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智库的定义和类型入手,通过分析高校智库在中国政府公共政策中的地位及作用,探讨政府完善高校智库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智库 政府 公共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事务日益增多,国内建设任务纷繁复杂。如何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强有力的智慧。
2013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将智库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确定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据此,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同时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国际大国,发展智库,特别是发展高校智库,已然势在必行。
一、智库及高校智库
1.智库。智库(Think Tank),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最早是军事用语,用来指称二战期间防务专家和军事战略家们讨论作战计划和制定战略的保密室。
1.1智库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关于智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智库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
1.2智库的历史。智库的历史可追溯至1831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联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最初的研究方向为海战和军事理论。1916年,布鲁金斯学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成立,该机构的宗旨为“促进美国的民主,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安全和社会机遇,以及保证一个更加开放、安全、繁荣和合作的世界”。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智库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冷战结束之后,智库的工作以研究全球化为主。
2.高校智库。高校智库是指隶属于大学的研究者们的组织,由学生,老师等组成。像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都是有名的高校智库。
2.1高校智库的概况。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项目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共有智库6826个,其中,中国智库数量为426个,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1828个智库的美国。非美国的全球顶级智库中中国社科院排名第1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排名第28,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亦上榜。地区顶级智库前10名中,中国有4家智库入选。目前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虽然很多,但堪称高水平智库的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世界一流大学智库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智库重于量的时候,更要重于精。
2.2高校智库的优势。一是高校内部可以形成多个智库。高校智库多是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提炼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著名高校均有多個优势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都可以生成智库,如清华大学、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中心、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都是全球知名的高校智库。
二是高校智库的强势研究领域与优势学科是相互对应的。高校优势学科是高校智库的深厚根基和依托,如胡佛研究所凭借其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事务、环境研究领域的研究而著称,胡佛研究所这几个领域的世界排名都位于前列;而这些学科恰是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美国最为权威的USNEWS大学排名2012年度分专业排名中,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排名第5,环境研究排名第1。
三是高校智库与高校内部其他院系之间形成“内部旋转门”。高校智库和高校之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必须拥有内部转化的机制。在胡佛研究所常驻的100多位研究人员中,80%以上为高级研究人员,有105人次是美国各类院士和各类奖章的获得者。这些研究人员中又有80%以上由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系联合聘任,由胡佛研究所和其他院系分别支付相应的聘任费用,使这些研究人员可以在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校之间相互转换。
二、高校智库在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作用
相比一些官方智库,由于高校智库的特殊性和独立的身份,其声音更加率真,观点更加客观,表达方式也更加自由。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高校智库更加科学,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和公正。高校智库在中国政府公共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1.建言献策。2008年至2013年,我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了600余项国家部委的调研和培训任务,直接参与了《民事诉讼法》、《食品安全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累计有1600余份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2.为政府决策层输送人才。为政府储备和提供高端专业人才是高校智库的主要功能之一。智库的成员可以直接进入政府重要岗位,参与决策过程,即作为公务员为政府,为社会做贡献。高端人才可以以政府聘请的方式进入政府从而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中国的高校智库则可以为中国政府的公共决策贡献自己的才华。
3.有利于政府决策更好地体现民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文化的联系,交流平台的发达和媒体舆论监督的加强,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网络民意、社评建言, 从一定程度上看, 虽然体现了民主的进步, 但距离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体制还有很大的距离。
当前,就算像听证会这样已被法律认可的民主参与机制,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中, 要么形同虚设, 要么在参与的对象范围、信息的公开程度、程序的规范都存在不足。高校智库由于知识专业,且他们都不受制于政治, 他们能够收集不同民众的利益诉求, 实现公共利益的初步整合, 并且以咨询的方式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情。
4.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性,要求政府在决策时必须依赖广泛的咨询。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大都属于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它们提供的政策或咨询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智库的经费来源于政府。他们有时是做御用文章,有时是为公共政策提供注脚。他们的部门本位导致他们看问题的视角、视域是有局限的。 高校智库的经费主要来自校方的拨款和一些基金会、企业赞助或私人捐助,他们的观点更客观,视野更宽阔。如果高校智库能更多地为政府提供咨询,政府在决策时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进行更多的利益权衡,从而制定更优的方案。
5.有利于降低政府决策成本。当前我国决策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谋”与“断”不分,社会科学方面的服务仍处于政府的高度垄断之下。政府决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这些如果都由体制内智库去做,其信息的收集和问题的调研就需要政府安排更多的专业人才,组织更多的专业机构。
而体制内机构的自我膨胀的惰性,加上缺少必要的成本核算,因此容易导致决策的成本和效果脱钩。反过来,如果能够通过相应的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则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和机构设置,从而降低决策成本。
三、政府加强高校智库的措施
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该《计划》主要包含七个部分: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这要求政府制定并完善高校智库的措施和办法。
1.政府要为高校智库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社会环境。在政府层面,如果要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对高校智库的偏见。政府应当正确的认识高校智库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力量,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块基石。不能因为高校智库对政府的某些行为和做法进行批评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就对高校智库产生隔阂,甚至约束其发展。
1.2营造一个开放的政治环境。允许独立、自由以及不同的思想主张能够及时、透明的进行传播。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公共政策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来对待,而高校智库就是以科学为研究主旨的。政府则更加需要创造良好的、百家齐放的思想氛围,以保证高校智库全面发挥其作用。
1.3实现决策制度化。政府应该使参谋系统与决策系统相互独立。要建立决策子系统、行政性政策研究组织与高校政策研究组织的制度化联系,在制度上将体制外专家咨询纳入决策程序。
1.4明确高校智库的法律和社会地位。應该尽快完善非营利法人制度,建立健全适合高校智库自身的注册、纳税及接受捐助法律制度;要消除体制内智库同高校智库的区别对待,为不同智库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健全高校智库的筹资机制。我国目前的高校智库大多数是以校方的拨款为主导的,这将大大影响其研究的深入性。国外的成功智库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多元的,不仅有政府的委托、拨款,有企业的援助,有基金会个人的捐赠,还有其它的经营费用等。这些都可以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具体而言,一方面,政府应对高校智库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并不是让政府直接把钱分配给高校智库,而是让政府扩大公共政策咨询范围,通过合同购买方式向高校智库购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高校智库要主动与企业以及个人进行合作,以筹集研究、经营费用。
3.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凝聚高端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推动智库人才交流,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教育的改革,建设新型智库机构,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智库。同时也要做好用人制度的配套调整,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高端人才到实际部门工作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4.拓展发展交流平台。发展交流平台建设是制约高校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该把智库建设提上国家外交层次,建设中外高校智库交流平台,支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智库论坛。同时要规范发布流程,严把成果发布政治关和质量关。
四、结语
简言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硬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要不断的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应当在公共决策之际,高度重视并接受高校智库的合理建议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惠民,解水青.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2]李树林.智库献辞—迎接中国高校智库时代的到来[J].管理观察,2013(16).
[3]李桢.智库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力研究—以社科院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2(6).
[4]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4(12).
作者简介:黄璞,男,硕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助理研究员;林敏敏,女,硕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受到广东省级高校重大科研项目“海外猎头实训实战基地”支助,编号2014WTSCX140.
关键词:高校 智库 政府 公共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事务日益增多,国内建设任务纷繁复杂。如何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强有力的智慧。
2013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将智库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确定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据此,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同时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国际大国,发展智库,特别是发展高校智库,已然势在必行。
一、智库及高校智库
1.智库。智库(Think Tank),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最早是军事用语,用来指称二战期间防务专家和军事战略家们讨论作战计划和制定战略的保密室。
1.1智库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关于智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智库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
1.2智库的历史。智库的历史可追溯至1831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联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最初的研究方向为海战和军事理论。1916年,布鲁金斯学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成立,该机构的宗旨为“促进美国的民主,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安全和社会机遇,以及保证一个更加开放、安全、繁荣和合作的世界”。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智库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冷战结束之后,智库的工作以研究全球化为主。
2.高校智库。高校智库是指隶属于大学的研究者们的组织,由学生,老师等组成。像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都是有名的高校智库。
2.1高校智库的概况。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项目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共有智库6826个,其中,中国智库数量为426个,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1828个智库的美国。非美国的全球顶级智库中中国社科院排名第1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排名第28,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亦上榜。地区顶级智库前10名中,中国有4家智库入选。目前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虽然很多,但堪称高水平智库的还不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世界一流大学智库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智库重于量的时候,更要重于精。
2.2高校智库的优势。一是高校内部可以形成多个智库。高校智库多是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提炼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著名高校均有多個优势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都可以生成智库,如清华大学、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中心、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都是全球知名的高校智库。
二是高校智库的强势研究领域与优势学科是相互对应的。高校优势学科是高校智库的深厚根基和依托,如胡佛研究所凭借其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事务、环境研究领域的研究而著称,胡佛研究所这几个领域的世界排名都位于前列;而这些学科恰是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美国最为权威的USNEWS大学排名2012年度分专业排名中,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排名第5,环境研究排名第1。
三是高校智库与高校内部其他院系之间形成“内部旋转门”。高校智库和高校之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必须拥有内部转化的机制。在胡佛研究所常驻的100多位研究人员中,80%以上为高级研究人员,有105人次是美国各类院士和各类奖章的获得者。这些研究人员中又有80%以上由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系联合聘任,由胡佛研究所和其他院系分别支付相应的聘任费用,使这些研究人员可以在胡佛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其他院校之间相互转换。
二、高校智库在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作用
相比一些官方智库,由于高校智库的特殊性和独立的身份,其声音更加率真,观点更加客观,表达方式也更加自由。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高校智库更加科学,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和公正。高校智库在中国政府公共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1.建言献策。2008年至2013年,我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了600余项国家部委的调研和培训任务,直接参与了《民事诉讼法》、《食品安全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累计有1600余份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2.为政府决策层输送人才。为政府储备和提供高端专业人才是高校智库的主要功能之一。智库的成员可以直接进入政府重要岗位,参与决策过程,即作为公务员为政府,为社会做贡献。高端人才可以以政府聘请的方式进入政府从而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中国的高校智库则可以为中国政府的公共决策贡献自己的才华。
3.有利于政府决策更好地体现民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文化的联系,交流平台的发达和媒体舆论监督的加强,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网络民意、社评建言, 从一定程度上看, 虽然体现了民主的进步, 但距离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体制还有很大的距离。
当前,就算像听证会这样已被法律认可的民主参与机制,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中, 要么形同虚设, 要么在参与的对象范围、信息的公开程度、程序的规范都存在不足。高校智库由于知识专业,且他们都不受制于政治, 他们能够收集不同民众的利益诉求, 实现公共利益的初步整合, 并且以咨询的方式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情。
4.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性,要求政府在决策时必须依赖广泛的咨询。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大都属于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它们提供的政策或咨询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智库的经费来源于政府。他们有时是做御用文章,有时是为公共政策提供注脚。他们的部门本位导致他们看问题的视角、视域是有局限的。 高校智库的经费主要来自校方的拨款和一些基金会、企业赞助或私人捐助,他们的观点更客观,视野更宽阔。如果高校智库能更多地为政府提供咨询,政府在决策时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进行更多的利益权衡,从而制定更优的方案。
5.有利于降低政府决策成本。当前我国决策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谋”与“断”不分,社会科学方面的服务仍处于政府的高度垄断之下。政府决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这些如果都由体制内智库去做,其信息的收集和问题的调研就需要政府安排更多的专业人才,组织更多的专业机构。
而体制内机构的自我膨胀的惰性,加上缺少必要的成本核算,因此容易导致决策的成本和效果脱钩。反过来,如果能够通过相应的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则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和机构设置,从而降低决策成本。
三、政府加强高校智库的措施
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该《计划》主要包含七个部分: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这要求政府制定并完善高校智库的措施和办法。
1.政府要为高校智库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社会环境。在政府层面,如果要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对高校智库的偏见。政府应当正确的认识高校智库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力量,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块基石。不能因为高校智库对政府的某些行为和做法进行批评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就对高校智库产生隔阂,甚至约束其发展。
1.2营造一个开放的政治环境。允许独立、自由以及不同的思想主张能够及时、透明的进行传播。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公共政策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来对待,而高校智库就是以科学为研究主旨的。政府则更加需要创造良好的、百家齐放的思想氛围,以保证高校智库全面发挥其作用。
1.3实现决策制度化。政府应该使参谋系统与决策系统相互独立。要建立决策子系统、行政性政策研究组织与高校政策研究组织的制度化联系,在制度上将体制外专家咨询纳入决策程序。
1.4明确高校智库的法律和社会地位。應该尽快完善非营利法人制度,建立健全适合高校智库自身的注册、纳税及接受捐助法律制度;要消除体制内智库同高校智库的区别对待,为不同智库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健全高校智库的筹资机制。我国目前的高校智库大多数是以校方的拨款为主导的,这将大大影响其研究的深入性。国外的成功智库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多元的,不仅有政府的委托、拨款,有企业的援助,有基金会个人的捐赠,还有其它的经营费用等。这些都可以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具体而言,一方面,政府应对高校智库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并不是让政府直接把钱分配给高校智库,而是让政府扩大公共政策咨询范围,通过合同购买方式向高校智库购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高校智库要主动与企业以及个人进行合作,以筹集研究、经营费用。
3.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凝聚高端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推动智库人才交流,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和建设核心。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教育的改革,建设新型智库机构,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智库。同时也要做好用人制度的配套调整,通过聘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智库研究,推荐智库高端人才到实际部门工作等重点举措,推动智库人才交流。
4.拓展发展交流平台。发展交流平台建设是制约高校智库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推动智库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渠道和平台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该把智库建设提上国家外交层次,建设中外高校智库交流平台,支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智库论坛。同时要规范发布流程,严把成果发布政治关和质量关。
四、结语
简言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硬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要不断的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应当在公共决策之际,高度重视并接受高校智库的合理建议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惠民,解水青.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2]李树林.智库献辞—迎接中国高校智库时代的到来[J].管理观察,2013(16).
[3]李桢.智库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力研究—以社科院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2(6).
[4]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4(12).
作者简介:黄璞,男,硕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助理研究员;林敏敏,女,硕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受到广东省级高校重大科研项目“海外猎头实训实战基地”支助,编号2014WTSCX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