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在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主要依靠学的课堂中学习。
【关键词】 主要依靠学 终身发展 相信学生 教所当教 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
Strive to develop classroom relying on learning
【Abstrac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concep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change to guide students in building humane care rely mainly on the study of classroom learning.
【Key words】 Mainly depends on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Believe students Teache what should teach Real worldVirtual world
为什么教?怎样教?有没有更好的教的方法?这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看似老生常谈,实质是直指教育教学本质和价值的根本问题。对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勿庸讳言,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普遍有效的解决。集中体现在: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师生的注意力过分聚焦于高考成绩,把学科的知识体系当作一种外在的东西让学生记忆,并在揣测高考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作穿靴戴帽式的再现运用。结果是本来应该充满乐趣的学习成为不得不为的苦役,使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这从根本上伤害了教学本身,更严重的是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扭转,势必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建设主要依靠学的课堂。这就要求做到:
1 立意高远
作为教师,当他跨进教室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某种教育价值观的支配,教育价值观决定着他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主要依靠学的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立意高远,真正把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培养学生好学、善学的品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诸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我们所上的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育目标,但这些具体目标必须朝向一个总目标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据研究,天鹅的起飞需要一定的滑翔通道,如果池塘过小,天鹅便无法遨游于天空。同样,如果我们教育的池塘过小,也会限止学生的发展,甚至使学生无法起飞。中国教育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的事实,就反映了我们的基础教育立意小了,过分的急功近利。
要做到始终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并不容易。现实中有很多教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对自己的某些教学行为也并不认同,但还是这样去做了,思想上感觉很矛盾很苦恼。可见,要做到立意高远,不仅要有深刻洞悉教育本质的睿智,需要有认识、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的本领,而且需要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要有不屈从于现实压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对生活在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中的普通教师来说不啻为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的精神,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是不可能做到的。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中就强调了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2 相信学生
建设主要依靠学的课堂的第二个条件是要相信学生。从本能上说,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普通中学里之所以存在比较普遍的厌学现象,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违背学习者天性,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如不厌其烦的反复说教,越俎代疱,不顾学生实际的反复操练,题海战术,过度地开发了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感到身心俱疲,再加上以分数高低进行排队和奖励的普遍做法,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了无生趣,也使学生爱学习的本能逐渐衰弱和泯灭。究其原因,除了教学立意不高以外,就是不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要求和能力。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做的生本教育实验告诉人们,学生需要我们信任他、组织帮助他进行自主学习,它比接受外界的教,来得更深刻、更丰富、更有效。这是因为它更能发挥人的学习的、思维的、语言的和创造的全部本能,调动全部感情和经验自己形成概念,而不需要与外界加给他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迁就、适应和对接,更能直接主动地、富有生命色彩地实现自身人格和智慧的成长提升,并获得持续不断的自我激励。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在基础教学中完全抛开中高考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把高中的1~2年级视作实践操作意义上的成长期,而毕业年级,可以视作相对成熟期。在成长期,学生的学习不应受终端考试的过分影响,而主要是打好基础,发展素质,使所学知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灵里和生活中,成为智慧和人格的素养,并为其成熟做充分的、有效的准备。把毕业年级看作成熟期,在这一时期,再把在成长期所生长和积累的素养、知识、能力和社会对人的检验结合起来,最终获得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
3 教所当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到教学时间十分紧张,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随着教材的更新,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总有捉襟见肘之感,究其原因是观念滞后于改革实践,穿新鞋走老路,力求把容量大大扩展了的新教材讲细讲深讲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往往操之过急,恨不得让初一高一的学生达到毕业班学生才能达到的高度。带着比较强烈的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开展教学活动,讲风太盛,不讲不放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可能在追逐着、热心着、集体无意识着、去教学生本能就可以知道的事物,热心去讲那些以学生的能力自己应能解决的问题,踏破铁鞋,去寻觅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东西。我们对学生自己就学得会的东西,在他们生命中蕴含的东西,偏要去教。
那么,教师应该教什么呢?当然应该教需要教的东西。什么是需要教的东西?这不是仅仅依靠教材或课程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应该问学生。从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弊端来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奥秘的兴趣,指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学习与成长本身的快乐,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中自身无法讨论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在对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中,去把握课堂教学中真正需要教的东西,同时要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不要让问题止于教师。教师不仅要研究教的东西,更要研究不需要教的东西。
4 沟通“三界”
我们的学生实际上生活在三个世界当中:第一个世界是现实世界;第二个世界是书本世界;第三个世界是虚拟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是许多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中国的学生从跨进门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分数的压力、班级中的地位的压力、大人们灌输的就业竞争的压力等等。在一所知名重点小学所作的关于你所梦见的最开心的事是什么的调查中,某班45位学生竞有42位写的是考试考了双百分。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不能不感到悲哀,在这样的重压下学生怎么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怎么能够激发起对学习的热爱,难怪中考、高考结束后校园里往往出现一片抛书、撕书、甚至烧书的景象,学生热爱学习的本能被沉重的现实压力毁了。如果这样的压力不能得到正常而有效的渲泄,必然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有的学生就开始从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慰藉和成就感。在这个世界中他成为无拘无束、战无不胜的超人,成为聪明睿智、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成为行侠仗义、除魔惩恶的侠客。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获得的心理满足,使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而难以自拔,甚至患上社会适应症。书本世界主要是由学校和老师掌控的,读书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要使学校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沟通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及虚拟世界的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获得的经验来帮助对书本世界的理解,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用相对可控的书本世界的教学来诠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处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遇到的问题的观念和方法。
【关键词】 主要依靠学 终身发展 相信学生 教所当教 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
Strive to develop classroom relying on learning
【Abstrac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concep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change to guide students in building humane care rely mainly on the study of classroom learning.
【Key words】 Mainly depends on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Believe students Teache what should teach Real worldVirtual world
为什么教?怎样教?有没有更好的教的方法?这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看似老生常谈,实质是直指教育教学本质和价值的根本问题。对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勿庸讳言,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普遍有效的解决。集中体现在: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师生的注意力过分聚焦于高考成绩,把学科的知识体系当作一种外在的东西让学生记忆,并在揣测高考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作穿靴戴帽式的再现运用。结果是本来应该充满乐趣的学习成为不得不为的苦役,使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这从根本上伤害了教学本身,更严重的是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扭转,势必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建设主要依靠学的课堂。这就要求做到:
1 立意高远
作为教师,当他跨进教室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某种教育价值观的支配,教育价值观决定着他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主要依靠学的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立意高远,真正把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培养学生好学、善学的品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诸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我们所上的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育目标,但这些具体目标必须朝向一个总目标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据研究,天鹅的起飞需要一定的滑翔通道,如果池塘过小,天鹅便无法遨游于天空。同样,如果我们教育的池塘过小,也会限止学生的发展,甚至使学生无法起飞。中国教育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的事实,就反映了我们的基础教育立意小了,过分的急功近利。
要做到始终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并不容易。现实中有很多教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对自己的某些教学行为也并不认同,但还是这样去做了,思想上感觉很矛盾很苦恼。可见,要做到立意高远,不仅要有深刻洞悉教育本质的睿智,需要有认识、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的本领,而且需要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要有不屈从于现实压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对生活在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中的普通教师来说不啻为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的精神,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是不可能做到的。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中就强调了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2 相信学生
建设主要依靠学的课堂的第二个条件是要相信学生。从本能上说,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普通中学里之所以存在比较普遍的厌学现象,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违背学习者天性,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如不厌其烦的反复说教,越俎代疱,不顾学生实际的反复操练,题海战术,过度地开发了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感到身心俱疲,再加上以分数高低进行排队和奖励的普遍做法,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了无生趣,也使学生爱学习的本能逐渐衰弱和泯灭。究其原因,除了教学立意不高以外,就是不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要求和能力。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做的生本教育实验告诉人们,学生需要我们信任他、组织帮助他进行自主学习,它比接受外界的教,来得更深刻、更丰富、更有效。这是因为它更能发挥人的学习的、思维的、语言的和创造的全部本能,调动全部感情和经验自己形成概念,而不需要与外界加给他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迁就、适应和对接,更能直接主动地、富有生命色彩地实现自身人格和智慧的成长提升,并获得持续不断的自我激励。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在基础教学中完全抛开中高考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把高中的1~2年级视作实践操作意义上的成长期,而毕业年级,可以视作相对成熟期。在成长期,学生的学习不应受终端考试的过分影响,而主要是打好基础,发展素质,使所学知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灵里和生活中,成为智慧和人格的素养,并为其成熟做充分的、有效的准备。把毕业年级看作成熟期,在这一时期,再把在成长期所生长和积累的素养、知识、能力和社会对人的检验结合起来,最终获得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
3 教所当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到教学时间十分紧张,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随着教材的更新,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总有捉襟见肘之感,究其原因是观念滞后于改革实践,穿新鞋走老路,力求把容量大大扩展了的新教材讲细讲深讲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往往操之过急,恨不得让初一高一的学生达到毕业班学生才能达到的高度。带着比较强烈的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开展教学活动,讲风太盛,不讲不放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可能在追逐着、热心着、集体无意识着、去教学生本能就可以知道的事物,热心去讲那些以学生的能力自己应能解决的问题,踏破铁鞋,去寻觅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东西。我们对学生自己就学得会的东西,在他们生命中蕴含的东西,偏要去教。
那么,教师应该教什么呢?当然应该教需要教的东西。什么是需要教的东西?这不是仅仅依靠教材或课程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应该问学生。从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弊端来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奥秘的兴趣,指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学习与成长本身的快乐,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中自身无法讨论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在对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中,去把握课堂教学中真正需要教的东西,同时要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不要让问题止于教师。教师不仅要研究教的东西,更要研究不需要教的东西。
4 沟通“三界”
我们的学生实际上生活在三个世界当中:第一个世界是现实世界;第二个世界是书本世界;第三个世界是虚拟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是许多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中国的学生从跨进门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分数的压力、班级中的地位的压力、大人们灌输的就业竞争的压力等等。在一所知名重点小学所作的关于你所梦见的最开心的事是什么的调查中,某班45位学生竞有42位写的是考试考了双百分。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不能不感到悲哀,在这样的重压下学生怎么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怎么能够激发起对学习的热爱,难怪中考、高考结束后校园里往往出现一片抛书、撕书、甚至烧书的景象,学生热爱学习的本能被沉重的现实压力毁了。如果这样的压力不能得到正常而有效的渲泄,必然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有的学生就开始从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慰藉和成就感。在这个世界中他成为无拘无束、战无不胜的超人,成为聪明睿智、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成为行侠仗义、除魔惩恶的侠客。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获得的心理满足,使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而难以自拔,甚至患上社会适应症。书本世界主要是由学校和老师掌控的,读书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要使学校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沟通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及虚拟世界的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获得的经验来帮助对书本世界的理解,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用相对可控的书本世界的教学来诠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处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遇到的问题的观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