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是单枪匹马的英雄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行政等关键工作。学校的稳固发展离不开校长的正确领导,但仅凭校长一人之力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校长在引领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解决困难、促进发展?信息化领导力是其核心且首要的因素。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
  有些学者认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的某种素养或是应具备的某种能力,将眼光放在校长本人身上,同时将信息技术与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关联,认为信息技术是影响信息化领导力的关键甚至是唯一因素。
  笔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可以看成是校长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一系列行动,具体包括两个层面和三要素:两个层面是指内在领导力以及团队领导力。其中,内在领导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提供驱动力和决心以达成既定目标;团队领导力是指与团队队员良好沟通、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三要素分别是播撒希望、建立景愿,提升执行力,有效管理。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1.建立学校信息化愿景
  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通道。校长首先要明确学校所处的环境,了解国家的信息化政策,熟悉所在区域的信息化程度,确立一个可以实现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包括建设层面和应用层面,以应用促建设。建立愿景是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但是科学合理的规划仅凭校长一人是难以办到的。校长除了考察学习、请教同行以外,还需要得到校内各部门团队和校外专家顾问的支持,以此取得并达成校内大多数教师对学校愿景、规划的共识。
  2.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
  教育信息化对管理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沟通不畅、统筹协调困难等问题阻碍了信息化进程,学校为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校长要立足全局,多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多听取各方人士合理化建议。机制的完善是对实施过程的一种动态管理,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学校在实施信息化工作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
  在实施学校信息化工作时,校长要通过个人的影响力去影响广大教师,将他们团结起来,不是要训导他们“怎么做”,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校长只有基于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将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团队的执行力与创造力比单打独斗的个人强得多。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硬件、软件不断变革,环境、条件不断变化,这些都促使校长无法独自应对所出现的各种新状况,这时候,团队的力量就凸显出来。校长要利用集体的智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信息化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建立团队后,校长还要思考如何能让团队发挥影响力,达到高绩效;如何化困难为转机,让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如何激发成员创意,获得所需要的工作效果;如何提升绩效,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等。学校信息化工作团队的成员可以不仅仅是本校成员,还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校长、教师,也可以是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高校专家等。
  4.反思实施信息化的得与失
  实施信息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前行的过程。校长在抓建设的同时也应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反思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哪些不足。
  反思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否得到有效提高,二是学生是否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获益,三是学校是否具备条件实行下一步计划,四是哪些方面体现出阶段性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
  5.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立协作平台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学校的基石。校长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指导和要求、所营造的信息化氛围、所创设的成长环境,都会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应该是指教师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在信息化应用环境中的全面提高。校长要为教师培训提供帮助,并采取必要的激励因素来鼓励教师成长。
  校长要能够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通过教科研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供教师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成长平台。校长可以通过协调学校的时间安排,合理配置教师的工作任务量等措施,在时间上保证学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校长应该努力在学校中创设积极参与革新、应用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文化氛围。
  三、如何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1.自身修炼,提高决策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学校组织结构、学校文化、资金投入与学校内部各种利益协调等多方面内容。我们不希望校长做单枪匹马的英雄,而应成为运筹帷幄的军师。校长应不断学习,不断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
  2.借用外力
  校长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规划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现实路径。要能够敏锐把握环境因素的变化,区分并合理运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优势,在符合国家信息化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区域优势,发展本校特色。如果学校暂时拿不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不妨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招标完成学校的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初期应用建设。当然,需要特别注意衔接问题,企业完成建设项目后学校如何独立运行,这必须双方事先约定好。
  3.整合资源,加强协作,提高执行力
  校长决策着学校的基本政策、发展方向、管理方式、教学状态等方面,很多时候都需要校长一个人考虑周全后拍板定夺,其他人依照执行。然而,信息化模糊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也许某位教师比校长更为了解关于某方面的知识,在这个时候,校长既要把握全局,把握大方向,也要善于激发团队头脑风暴。团队头脑风暴能调动集体潜能,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几乎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在校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活动会积累下来大量的资料(如:教师的教学课件、班级活动照片、视频等)。随着电脑及数码产品的普及,这些资料大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从当前的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班级数字化资料的存储很不科学,有的保存在学校信息中心,有的存储在班主任的电脑里,有的甚至存储在学生或班级的电脑里。这些珍贵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可能会丢失。即
初露端倪的“云计算时代”凸显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思维:高度专业化的庞大数据中心为用户解除了数据因“脱网”存取而导致的病毒侵害、硬件损坏等安全隐患;移动工作和协同工作能够通过远程共享的网络平台来实现,应用的软件由“云应用”提供,减轻了计算机程序运载负担,能够得到更多、更“高端”的软件;团队工作模式、协商式工作方式、远程协同工作框架、共享式信息交换平台等新型组织结构,带来远程实时交互;低成本、灵活、多样
电场强度是高中物理教材中描述“场”这种特殊物质时遇到的第一个物理量,为了表达一个带电体的“场”对另一个带电体的“场”产生作用时的强度,引入了电场强度E这个概念,定义为单位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即E=F/q。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由于“场”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性,也限于中学阶段的实验条件,无法用真实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只能以虚拟情景为载体进行探究性活动,我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实践情况,我们对兰州市城关区初中学校进行了调查。  城关区地处兰州市中心,该地区的初中教育水平总体良好。调查的学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关区初中学校的现状。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选取城关区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初中校(以下称甲、乙、丙学校)。考虑到初一学生
英国的A-Level课程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且在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课程。它的考试是一种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检验后逐渐形成的稳定、规范并且受到普遍认可的学业评价方式。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英国ICT课程方面的调研主要关注相当于国内中考水平的GCSE考试,而相当于高中会考、高考的A-Level考试却较少有人提及。    一、A-Level课程介绍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简称A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在课前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积累了自己独特的识字经验,能够把学过的识字方法运用到语文识字活动中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步提高,词汇量在逐渐增加,他们有较强烈的表达愿望,但需要将语言规范并丰富起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生字“蜻、蜓、展、蝴、蚯、蚓、蚂、蚁、运、蝌、蚪、蜘、蛛、网”,能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汉字“蚂、蚁
2006年9月,浙江省启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如何引导、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课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整体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归纳并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不同定义,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
分层教学要多关注学生的三“心”二“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家经常会提到分层教学策略,成立互助小组来解决学生之间水平差异的问题。关于分组教学,一种观点是水平高低不同的一组,能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另一种观点是高手一组,水平差的一组,老师多关心低水平小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觉得都可行,而且也切实地实施过,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对分组的热情不会燃烧多久,最后就变成几名同学代替全组完成任务。如何在分层
前几天,我正在校园里漫步。远远地,一名学生向我打招呼。我朝他笑了笑,脑子里却怎么也搜索不到他的名字。自从高二年级考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课就结束了,好多学生的名字也渐渐淡忘了。  直到学生走到近前,我才认出他——原来是那个曾经在课堂上偷玩游戏、后经批评教育积极改正了的学生。我笑着说:“原来是你啊。你的学测成绩怎么样?通过了没有?”“当然通过了!我还要感谢您呢。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要谢谢您。”
8月19日,前夜的一场细雨给北京带来了酷暑中难得的清凉,令人精神一振。“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隆重举行。两百余名与会校长得到了一场智慧的濯洗。本届论坛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主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志峰、北京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