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改良鼻饲置管法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48例需要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鼻饲法和改良鼻饲法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二次置管成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所耗时间和鼻饲所耗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改良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置管及鼻饲效率以及鼻饲导致不良反应的概率方面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改良鼻饲方法比常规鼻饲方法能较好的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和鼻饲时间,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行较好推广。
关键词:改良鼻饲置管法 精神科 拒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8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54-01
由于精神科患者受幻觉,妄想等症状影响,因此常会出现拒食等症状,或是因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治疗药物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从而出现吞咽困难。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鼻饲。但由于精神病患者对鼻饲具有较强的抵触性,因此鼻饲均为强制性护理措施,虽然如此,但常规的鼻饲置管方式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鼻饲方式,在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自己所在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48例需要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两组不同的鼻饲方式,并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的48例需要进行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在25~63岁,平均年龄为41±5.3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文盲11例,小学文化23例,初中文化1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4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躁狂症15例,抑郁症15例;其中拒食的为32例,无法吞咽的16例。随机将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无法进食的原因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建模成功。
1.2 方法。在患者出现拒食或不能进食的2-3d时间给予患者鼻饲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鼻饲方式,改良组进行改良的鼻饲方式。
1.2.1 常规鼻饲方式。由于精神病患者在进行鼻饲时,均表现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再多人的强迫或约束下,对患者强制采取平卧位,利用14~16号一次性硅胶管强制进行置管,进食前首先回抽胃液,确保胃管在胃内,然后用注射器将200mL牛奶分次缓慢注入患者胃内。
1.2.2 改良鼻饲方式。改良组患者在进行置管前,由专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同时配备护理人员全程进行劝慰,患者采取平卧位,抬高患者床位30°~45°角,胃管前段采用麻油进行润滑,然后进行置管,当胃管插入14~16cm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或护理人员用手托住病人下颌,同时使病人口紧闭,从而使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吞咽动作,这样就能使胃管顺利通过鼻咽部,不至于盘曲在口腔内。同时改良组患者胃管置于长度要比常规组长7~10cm,以保证胃管抵达胃幽门处,采用三种方法来检验胃管是否留在胃内。然后采用50mL注射器分次将200mL牛奶缓慢注入患者胃内。鼻饲接触后,仍保持患者原体位30min。
1.3 观察指标。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二次置管成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所耗时间和鼻饲所耗时间。
1.4 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中P>0.05表示诧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改良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置管成功率为87.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2 2组患者置管、鼻饲以及全程所耗平均时间比较。改良组患者置管所消耗的平均时间2,14±0.93min、鼻饲所耗时间为20.18±3.71min,全程消耗时间为22.32±3.89min;对照组置管所耗时间为4.12±1.13min,鼻饲所耗时间为28.42±4.76min,全程所耗时间为32.52±5.78min,鼻饲过程所耗平均时间以及全过程所耗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改良鼻饲置管法通过采用麻油这种无任何副作用的润滑剂来使患者鼻腔至咽喉部位充分润滑,同时麻油会减少置管时对患者鼻腔的刺激。而抬高床位30°~45°角,可使患者出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从而使患者不会对置管时的不良刺激产生较大的肢体反应。改良鼻饲法在置管及鼻饲全程均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劝慰和生命体征监测,这会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鼓舞,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体位变动的概率。运用10号导管也使置管不会因为患者鼻腔狭窄而出现阻力较大的情况,使置管成功率较大提升。而将导管至于胃幽门处也可以在鼻饲时将液体食物逐渐溢满胃部,这样也能减小鼻饲时对患者胃部的刺激。
4 结论
本研究证明,改良鼻饲方法比常规鼻饲方法能较好的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和鼻饲时间,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行较好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茶凤,路千里,邵秀芹,等.改良式插鼻胃管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3(12):110-111
[2] 张娟,朱建英.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2013,19(14):1719-1720
[3] 刘春霞,王玉霞,马风梅.对鼻饲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6-48
[4] 施海红,郗奉菊,龚绍荣.体位改变对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0):2698-2699
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48例需要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鼻饲法和改良鼻饲法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二次置管成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所耗时间和鼻饲所耗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改良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置管及鼻饲效率以及鼻饲导致不良反应的概率方面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改良鼻饲方法比常规鼻饲方法能较好的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和鼻饲时间,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行较好推广。
关键词:改良鼻饲置管法 精神科 拒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8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54-01
由于精神科患者受幻觉,妄想等症状影响,因此常会出现拒食等症状,或是因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治疗药物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从而出现吞咽困难。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鼻饲。但由于精神病患者对鼻饲具有较强的抵触性,因此鼻饲均为强制性护理措施,虽然如此,但常规的鼻饲置管方式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鼻饲方式,在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自己所在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48例需要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两组不同的鼻饲方式,并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的48例需要进行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在25~63岁,平均年龄为41±5.3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文盲11例,小学文化23例,初中文化1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4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躁狂症15例,抑郁症15例;其中拒食的为32例,无法吞咽的16例。随机将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无法进食的原因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建模成功。
1.2 方法。在患者出现拒食或不能进食的2-3d时间给予患者鼻饲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鼻饲方式,改良组进行改良的鼻饲方式。
1.2.1 常规鼻饲方式。由于精神病患者在进行鼻饲时,均表现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再多人的强迫或约束下,对患者强制采取平卧位,利用14~16号一次性硅胶管强制进行置管,进食前首先回抽胃液,确保胃管在胃内,然后用注射器将200mL牛奶分次缓慢注入患者胃内。
1.2.2 改良鼻饲方式。改良组患者在进行置管前,由专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同时配备护理人员全程进行劝慰,患者采取平卧位,抬高患者床位30°~45°角,胃管前段采用麻油进行润滑,然后进行置管,当胃管插入14~16cm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或护理人员用手托住病人下颌,同时使病人口紧闭,从而使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吞咽动作,这样就能使胃管顺利通过鼻咽部,不至于盘曲在口腔内。同时改良组患者胃管置于长度要比常规组长7~10cm,以保证胃管抵达胃幽门处,采用三种方法来检验胃管是否留在胃内。然后采用50mL注射器分次将200mL牛奶缓慢注入患者胃内。鼻饲接触后,仍保持患者原体位30min。
1.3 观察指标。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二次置管成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所耗时间和鼻饲所耗时间。
1.4 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中P>0.05表示诧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改良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置管成功率为87.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2 2组患者置管、鼻饲以及全程所耗平均时间比较。改良组患者置管所消耗的平均时间2,14±0.93min、鼻饲所耗时间为20.18±3.71min,全程消耗时间为22.32±3.89min;对照组置管所耗时间为4.12±1.13min,鼻饲所耗时间为28.42±4.76min,全程所耗时间为32.52±5.78min,鼻饲过程所耗平均时间以及全过程所耗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改良鼻饲置管法通过采用麻油这种无任何副作用的润滑剂来使患者鼻腔至咽喉部位充分润滑,同时麻油会减少置管时对患者鼻腔的刺激。而抬高床位30°~45°角,可使患者出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从而使患者不会对置管时的不良刺激产生较大的肢体反应。改良鼻饲法在置管及鼻饲全程均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劝慰和生命体征监测,这会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鼓舞,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体位变动的概率。运用10号导管也使置管不会因为患者鼻腔狭窄而出现阻力较大的情况,使置管成功率较大提升。而将导管至于胃幽门处也可以在鼻饲时将液体食物逐渐溢满胃部,这样也能减小鼻饲时对患者胃部的刺激。
4 结论
本研究证明,改良鼻饲方法比常规鼻饲方法能较好的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和鼻饲时间,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行较好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茶凤,路千里,邵秀芹,等.改良式插鼻胃管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3(12):110-111
[2] 张娟,朱建英.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2013,19(14):1719-1720
[3] 刘春霞,王玉霞,马风梅.对鼻饲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6-48
[4] 施海红,郗奉菊,龚绍荣.体位改变对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0):2698-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