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校举行了为期两周的优质课大赛活动,我有幸全程听了文科学科的18节课,感触颇深。这些课程,突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探求真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很大的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富有趣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有的老师,用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对这些歌词先唱后译,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老师讲地震一节,让学生即兴表演地震来临时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学科知识,对发生灾害时如何逃生自救更有深刻的印象。
三、 重视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
有的老师,让学生在歌曲《父亲》中感受亲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写下对亲人的感动和祝福,一节课,老师和学生都笼罩在感动和感恩的氛围中,不知有多少学生热泪盈眶!短短的40分钟,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描述如何表达亲情,心灵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洗涤和震撼。
四、 课件制作直观实用
地理老师,讲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团与天气,用非常直观的小动画来展示冷锋过境和暖锋过境的现象;都是简单至极,但也实用至极。
但是,在学习之余,我也有一些困惑,在此提出来,以与诸位探讨,望有识之士能指点迷津。
一、课堂形式与内容设置的问题
有些课堂,一味追求新课改的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讨论热烈,活动充分,又是合作探究,又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知识却很少,课堂容量很小。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低,不太符合学生实际;或者设置的问题太简单,根本用不着讨论,而为了教学中必须有合作探究精神的体现,让学生花很长时间去讨论;或者教学的重点、设置的问题偏离了学科特点,体现不出学科知识目标。
如何解决课堂形式与内容协调一致,即既要有形式的灵活,学生积极参与,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能力,相信是很多老师都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一节高效的优质的课堂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薄老师的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薄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他采取的方法很灵活,让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形象,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读一读,评价一下。而是设置了四个环节:
1初读:感受人物,认识别里科夫
2品读:走进人物,对话别里科夫
3解读:审视人物,感受社会氛围
4悟读:反思现实,升华成长自我
由初读到悟读,由个人悲剧到社会环境,由读文本中的人物到反思自我的成长,这四个环节丝丝相扣,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情感价值观,极有层次。而且,在第二个环节“走进人物,对话别里科夫”中,薄老师采取的方法很巧妙,让学生采访别里科夫,三组同学模拟采访,通过被采访者惟妙惟肖的语言、动作,一个封闭的胆小的整天战战兢兢生活的别里科夫的形象就活生生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而且,采访很简短,问题设置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真的是一节文质兼美的好课。
二、 学生回答与教师点评的问题
韩愈早在千年前的唐朝就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定义老师的职责千百年来被人们所认可。但是,自从新课改,这句话很少再被人提起,即使提起,也是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的,认为这句话是传统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代表。所以,在一些课堂上,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回答问题,但教师的点评很少甚至没有点评。这种看法这种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觉得,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时代如何发展,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不会改变。学生如果什么都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来,老师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况且人家韩愈说老师应该传道应该授业应该解惑,他也没规定老师怎么去传怎么去授怎么去解,怎么就一定断定他老人家说的是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呢。当然,课堂上学生可以探究,应该探究,但是学生回答过后,教师还是要做出及时的正确的点评的。况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得不对,有些回答得不全面,有些回答正确但声音小,老师的点评哪怕是重复强调正确答案就尤其显得重要。
三、 学生主动回答与教师点名提问的问题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上课时主动回答的、发言积极的总是那些个同学,而我们也总是请这些同学发言,以前我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在意,但今年教师节,在众多的短信中我收到了一条让我百感交集的祝福:“或许老师从来都不曾注意我,但我却每一天认认真真地看着您,倾听那最真诚的言语。我想,我会永远这样默默地支持您,在某一个角落为您祈祷。”这个学生没有留下姓名。每每想到这个学生或许静坐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喜欢着他的老师,渴望着老师的关注,渴望着老师哪怕一次的提问,让他能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我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酸痛:一个失职的教师配的上这个孩子的尊敬和爱吗?或许他就是孔庆东说的“没有”那一类,但是,他的默默,是忽视他的理由吗?我知道,每个班级都有这样默默的一部分,他们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但内心深处,他们渴望关注,他们不会主动争取机会,但他们渴望老师给予自己机会。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上,我们能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给予积极的同学机会的同时,也适当点名提问那些并不积极的同学,让每一棵小树都能得到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所以,课堂的形式的活泼热闹很重要,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情感丰富、会学习、能学习的主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但我们也要让课堂内容充实、高效,杜绝一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并不能学到知识技能的现象,不要让新课改流于形式,而要打造活泼充实的优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课程,使课堂活泼、学生积极、高效优质。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探求真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很大的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富有趣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有的老师,用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对这些歌词先唱后译,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老师讲地震一节,让学生即兴表演地震来临时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学科知识,对发生灾害时如何逃生自救更有深刻的印象。
三、 重视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
有的老师,让学生在歌曲《父亲》中感受亲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写下对亲人的感动和祝福,一节课,老师和学生都笼罩在感动和感恩的氛围中,不知有多少学生热泪盈眶!短短的40分钟,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描述如何表达亲情,心灵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洗涤和震撼。
四、 课件制作直观实用
地理老师,讲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团与天气,用非常直观的小动画来展示冷锋过境和暖锋过境的现象;都是简单至极,但也实用至极。
但是,在学习之余,我也有一些困惑,在此提出来,以与诸位探讨,望有识之士能指点迷津。
一、课堂形式与内容设置的问题
有些课堂,一味追求新课改的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讨论热烈,活动充分,又是合作探究,又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知识却很少,课堂容量很小。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低,不太符合学生实际;或者设置的问题太简单,根本用不着讨论,而为了教学中必须有合作探究精神的体现,让学生花很长时间去讨论;或者教学的重点、设置的问题偏离了学科特点,体现不出学科知识目标。
如何解决课堂形式与内容协调一致,即既要有形式的灵活,学生积极参与,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能力,相信是很多老师都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一节高效的优质的课堂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薄老师的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薄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他采取的方法很灵活,让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形象,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读一读,评价一下。而是设置了四个环节:
1初读:感受人物,认识别里科夫
2品读:走进人物,对话别里科夫
3解读:审视人物,感受社会氛围
4悟读:反思现实,升华成长自我
由初读到悟读,由个人悲剧到社会环境,由读文本中的人物到反思自我的成长,这四个环节丝丝相扣,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情感价值观,极有层次。而且,在第二个环节“走进人物,对话别里科夫”中,薄老师采取的方法很巧妙,让学生采访别里科夫,三组同学模拟采访,通过被采访者惟妙惟肖的语言、动作,一个封闭的胆小的整天战战兢兢生活的别里科夫的形象就活生生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而且,采访很简短,问题设置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真的是一节文质兼美的好课。
二、 学生回答与教师点评的问题
韩愈早在千年前的唐朝就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定义老师的职责千百年来被人们所认可。但是,自从新课改,这句话很少再被人提起,即使提起,也是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的,认为这句话是传统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代表。所以,在一些课堂上,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回答问题,但教师的点评很少甚至没有点评。这种看法这种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觉得,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时代如何发展,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不会改变。学生如果什么都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来,老师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况且人家韩愈说老师应该传道应该授业应该解惑,他也没规定老师怎么去传怎么去授怎么去解,怎么就一定断定他老人家说的是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呢。当然,课堂上学生可以探究,应该探究,但是学生回答过后,教师还是要做出及时的正确的点评的。况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得不对,有些回答得不全面,有些回答正确但声音小,老师的点评哪怕是重复强调正确答案就尤其显得重要。
三、 学生主动回答与教师点名提问的问题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上课时主动回答的、发言积极的总是那些个同学,而我们也总是请这些同学发言,以前我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在意,但今年教师节,在众多的短信中我收到了一条让我百感交集的祝福:“或许老师从来都不曾注意我,但我却每一天认认真真地看着您,倾听那最真诚的言语。我想,我会永远这样默默地支持您,在某一个角落为您祈祷。”这个学生没有留下姓名。每每想到这个学生或许静坐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喜欢着他的老师,渴望着老师的关注,渴望着老师哪怕一次的提问,让他能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我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酸痛:一个失职的教师配的上这个孩子的尊敬和爱吗?或许他就是孔庆东说的“没有”那一类,但是,他的默默,是忽视他的理由吗?我知道,每个班级都有这样默默的一部分,他们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但内心深处,他们渴望关注,他们不会主动争取机会,但他们渴望老师给予自己机会。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上,我们能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给予积极的同学机会的同时,也适当点名提问那些并不积极的同学,让每一棵小树都能得到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所以,课堂的形式的活泼热闹很重要,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情感丰富、会学习、能学习的主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但我们也要让课堂内容充实、高效,杜绝一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并不能学到知识技能的现象,不要让新课改流于形式,而要打造活泼充实的优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课程,使课堂活泼、学生积极、高效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