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写作是构成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也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如果学生能够在写作之后自主修改作文中的不当之处,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不断提升,达到“文通字顺”的写作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197
引言
就算是从事写作事业多年的名人作家,都要在完成作品后反复推敲,才能将作品尽可能地达到完美无缺的状态。因此,写作能力较为低下的初中学生更要培养自己的写作修改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一、初中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意识
在习惯教师批改作业、指出错误的初中生眼中,只要完成既花费时间、又花费精力的作文就是完成了任务,后续的修改点评环节则是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因此,学生根本没有修改作文的意识,也就无法培养他们的作文修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上交的作文则会频繁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低级错误,为教师批改作文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拉低工作效率[1]。
(二)学生不愿交换作文进行修改
在心智开始成熟的初中生心里,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看是一种十分难为情的行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不愿意被他人窥见心里的想法。因此,当教师安排同桌之间、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时,学生可能会不配合工作,私下里将自己的作文调换回自己手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修改作文的目的,也减少了学生学习他人优秀文笔、拓展思路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格外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要让羞涩、恐惧等情绪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提高初中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翁。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让学生的写作不再止步于完成作文[2]。与写作一样,对作文修改也需要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与修改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写作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作文修改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授,让学生能逐步掌握一些作文修改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提高修改的成效。
例如在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每一单元的作文题材安排都可以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写作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并且根据课文寻找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第六单元中,作文题目便是“发挥联想与想象”,与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等相互对应。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后,参考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修改相关语句。《皇帝的新装》中“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这一句,学生可以寻找自己的作文中是否有相似的比喻,思考自己的比喻和这句话相比是否生动形象。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也是巩固复习的过程。
(二)在班级内开展相关活动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跳出“舒适圈”,不仅要修改自己的作文,还要修改別人的作文。在讲解一些难度较小、逻辑思维较为清晰的作文时,教师便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作文互评”活动,让学生了解写作中的注意事项[3]。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写作要求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写作业练习之后,已经完全可以自主写作这种类型的作文。因此在写作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让学生看看其他人是如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特点,他人的错误是否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经常性地开展这种活动会让学生慢慢“脱敏”,能够自然大方地让别人来批改自己的作文,而不是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对班级和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养成学生修改的良好习惯
为了学生能够长久地自主批改作文,而不是只象征性地修改一两次就停止锻炼这种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孔乙己》这一课时,便可以找出课文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改写或者说出文中这句话的妙处。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句中,可以把“涨”、“绽”这两个动词替换成什么?如果没有更精确的词语,那么这两个动词对自己的写作有什么影响吗?这样学生在用词时便会按照这个思路自然而然地反复斟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不断反思与总结,改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文修改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丹.“部编本”初中阶段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乔丽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3]陈新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3.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197
引言
就算是从事写作事业多年的名人作家,都要在完成作品后反复推敲,才能将作品尽可能地达到完美无缺的状态。因此,写作能力较为低下的初中学生更要培养自己的写作修改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一、初中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意识
在习惯教师批改作业、指出错误的初中生眼中,只要完成既花费时间、又花费精力的作文就是完成了任务,后续的修改点评环节则是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因此,学生根本没有修改作文的意识,也就无法培养他们的作文修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上交的作文则会频繁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低级错误,为教师批改作文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拉低工作效率[1]。
(二)学生不愿交换作文进行修改
在心智开始成熟的初中生心里,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看是一种十分难为情的行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不愿意被他人窥见心里的想法。因此,当教师安排同桌之间、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时,学生可能会不配合工作,私下里将自己的作文调换回自己手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修改作文的目的,也减少了学生学习他人优秀文笔、拓展思路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格外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要让羞涩、恐惧等情绪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提高初中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翁。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让学生的写作不再止步于完成作文[2]。与写作一样,对作文修改也需要一定的语文综合素养与修改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写作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作文修改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授,让学生能逐步掌握一些作文修改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提高修改的成效。
例如在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每一单元的作文题材安排都可以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写作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并且根据课文寻找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第六单元中,作文题目便是“发挥联想与想象”,与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等相互对应。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后,参考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修改相关语句。《皇帝的新装》中“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这一句,学生可以寻找自己的作文中是否有相似的比喻,思考自己的比喻和这句话相比是否生动形象。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也是巩固复习的过程。
(二)在班级内开展相关活动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跳出“舒适圈”,不仅要修改自己的作文,还要修改別人的作文。在讲解一些难度较小、逻辑思维较为清晰的作文时,教师便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作文互评”活动,让学生了解写作中的注意事项[3]。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写作要求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写作业练习之后,已经完全可以自主写作这种类型的作文。因此在写作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让学生看看其他人是如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特点,他人的错误是否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经常性地开展这种活动会让学生慢慢“脱敏”,能够自然大方地让别人来批改自己的作文,而不是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对班级和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养成学生修改的良好习惯
为了学生能够长久地自主批改作文,而不是只象征性地修改一两次就停止锻炼这种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孔乙己》这一课时,便可以找出课文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改写或者说出文中这句话的妙处。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句中,可以把“涨”、“绽”这两个动词替换成什么?如果没有更精确的词语,那么这两个动词对自己的写作有什么影响吗?这样学生在用词时便会按照这个思路自然而然地反复斟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不断反思与总结,改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文修改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丹.“部编本”初中阶段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乔丽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作文评改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3]陈新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