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关联词的位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量用例作了证明。读后颇受启发,但仍感到还有可商榷之处。
  严老师列举的用例有(只引用可商榷的两类):
  1.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的(关联词在后的未引用)
  (1)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曹禺《雷雨》)
  (2)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依据。(翦伯赞《内蒙访古》)
  (3)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
  (4)虽然汉语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量也还是可观的。(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2.主语不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后的(关联词在前的未引用)
  (5)宝玉虽然挨打,老爷也要自重。(曹雪芹《红楼梦》)
  (6)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7)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8)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季羡林《幽径悲剧》)
  (9)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不动。(刘征《庄周买水》)
  (10)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11)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鲁迅《阿Q正传》)
  (12)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鲁迅《社戏》)
  (13)他若能存一万元,我们就烧高香了!(贾平凹《画人记》)
  (14)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15)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上廷。(金开诚《漫画清高》)
  这些用例都是出自名家作品,的确具有“典范性”。它至少反映了人们使用关联词的一般情况:不严格遵守规范,时常违背规范。笔者在写作《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时,曾收集的一些用例也能反映这一情况,现再补充几例:
  (16)虽然他只有32岁,但早已成为该镇的服装大王。(《中国教工》1995年第6期)
  (17)由于他工作卖力,没多久就添置了彩电冰箱等高档用品,家里的存款也多了起来。(《传奇文学选刊》1998年第7期)
  (18)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充分,差点儿就不及格。(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试题将其作为“句意明确”的一项。)
  (19)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试题将其作为“没有语病”的一项。)
  (20)由于我实现了先写“下水”文章的誓言,对学生作文指导十分有利。(《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章》,《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7期。)
  (21)不但他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学生作文用例)
  (22)虽然他语文好,但是数学不好。(学生作文用例)
  (23)他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大家评他为三好学生。(学生作文用例)
  (24)他虽然很凶,但是大家不怕他。(学生作文用例)
  现在我将对以上用例略作分析:
  严老师的文章针对2008年高考安徽卷和天津卷语病题的两个句子而写。这两个句子是: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安徽卷)
  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天津卷)
  “参考答案”均指出这两个句子关联词位置不当,有语病,但严老师有不同看法,因而写了《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一文。严老师的文章隐含着这样的逻辑推论:因为名家典范作品有诸多这样的(几个分句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几个分句主语不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后)用例,所以这种用法正确,所以天津卷中的句子无语病,而安徽卷中的句子不规范。笼统地看,按严老师的标准,安徽卷中的句子其实也可以认定为规范用法,因为它也属于“几个分句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的情况。但严老师有这类分析:名家典范作品虽然有“几个分句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的用例,但只在“偏正复句”中使用“只要……都”、“如果……就”“因为……才”、“虽然……但”(见上例)这些关联词,没有在“联合复句”中使用“不但……而且”的用例,故安徽卷的句子不规范。这里,严老师是严格遵循名家典范作品有无用例这一标准的,哪怕有“双重标准”之嫌。
  按严老师的判断标准,假如以上用例或者类似用例出自学生、出自一般人,该怎样认定呢?大概会认定为不规范吧。这就不好理解:同一类句子,为什么出自名家就规范,而出自一般人就不规范呢?认定其规范与不规范,为什么要因人而异呢?
  毫无疑问,通常我们对例(21)—(24)会毫不犹豫、毫不客气地指出其是病句,且指出其病因是违反关联词语的使用规则——“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还会将其修改为:
  (21)他不但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都是“他”,故将关联词“不但”调在主语“他”的后面)
  (22)他虽然语文好,但是数学不好。(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都是“他”,故将将关联词“虽然”调在主语“他”的后面)
  (23)因为他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大家评他为三好学生。(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他”和“大家”,故将关联词“因为”调在前一分句的主语“他”之前)
  (24)虽然他很凶,但是大家不怕他。(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他”和“大家”,故将关联词“虽然”调在前一分句的主语“他”之前)
  我们肯定不会对学生诸如此类的用法听之任之,一定会指出病因,加以修改,并提示规律,提出判断标准,以便学生举一反三,杜绝类似语病。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我们判断的对象是学生,我们会毫无顾虑——学生常有语病,需要教师纠正,且帮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二是因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正确使用”的标准,我们正是以这个标准为标准去判断、去纠错的。否则,我们凭什么去认定学生的用法错误呢?又凭什么理由去分析纠正呢?又何以告诉学生“正确使用”的规则呢?
  而对上例中的(16)—(20),我们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这些用例既然刊发于正规出版物,那就不会有错。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我们的对象不再是学生,二是因为我们对所持的标准有所怀疑。而对上例中的(1)—(15),我们的态度难免更会不同:这些用例既然出自名人大家的典范作品,肯定不会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标准!
  然而,对待学生与名家,我们不能用“双重标准”。如果学生的用法是错的,那么,名家类似的用法也应该是错的;如果名家的用法没有错,那么,学生类似的用法也应该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而对学生诸如(21)—(24)之类的用法也认为是正确的吗?恐怕不能。我们如果认定学生的用法是错误的,也就应该用同一标准,认定名家的类似用法也是错误的,而不必为尊者讳,不必因尊者变。这里,应该承认规范标准具有普适性,运用标准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
  事实上,虽然以上(1)—(20)的用例不妨碍理解(因为有具体语境,再加上人有较强的抗错纠错能力),但对其稍加推敲,还是觉得大多表意不够明确——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这样的句子常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主语A……,主语B……,主语C……,……以为要说不同主语发生(存在)的不同事情(情况);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后,这样的句子常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主语……,……,……以为要说同一主语发生(存在)的不同事情(情况)。看完全句,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如此!
  如(1):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它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只要你能弄钱,别人就会……”而改为“你只要能弄钱,什么都做得出来”,表意就明确无误了。
  如(2):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依据。它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别人就会……”。而改为“他们如果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依据”,表意就明确无误了。
  如(5):宝玉虽然挨打,老爷也要自重。它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宝玉虽然挨打,但还……”。改为“虽然宝玉挨打,老爷也要自重”,表意就明确无误了。
  如(6):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它给人以这样的“错觉”与“期待”:“汗虽然出了不少,但还……”。改为“虽然汗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表意就明确无误了。
  因此,如果我们承认有规范标准,承认规范标准具有普适性,那么,其余句子都应该修改,或调整关联词位置,或删除关联词:
  (3)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应将“正是因为”调在“《西游记》”后。
  (4)虽然汉语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量也还是可观的。这句话全句的主语不全是“汉语”,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是“音译词”。因为“数量可观”是指“音译词”而不是指“汉语”。故“虽然”“但是”的位置正确。
  (7)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应将“虽然”调在“延安”前。
  (8)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应将“眼睛虽闭”改为“虽然眼睛闭着”。
  (9)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不动。应将“尽管”调在“提货单”前,并在“水”前加“但”。
  (10)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应将“既然”调到句首。
  (11)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应将“既然”调在句首。
  (12)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应将“如果”调在句首。
  (13)他若能存一万元,我们就烧高香了!应将“若”调到“他”前。
  (14)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应将“不但”调到“汗”前。
  (15)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上廷。应删去“既”,否则句子不通顺。
  (16)虽然他只有32岁,但早已成为该镇的服装大王。应将“虽然”调到“他”后。
  (17)由于他工作卖力,没多久就添置了彩电冰箱等高档用品,家里的存款也多了起来。应将“由于”调到“他”后,也可删去“由于”。
  (18)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充分,差点儿就不及格。应将“由于”调到“他”后,也可删去“由于”。
  (19)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应将“由于”调到 第二个分句的“你”后,也可删去“由于”。
  (20)由于我实现了先写“下水”文章的誓言,对学生作文指导十分有利。 应将“由于”调到“我”后,也可删去“由于”。
  笔者注意到:虽然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但后边分句的关联词有的不能放在主语前,如“就”“便”“也”“还”“却”等单音节词。因为,根据汉语的习惯用法,即便在单句中,这些单音节词一般也是用在主语后的。
  以规范标准为依据,认为名家的用法也有不规范之处,这似乎有些“不恭”;但不遵守规范标准的普适性,运用标准因人而异,搞“双重标准”,这对普通人特别是对学生又很“不公”;而如果不要规范标准,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认可各自用法的“合理性”,那又没有所谓的“规范”可言——学生病句也不用修改或指出,这显然也很荒唐。权衡矛盾利弊,看来,语言运用还是应该有规范标准,且承认规范标准的普适性,运用标准一视同仁而不因人而异。当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约定俗成”(哪怕积非成是)毕竟是语言运用的一条准则。但“约定俗成”仅仅是语言规范的“一条”准则而不是全部准则,规范还需遵守语言的内部机制、内在机理。为纯洁祖国语言,为便于“全体”沟通,还是应该有一个需要“全体”遵守的规范标准,在这个规范标准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不符合这个规范标准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屈从的。
  为什么人们使用关联词不能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呢?这是个值得从语用角度思考的问题。笔者揣测,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说话或作文潜意识里强调第一个陈述对象(主语),故将这个陈述对象置于关联词之前,顾不得全句有几个陈述对象,如“他虽然很凶,但是大家不怕他”;②说话或作文潜意识里强调复句关系,故将关联词放在陈述对象前,顾不得全句有几个陈述对象,如“不但他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③口语表达粗糙,仓促间顾不得关联词位置(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人们日常场合的口语交际常用“有病”用语,不仅仅是误用关联词);④头脑里“欠缺”相关的规范标准,使用较随意。这些,人们都难以避免,因而常常出错。为什么名家也会出错呢?就因为名家也是人,也有与一般人相同的心理机制,故即便规范意识强,也难免有错。因此,应该承认语言运用有规范标准,应该坚持规范标准的普适性,不因人而异,不为尊者讳,不因尊者变。否则,就无“规范”可言。
  [作者通联:贵州福泉中学]
其他文献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3)班  程红兵点评: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在《断片》中指出:“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活在整体之中,整体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歌,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古今中外,诗的世界莫不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世界的对立而提出来的。而对中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诗意洗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勇的课堂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深刻的探索,他向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