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因此,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巧妙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愉快而又主动地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应有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学艺术体系 误区 构建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广大中小学教师仅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如何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是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教学效率不高,收效不大,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是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确实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应的语文教学艺术的提升。
  (一)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提升。其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感情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此外,语文教学还非常注重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情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自我认识和审美能力,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上,局限于应试教育上。“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就是要使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力”得以增强。
  (二)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展现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判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难免的,主要有:重教材轻学生。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最大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当设计的环节完成以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怎样去掌握,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教学缺少活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摆脱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学生主动地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形成语文综合素养。
  (一)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地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建立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结语
  新课程期待着教师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从“神坛”上走下来,能与生为善;从“经验”中走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教师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教师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一线教师要大胆地去实践,勇敢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1-7-27(第2版).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3]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平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成效提高不快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过程不优、教学空间不广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应当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优化和改进,为文言文教学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兴趣,消除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  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是普遍现象,这样的消极情感制约了
当代著名物理学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一误区:重教师教授,轻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少有机会发表见解,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即使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较好、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也存在运用能力不强,创造精神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再加上课业负担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创新,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心理活动
摘 要: 三步鉴赏法概括了古典诗词体验性学习的一般教学结构程序,其中“点拨体悟”阶段的教学为中心,“诵读品味”是基础,“讨论鉴赏”可以向外延伸。“点拨体悟”、“诵读品味”以古典诗词本身为主,“讨论鉴赏”可以诗词外的知识为主。这就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个体学习体验的全过程。  关键词: 古典诗词教学 “三步鉴赏法” 点拨体悟 诵读品味 讨论鉴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具备这样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放眼当前的课堂教学,涌动着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潮流,诵读体验、合作探究等富含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得以提倡、推广甚至有些泛滥,静态教学逐渐被人遗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追
摘 要: 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出发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问题设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推进问题设计在语文课堂中的正确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 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改变课堂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力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给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电子白板 有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正随着改革的浪潮不断出现在
诚如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以承载认知功能的学科教育,其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将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可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整合生成和预设,而不应该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特别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应该让课堂承载语文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所以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应首推整合课堂动态生成和课前预设,这也是在课堂实践上的一种
摘 要: 在建设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陶行知“爱满天下”、“以人为本”、“实施生活教育”的教育理论为指引,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有鲜明的节奏;从生活中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材料充实课堂内容,从广度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深度上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达到建设有广泛意义的、科学、合理的、高效的中专语文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理论
摘 要: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抓住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作者就该怎样抓住细节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做了几点尝试:(1)把握人物,再造想象;(2)抓住意象,情感共鸣;(3)抓住结尾,延伸感悟;(4)再现情节,角色表演;(5)利用“留白”,延展精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善于抓住作品的想象点,在结尾处延伸,在空白处巧补,在精妙处着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他们就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在语
4月29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绿色中国行--走进椰乡文昌共建绿色中国林的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赵普从中国绿化基金会顾问、原林业部部长徐有芳手中接过了“2009绿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