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而充满挑战的旅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泓的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享受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乐此不疲。为什么?我们在探访中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既温暖心灵,又充满挑战,它启动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出学生的个性活力,催生着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不断地确证自己,实现自己,享受自己。这个过程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在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吴泓共设置有28个专题学习,这些都是静态的课程内容,真正要把这些课程付诸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那么,吴泓是按照怎样的序列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各专题之间遵循怎样的教学逻辑排列组合?具体到一个个专题又是怎样操作的呢?
  每届高一学生,吴泓都会用《诗经》作为专题学习的开始。吴泓说:“从民族文化的源头起步,可以让今后的学习有一个参照。”十年来,除高三外,高一、二两年四个学期,每学期大体设定四个专题的教学:高一上学期的《诗经》、《边城》、海明威、中国当代诗歌(1979—2009年);高一下学期的《论语》、屈原、莎士比亚、《雷雨》;高二上学期的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呐喊》《彷徨》、苏轼、王安石;高二下学期的韩愈、伍尔芙、李白杜甫、加缪。而教学的排列组合,遵循的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发展由“感悟”上升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逐步过渡到“研究”的规律。
  专题课程内容的设置是灵活的、不确定的,然而又是尽量从学生需求实际出发的、科学而又有指向性的。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专题的课程内容,吴泓把余下的12个专题安排在课外或假期来完成。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进行缜密且富于批判性的思考,吴泓还插入一些适合中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的文章学、语法学、逻辑学的课程。
  吴泓的专题学习没有固定模式,甚至打破了现有的课时观念。他说,如果一定要固化成一个具体的流程,那么除了开头的导读部分,每个专题的学习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导读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对学习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它的第一步是师生共商。师生一起上网查阅,了解并讨论“读”什么,为什么“读”,“读”有何用,按怎样的顺序“读”,“读”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第二步是教师引导。这有两个作用,一是精选少量后人对专题、人物及作品的评论,和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把学生引进对象世界;二是告诉学生专题之间的内在思想与情感逻辑。如为了给学生一个学习鲁迅《呐喊》《彷徨》的历史背景,吴泓会和学生商量,能否先读蒋廷黼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样能更好地“走进鲁迅世界”;读完鲁迅《呐喊》《彷徨》,学生个个愤世嫉俗,吴泓又会与学生协商,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忧患”“失意”却与生俱来,是否该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那样我们会平静很多;当学生沉浸于伍尔芙《到灯塔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吴泓再和学生商量,能不能把外国小说先放一放,不去读加缪,回到唐诗宋词的怀抱,浇一浇胸中块垒,舒一口大气。
  导读的结果,使学生顺利进入下面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奠基、拓展。分三步走。
  第一步泛读概述。学生在“家园网”上浏览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吴泓给学生的提示是:“透过加粗的字体你想到什么?请在笔记本或者记录纸页上记录你最初的感受。”这“加粗的字体”正是专题概述中最重要的背景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起着奠基作用。
  第二步精读原作。读《诗经》,读《论语》,读鲁迅,读王安石……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重点读,或用故事引读,或后边章节提前读,或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形式各异,方法不同。吴泓说:“读原作得下足工夫。思考也好,对话也罢,前提都离不开精读原作。”
  第三步上网研读。在“家园网”上选择与专题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论述类文章进行研读,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著名学者,又有专业教授,还有语文专业之外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选择这类文章作为研读材料,是因其视角不同、观点各异和思想冲突,能给学生思维造成冲击力,帮助学生培植深刻的、独创的、批判的思想,而这正是学生生成思想的关键,也是与传统高中语文学习不同的地方。
  以泛读概述为背景,以精读原作为根基,以研读论述类文章激发问题意识作为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吴泓不吝时日,让学生扎实走完这前三步。
  第二阶段:再读、深解。这是学生生成思想,进而生长出自己高质量的言语系统的最为重要的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思想的发展步伐有快有慢,或深或浅,时而表现为前进,时而表现为滞后,其方向或路径也有所不同。如此教与学的行为不同步,吴泓的“教”就显得更加的个性化,学生的“学”也显得更加的个性化。如学生更喜欢走出“家园网”,进入到互联网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查找、阅读与自己研究相关的资料;也更喜欢采用各种方式来整理资料、保留资料。而吴泓则要在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和判断以及对其学习节律的把握的基础上,制定出大体统一的学习步骤:
  或学生再读原作,精进思考。吴泓会不时加入一些新作,主要是在论述类文章中所引用的作者作品。
  或吴泓“深解”原作,给学生作头脑风暴式的刺激——对原有的思考或结论产生新的质疑。如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难道就仅仅是借游山探洞来阐述治学之道?”“《答司马谏议书》表现朋友之间对变法不同的看法,难道改革就一定要以断送友谊为代价?”“从诗歌到游记,从游记到书信,从书信再到奏表,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王安石?”……吴泓不是在讲而是在问;吴泓不是在讲一篇文章而是在讲一组文章,这实属罕见却尽在学理之中。
  或学生再读论述类文章,比较并思考不同作者、不同文章其立论的逻辑起点和论证的思维路径,为下一阶段进入到定向、选题、写作等作准备。而此时,吴泓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出于真心?难道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作秀?是什么改变了周朴园?《到灯塔去》到底写什么?是女权主义?是女性心灵史?是人性的和谐与唯美?抑或仅仅是回忆?清代以前以“君子”或“小人”为标准评价王安石,到近代社会王安石却被誉之为“政治改革家”,标准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这一阶段,借用吴泓的话说像广东人的文火“煲汤”,要煲到“火候”才能煲出“味道”。所谓“火候”就是要给够学生学习的时间;所谓“味道”就是要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没有足够的“火候”,是煲不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的;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必然导致写作的“缺钙”、“失语”和抄袭成风。
  第三阶段:选题、写作。包括从定向到选题,从选题到写作,从写作到修改(部分学生需要重写),到习作上传,可以说,学生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漫长”、艰苦的阶段。
  说它重要,是因为这个“坎”迈不过去,就只能“功亏一篑”,学习任务没完成,目标也落空。说它“漫长”,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长者超过十天甚至半个月。说它艰苦,是因为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学生要围绕研究方向去阅读、收集、整理材料;再从材料当中去归纳、概括出标题;再围绕标题去筛选、组织材料;然后构思成文,完成习作上传。
  吴泓说:“针对学生定向、选题、写作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兴奋点,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的泥沼或者误区,要帮助学生明晰自己思考、思想和思维的路径。一句话,教师要‘耐得住’‘等得起’并有所作为。”为此,吴泓首先开设定向、选题研讨课,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定向、选题的思考以及写作上的大体思路,听取同伴的意见或建议,与同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启迪;接着,开设写作指导课,分析感悟类文章和思辨类文章的差异及构思谋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选题、选材成文的写作能力。吴泓还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写作水平及能力的写作题目。推荐往届学生的优秀习作,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必须承认,很多学生的习作并不能一次性完成,修改或重写是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包括思想、思路、文体、样式、遣词、造句等)的过程。吴泓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帮助学生学一个专题写一篇习作,写一篇习作就应成为像模像样的一篇习作。”而最后的习作点评,也不是由教师讲评一两篇学生“好文章”,而是五六篇甚至十多篇一组的自由式、互助式的学生点评,有时还要求上交习作后的反思和回顾。吴泓笑言:“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第四阶段:深度体验。如果条件允许,时机成熟,吴泓和他的学生每学期还会举办辩论会、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这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事情,是吴泓说的“深度体验”,也是专题学习最美的华章。
  辩论会后,吴泓的学生说:
  为了辩论会,我们放学还在看录影带;晚修下课后在操场集合互相间鼓劲打气……这次辩论会,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集体,原来大家努力起来真的好吸引人!说真的,如果不是这次活动,大概过不了多久,孔子又会被抛诸脑后。有了它,大家努力认识孔子,在辩论中,也认识彼此,认识自己。
  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我好像突然从默默无闻的小妖精变成了成熟的女孩。回想起那一天晚上,当我拿起资料要发言时,我全身的血仿佛都凝固似的,但我还是站了起来,那是一个突破性的成就,我从中学会了勇敢,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思维严密,我们组员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还有那种至今不忘的甜蜜的矛盾。当时,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傅嵘同学,她毅然地站出来平息矛盾,让我们最后团结在一起。不然,我们输掉的不仅是比赛,还有尊严!还有何珅、梁冠华、珍珍、吖骆、周焕彬、班长等,我永远忘不了你们!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次美妙的回忆!这是我高一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最昂贵的礼物!
  多亏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一个难忘的非凡的高一语文学习。
  朗诵会后,吴泓的学生说:
  当我站在舞台的最前面时,脑海里只有一句话:“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了,拼了!”当我朗诵完最后一句时,我笑了,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没白付出!当我们退场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我们成功了!
  在这个朗诵会结束的那一刹那,很留恋脚下的那方舞台。那是个难忘的夜晚,很想时光倒流,又从第一幕开始。很激动,也很感动!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说明我们能行!排除万难,我们终究还是把这件事情干成功了,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同学!祝愿我们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永不言弃!
  这些诗句,将从我们的中学时代开始,伴随我们人生的全过程。当我们为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仰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在诗人之光的带领下以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吧!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中华大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描写出最精彩的诗篇!
  有人说:“吴泓的语文课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吴泓说:“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应该是一段充满了挑战、饱含着惊喜、令人百感交集、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生旅程。”我们的探访证实:此言不虚。
其他文献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
语文是一门课程,一门传承知识、文化与思想的课程。语文教材的文选式结构特征,在赋予语文课文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精致的表达等诸多语言与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宏观的、整体的意境氛围遮蔽了课文中微观的、精妙的细节呈现情态,使得日常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意义的整体感知与领悟中,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文本中言语训练内容的反复玩味。这样的遮蔽,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相当数量语文课堂的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