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就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释放有效需求,创造新的供给市场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改革新办法中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当前郑州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十三五”期间推动郑州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郑州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一直侧重于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方面。而近年来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经济增长态势逐年下滑,以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为驱动的需求侧刺激收效甚微,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此外国内市场中传统的“从众式”消费方式正在逐步向個性化,多元化以及与“服务性消费”相对接的方向转化 ,因此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尤为重要。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提出,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应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开创性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变革,是为融入国际金融危机后新的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应当从供给侧角度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改革手段能够从本质上激发企业的内生性动力,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投资力度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增速下行趋势,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 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城市,因地处中原腹地又位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处,是复杂的铁路枢纽中心,故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新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不断将郑州推向了更高的战略地位。
2.1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低
改革开放初期,郑州经济发展能力相对落后,1978年郑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1:63.3:16.5,表现出“2-1-3”的产业结构格式,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成2.1:49.6:48.3,呈现为“2-3-1”的产业结构格式,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2006-2015年1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由2006年3.5%降至2015年的2.1%;第二产业比重在2011年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虽2011-2014年略有下降,但都高于50%,而2015年郑州第二产业比重降到49.6%接近第三产业比重(图1),尽管如此,郑州的第二产业依然具有主导优势且二,三产业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2. 2 工业体系中新兴产业相对落后
近年来郑州市整体工业产值持续增长,由2006年944.0亿元上升到2015年3188.2亿元。2015年郑州市实现轻工业增加值782.7亿元,占总量23.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29.6亿元,占总量76.4%,轻,重工业比例为23.6:76.4,虽略高于上年的21.5:78.5,但重型工业城市这一特征仍未改变。另外郑州市七大主导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2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7%,比上年提高2%;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33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2%,较上年下降2%。城市中的主导产业是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
2. 3 对外经济发展能力逐年提高
自2013年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后,以航空经济引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已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十三五”规划将郑州航空港区列为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更加稳固了郑州市在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辐射作用。2015年仅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就完成货邮吞吐量40.3万吨,位列全国第八名,在拉动郑州市经济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功不可没。2015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57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进口额257.8亿美元,增长30.5%;出口额312.4亿美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3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在省内城市中遥遥领先。
3 加快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一个城市的高效性和集约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而区域内产业布局的情况给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带来很大的影响。郑州的发展能促进郑汴新区融合,提升郑洛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加强城际贸易交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提升中高端,高成长性产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支持产业集聚区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清洁低耗等方向发展,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加快服务业转型,通过开拓新的消费服务领域来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提升制造业的产出价值,推动制造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精致生产,提高产品的技术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高质量的需求。
第二,从供给侧扩大有效投资,激发企业活力,全面提升产品品质。结合郑州区位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发挥主导引领,结合市场化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产力进行重新整合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多样化融资手段,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积水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对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切实改善供给,继续发挥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三,调整出口政策,开拓新市场,提高郑州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金融创新,跨境业务等的支持力度,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步转变长期的单一由政府对出口补贴的财政政策,放开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作用并对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出口给予适当的差异补贴。加强郑州自贸区建设,扩大自由贸易区试点范围,推进欧亚市场的贸易往来,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
[2] 罗良文,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7):28-36.
[3]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 中国发展观察. 2015(11):1-1.
作者简介:张梦薇,1992年1月,女,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郑州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一直侧重于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方面。而近年来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经济增长态势逐年下滑,以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为驱动的需求侧刺激收效甚微,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此外国内市场中传统的“从众式”消费方式正在逐步向個性化,多元化以及与“服务性消费”相对接的方向转化 ,因此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尤为重要。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提出,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应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开创性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变革,是为融入国际金融危机后新的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应当从供给侧角度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改革手段能够从本质上激发企业的内生性动力,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投资力度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增速下行趋势,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 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城市,因地处中原腹地又位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处,是复杂的铁路枢纽中心,故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新亚欧大陆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不断将郑州推向了更高的战略地位。
2.1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低
改革开放初期,郑州经济发展能力相对落后,1978年郑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1:63.3:16.5,表现出“2-1-3”的产业结构格式,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成2.1:49.6:48.3,呈现为“2-3-1”的产业结构格式,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2006-2015年1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由2006年3.5%降至2015年的2.1%;第二产业比重在2011年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虽2011-2014年略有下降,但都高于50%,而2015年郑州第二产业比重降到49.6%接近第三产业比重(图1),尽管如此,郑州的第二产业依然具有主导优势且二,三产业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2. 2 工业体系中新兴产业相对落后
近年来郑州市整体工业产值持续增长,由2006年944.0亿元上升到2015年3188.2亿元。2015年郑州市实现轻工业增加值782.7亿元,占总量23.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29.6亿元,占总量76.4%,轻,重工业比例为23.6:76.4,虽略高于上年的21.5:78.5,但重型工业城市这一特征仍未改变。另外郑州市七大主导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2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7%,比上年提高2%;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33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2%,较上年下降2%。城市中的主导产业是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
2. 3 对外经济发展能力逐年提高
自2013年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后,以航空经济引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已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十三五”规划将郑州航空港区列为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更加稳固了郑州市在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辐射作用。2015年仅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就完成货邮吞吐量40.3万吨,位列全国第八名,在拉动郑州市经济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功不可没。2015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57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进口额257.8亿美元,增长30.5%;出口额312.4亿美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3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在省内城市中遥遥领先。
3 加快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一个城市的高效性和集约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而区域内产业布局的情况给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带来很大的影响。郑州的发展能促进郑汴新区融合,提升郑洛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加强城际贸易交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提升中高端,高成长性产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支持产业集聚区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清洁低耗等方向发展,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加快服务业转型,通过开拓新的消费服务领域来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提升制造业的产出价值,推动制造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精致生产,提高产品的技术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高质量的需求。
第二,从供给侧扩大有效投资,激发企业活力,全面提升产品品质。结合郑州区位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发挥主导引领,结合市场化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产力进行重新整合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多样化融资手段,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积水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对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切实改善供给,继续发挥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三,调整出口政策,开拓新市场,提高郑州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金融创新,跨境业务等的支持力度,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步转变长期的单一由政府对出口补贴的财政政策,放开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作用并对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出口给予适当的差异补贴。加强郑州自贸区建设,扩大自由贸易区试点范围,推进欧亚市场的贸易往来,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
[2] 罗良文,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7):28-36.
[3]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 中国发展观察. 2015(11):1-1.
作者简介:张梦薇,1992年1月,女,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