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从“涵泳”的本义衍变、发展而来的“涵泳语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过程中,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凸显儿童本位。涵泳语文习作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更是儿童富有个性的生命表达,是向鲜活、多彩、真实的儿童生活的回归。
一、遵循成长规律,坚守儿童本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童年生长期。小学习作教学,首先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翻阅课标,我们不难发现,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隨着名称的变化,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单位——词语为例,其要求也随之而变:“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螺旋上升,逐步到位,这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
童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命阶段,童年的学习生活影响终身。当前,小学生“读书少,怕写作”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或许与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失当”有关。比如,把习作当成远离儿童生活的“技术活”,课堂上传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的技巧;无视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拔高习作要求;脱离儿童实际的生活,没有体验感受,无话可写。涵泳语文习作教学,坚守儿童本位,提出“三重”主张,即:重童趣、重童性,重童意。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自己喜欢说的话语,写自己能够写好的内容,表达自己愿意表达的思想。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设立一个节日”习作教学,我没有过多指导,而是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学生自己提出设立“交换节”,与爸爸妈妈换角色,于是围绕“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的话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爸爸们”都埋怨孩子太调皮、不听话,“妈妈们”则不停地唠叨家务活太多、太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他们争先恐后,大胆言说,思维敏捷,有的源于现实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的出于个人的想象发挥。涵泳语文习作教学,顺性而为,顺势而导,激活了儿童的认知意识,诱发了儿童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
习作完成后的讲评环节,首先是自评,让学生在自读自改时,订正字词,修改不够通顺流畅的语句;接着是他评,找老师或同伴,让他们指出不足,虚心接纳意见并再次完善润色;最后亮相,把自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集中展示。儿童习作属于儿童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应该多一分理解,多一些宽容、期待和欣赏。
二、促进参与体验,唤醒游戏精神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他们常常着迷于哪怕是最简单的游戏,在游戏世界尽情嬉戏,乐此不疲。丰子恺先生在《谈自己的画》一文中,曾这样形象生动地描述道:“一旦知道同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儿童简直就是游戏的化身,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如,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记一次体验活动”习作公开课时,我便想到了游戏,并尝试将游戏引入习作课堂。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把“你做我猜”的游戏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体验环节,创设教学的真实情境,增强体验,调动兴趣,游戏只是当作课堂辅助手段。后来在试教磨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竟如此之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受此启发,我彻底摒弃了传统习作指导课的思路和做法,整节课都在“参与游戏,分享感受”中进行,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游戏。
此次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活动体验。通常情况下,学生观察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握转瞬即逝的活动体验,觉察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游戏中,我让学生既能尽情参与游戏,又能静下来,慢下来,充分地运用全部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悟。游戏前的兴奋期待,游戏中的忘情专注,游戏后的意犹未尽,体验的过程真实地发生。果然,学生的分享生动有趣。当场的录像回放,放大了的游戏细节,有时会引起全班学生捧腹大笑,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明白了观察中有些方面不可忽视。
儿童在涵泳语文习作教学的课堂游戏中,一同欢笑,乐在其中,表达分享时无拘无束,相互激励。快乐自由的游戏精神被唤醒,学生习作表达的质量明显提升。
三、解放学生手脚,尊重个性表达
束缚儿童习作手脚的主要有两根绳索,一是“统得死”。习作教学中,教师从命题、指导到评价,每个环节都设定好了,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规定好了,有的教师把每部分写什么悉数告诉学生,更有甚者板书所谓的精彩词句让学生用上。二是“拔得高”。其实课标对小学各学段的习作教学有较为具体明确的要求,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用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其他年级学生的有之,用更高的自己心目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要求学生的有之。在这样的习作要求下,难怪小学生不敢写、不能写、写不好,遑论个性表达了。
涵泳语文习作教学,应解放学生手脚,让他们与同伴放松心态习作,既不拔高要求,也不设定条条框框,让学生感到习作表达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习作的过程,学生不再臣服于教师的话语霸权,不再觉得高不可攀压抑沉重,他们的个体生命得以舒展。自然、自主和自觉的习作,是向儿童生命原点的回归。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看图学写一段话”教学,学生扮演图片上的小白兔和兔妈妈,进入情境化的游戏角色。这时,学生仿佛真的置身森林,他们看到颜色鲜艳的蘑菇时,惊奇欢叫;他们一脸虔诚地听妈妈讲述,若有所悟,点头赞同;他们激烈地争论“鲜艳的蘑菇能否食用”,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一次看图写话的习作练习,把课堂还给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最终每一篇习作都呈现出了别样精彩。
总之,涵泳语文习作教学,追求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呵护儿童游戏的天真本性。学生真切地感到,习作并不难。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一、遵循成长规律,坚守儿童本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童年生长期。小学习作教学,首先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翻阅课标,我们不难发现,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隨着名称的变化,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单位——词语为例,其要求也随之而变:“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螺旋上升,逐步到位,这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
童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命阶段,童年的学习生活影响终身。当前,小学生“读书少,怕写作”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或许与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失当”有关。比如,把习作当成远离儿童生活的“技术活”,课堂上传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的技巧;无视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拔高习作要求;脱离儿童实际的生活,没有体验感受,无话可写。涵泳语文习作教学,坚守儿童本位,提出“三重”主张,即:重童趣、重童性,重童意。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自己喜欢说的话语,写自己能够写好的内容,表达自己愿意表达的思想。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设立一个节日”习作教学,我没有过多指导,而是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学生自己提出设立“交换节”,与爸爸妈妈换角色,于是围绕“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的话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爸爸们”都埋怨孩子太调皮、不听话,“妈妈们”则不停地唠叨家务活太多、太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他们争先恐后,大胆言说,思维敏捷,有的源于现实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的出于个人的想象发挥。涵泳语文习作教学,顺性而为,顺势而导,激活了儿童的认知意识,诱发了儿童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
习作完成后的讲评环节,首先是自评,让学生在自读自改时,订正字词,修改不够通顺流畅的语句;接着是他评,找老师或同伴,让他们指出不足,虚心接纳意见并再次完善润色;最后亮相,把自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集中展示。儿童习作属于儿童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应该多一分理解,多一些宽容、期待和欣赏。
二、促进参与体验,唤醒游戏精神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他们常常着迷于哪怕是最简单的游戏,在游戏世界尽情嬉戏,乐此不疲。丰子恺先生在《谈自己的画》一文中,曾这样形象生动地描述道:“一旦知道同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儿童简直就是游戏的化身,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如,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记一次体验活动”习作公开课时,我便想到了游戏,并尝试将游戏引入习作课堂。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把“你做我猜”的游戏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体验环节,创设教学的真实情境,增强体验,调动兴趣,游戏只是当作课堂辅助手段。后来在试教磨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竟如此之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受此启发,我彻底摒弃了传统习作指导课的思路和做法,整节课都在“参与游戏,分享感受”中进行,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游戏。
此次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活动体验。通常情况下,学生观察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握转瞬即逝的活动体验,觉察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游戏中,我让学生既能尽情参与游戏,又能静下来,慢下来,充分地运用全部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悟。游戏前的兴奋期待,游戏中的忘情专注,游戏后的意犹未尽,体验的过程真实地发生。果然,学生的分享生动有趣。当场的录像回放,放大了的游戏细节,有时会引起全班学生捧腹大笑,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明白了观察中有些方面不可忽视。
儿童在涵泳语文习作教学的课堂游戏中,一同欢笑,乐在其中,表达分享时无拘无束,相互激励。快乐自由的游戏精神被唤醒,学生习作表达的质量明显提升。
三、解放学生手脚,尊重个性表达
束缚儿童习作手脚的主要有两根绳索,一是“统得死”。习作教学中,教师从命题、指导到评价,每个环节都设定好了,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规定好了,有的教师把每部分写什么悉数告诉学生,更有甚者板书所谓的精彩词句让学生用上。二是“拔得高”。其实课标对小学各学段的习作教学有较为具体明确的要求,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用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其他年级学生的有之,用更高的自己心目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要求学生的有之。在这样的习作要求下,难怪小学生不敢写、不能写、写不好,遑论个性表达了。
涵泳语文习作教学,应解放学生手脚,让他们与同伴放松心态习作,既不拔高要求,也不设定条条框框,让学生感到习作表达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习作的过程,学生不再臣服于教师的话语霸权,不再觉得高不可攀压抑沉重,他们的个体生命得以舒展。自然、自主和自觉的习作,是向儿童生命原点的回归。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看图学写一段话”教学,学生扮演图片上的小白兔和兔妈妈,进入情境化的游戏角色。这时,学生仿佛真的置身森林,他们看到颜色鲜艳的蘑菇时,惊奇欢叫;他们一脸虔诚地听妈妈讲述,若有所悟,点头赞同;他们激烈地争论“鲜艳的蘑菇能否食用”,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一次看图写话的习作练习,把课堂还给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最终每一篇习作都呈现出了别样精彩。
总之,涵泳语文习作教学,追求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呵护儿童游戏的天真本性。学生真切地感到,习作并不难。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