但是,插入意味着提升,恰当地插入独白,能将诗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往往是全诗的灵魂之所在。关键是看是否需要插入,是否需要如此提升。如果插入,造成变换突然,使上下节之间缺少必然的逻辑关系,使诗歌情感脉络阻隔,造成读者思维上的脱节和理解上的困惑,不插入,岂不更顺畅,更符合创作和阅读心理?
在诗歌写作中,通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思维模式:一种是循着惯性的、直线型的思维活动向下延伸的直线型写作思维模式;另外一种是在诗歌表现主旨的统领下,跳跃度极大的、非直线型的写作思维模式。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在诗歌内在结构的思维上,表现出线条单纯而又小有波澜,但整体上还是直线思维模式。因此,为了使本诗“心理节奏”呈现更自然恰当,更符合七年级的诗歌阅读教学需要,调整一下“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句子的位置,想来王家新教授也是能够理解的。
文本阅读的本质在于意义的探寻与建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当然,也包括对经典文本和名家之作的某些约定俗成解读的质疑、批判乃至颠覆。“诗人”,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创造者”,诗歌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师生携起手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的理解,找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天地,发现一个“照亮你的眼睛”的“全新的世界”。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