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也高度概括了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2003年7月26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家首届弥勒论坛会上诠释企业家精神时指出:“创新精神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创新,为什么有的企业难以发展,原因就在于管理者往往沉湎于昨天的成功,难以自我创新战胜自我,海尔的理念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不断打破昨天的思维定式,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张瑞敏还说过“成功只存于在昨天的记忆里,或对明天的追求中。”的确,成功者魅力不在于已经做了多少件成功事,而在于不断地寻找成功,创造成功。这对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何启示呢?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适应变化的时代要求,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新的成功,创造新的成功。从而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同仁略作探讨,以求指正。
一、教师要更好地起“导”的作用,必须更新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更新发展快,20世纪末有人估计过,到2050年人们所运用的科学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即有99℅的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被动摇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当广泛,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它使人们可以还未进校门就可以完成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并非只有课堂,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处理好一桶“活水”与一杯“活水”的关系,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互相交流信息的场所,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导”的作用下有所获、有所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富有情感。
二、教师的教学要富有情感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总是离不开情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我们常说: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应是在情景交融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或者枉费心机,流于某种形式,就政治课的性质和宗旨而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当然是正确的,但若因此而忽视了情感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没有情感教育的政治课,是“有理无情”的,只剩下“知、理”躯壳的政治课,这必定会失去其生命力,又怎么可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的和宗旨呢?另外,也只有在政治教育中富有情感,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有利于充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敢说、愿说,老师才知道他们的理解是否合理、有新意。即只有在政治课教育中富有情感,才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公平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些东西,虽早已为名家下了结论,但我们仍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思考,这也许会使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给所有学生机会,让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总结。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在分析问题时,都希望得到正确而唯一的答案,殊不知这就会约束学生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意创设各种合乎实际(具有趣味性)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获得知识。
我在教学“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时”,首先让学生讲“愚公移山”“田忌赛马”的故事,然后问:这两个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哲理?两个故事共同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紧接着出示课件。
特别是第二问,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学生说,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分析的工作方法,如果看东西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这是一幅效果极佳的饮料广告,如果是从右往左看(如:阿拉伯国家的人)要使其保持最佳效果,必须调换(1)(3)两幅的顺序,有的学生又说,当把(1)(2)(3)图作为饮料广告的部分时,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去理解则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可以得到最大发挥,反之亦然,这一方面使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理解同一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在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原理中的相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这一原理实质上是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原理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也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观察,多总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辩证分析能力,逆向思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有创新型人才的出现,才会有合格的接班人的出现,才不负社会对我们的重托。
(作者单位:563131贵州省遵义县团溪中学)
2003年7月26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家首届弥勒论坛会上诠释企业家精神时指出:“创新精神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创新,为什么有的企业难以发展,原因就在于管理者往往沉湎于昨天的成功,难以自我创新战胜自我,海尔的理念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不断打破昨天的思维定式,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张瑞敏还说过“成功只存于在昨天的记忆里,或对明天的追求中。”的确,成功者魅力不在于已经做了多少件成功事,而在于不断地寻找成功,创造成功。这对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何启示呢?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适应变化的时代要求,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新的成功,创造新的成功。从而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同仁略作探讨,以求指正。
一、教师要更好地起“导”的作用,必须更新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更新发展快,20世纪末有人估计过,到2050年人们所运用的科学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即有99℅的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被动摇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当广泛,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它使人们可以还未进校门就可以完成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并非只有课堂,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处理好一桶“活水”与一杯“活水”的关系,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互相交流信息的场所,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导”的作用下有所获、有所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富有情感。
二、教师的教学要富有情感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总是离不开情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我们常说: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应是在情景交融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或者枉费心机,流于某种形式,就政治课的性质和宗旨而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当然是正确的,但若因此而忽视了情感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没有情感教育的政治课,是“有理无情”的,只剩下“知、理”躯壳的政治课,这必定会失去其生命力,又怎么可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的和宗旨呢?另外,也只有在政治教育中富有情感,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有利于充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敢说、愿说,老师才知道他们的理解是否合理、有新意。即只有在政治课教育中富有情感,才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公平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些东西,虽早已为名家下了结论,但我们仍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思考,这也许会使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给所有学生机会,让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总结。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在分析问题时,都希望得到正确而唯一的答案,殊不知这就会约束学生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意创设各种合乎实际(具有趣味性)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获得知识。
我在教学“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时”,首先让学生讲“愚公移山”“田忌赛马”的故事,然后问:这两个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哲理?两个故事共同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紧接着出示课件。
特别是第二问,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学生说,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分析的工作方法,如果看东西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这是一幅效果极佳的饮料广告,如果是从右往左看(如:阿拉伯国家的人)要使其保持最佳效果,必须调换(1)(3)两幅的顺序,有的学生又说,当把(1)(2)(3)图作为饮料广告的部分时,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去理解则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可以得到最大发挥,反之亦然,这一方面使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理解同一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在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原理中的相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这一原理实质上是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原理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也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观察,多总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辩证分析能力,逆向思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有创新型人才的出现,才会有合格的接班人的出现,才不负社会对我们的重托。
(作者单位:563131贵州省遵义县团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