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出征2006都灵冬季奥运会前,本刊特约记者向小雪记述并发来了申雪/赵宏博在2005年艰辛备战的历程。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打开申雪/赵宏博的官方网站,淡淡飘来了这么一首歌曲,是几名“冰迷”为祝福赵宏博脚伤早日痊愈的心声,同时,还祝愿他的搭档申雪永远开心,顺利如意。
  尽管“冰迷”们的唱功无法和许美静相比,但其中饱含的感情却令人为之动容。似有若无的旋律,不仅让人回想起了申雪/赵宏博,这一对我国花样滑冰象征性人物曾经带来的辉煌和感动,更让人想起了他们在2005年——冬奥会前的备战年中,两人曾遭遇了怎样的坎坷和磨难;问想这一年来有笑有泪的岁月,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伤病、非难、失意的痛苦磨练后,在都灵的冰场上,申雪/赵宏博终会携手微笑,蜕变成蝶。风雨过后,他们的天空定会出现那一道胜利的美丽彩虹!
  
  2005年3月
  莫斯科:那飘飞的是雪花还是泪水
  
  3月的莫斯科,时常会飘起冷冷的雪花,但对于带伤参赛的申雪/赵宏博而言,天气的寒冷远远比不上他们内心的寒意。在这个两人一直都不喜欢的城市里,他们再度遭到了重创:
  由于20多年的训练劳损,赵宏博的跟腱已形成老伤,在之前的四大洲锦标赛上,两人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放弃,而出征世锦赛前,赵宏博的跟腱情况并不乐观,而申雪的脚面也肿得高高。面对占尽东道主优势的俄罗斯选手,两人却达成了一致:一定要上,跟他们拼了!
  “说真的,特别想赢俄罗斯那对儿,托特米安妮娜和马列宁在2004年世锦赛赢了我们,我们真的不服气,想这次世锦赛赢回来。在莫斯科比赛又怎么样?我们就要在他们家门口赢呢。”赛前,两人说得有些孩子气,但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3月14日,是双人滑短节目的争夺,由于脚伤影响,赵宏博点冰时,在一个跳跃上出现了小失误,排在两对俄斯选手之后位列第三。此时,教练姚滨心里有点含糊:“自由滑你们两个到底能不能上?”申雪、赵宏博异口同声回答:“当然要上!一定要拼啊!”但赵宏博的伤脚使他无法灵活自如,他便主动跟教练和队医请战:“给我脚上打麻药吧,或者打封闭针也行,2002年世锦赛申雪不就是打了麻药还能比赛的嘛。”
  但队医和教练都坚决反对,一是麻药对跟腱效果不理想,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其运动寿命,那样,对冬奥会也很不利。另外,申雪2002年伤在肌肉,而赵宏博的伤势却在跟腱,打了麻药后,赵宏博的跟腱肯定会失去知觉,在做动作时心里没数,更容易断裂。
  3月16日,自由滑赛前,赵宏博敷完冰袋后和申雪上场热身,但在做一个简单的两周跳时,他落地没有站稳,趔趄了一下,随后和申雪默默下场去了,当时,赵宏博脸上的表情已是痛苦不已。教练、队医都围上来了,开始为赵宏博做简单的处理。而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申雪并没有脱去冰鞋,也没有换下比赛服,她披了一件外衣,坐在运动员人口处,眼巴巴的盯着赵宏博离去的入口,等待命运最后的裁决:当大屏幕上显示申雪/赵宏博因伤退出比赛后,申雪这才收回了眼光,眼泪也无声地飘落下来。
  姚滨的心情也难以平静,“我很为他们两个感到骄傲和感动,但我们不能简单地鼓励运动员去努力拼搏,同时还要保护他们,这次的放弃是为了赵宏博的身体着想,也是为了2006年的冬奥会!不能让他的伤病加剧。”其实,教练心里还有一个想法,俄罗斯对冬奥会志在必得,在之前的这次世锦赛上,更是做足工作,申雪赵宏博即便全面发挥,也未必能赢过对手,反而会在心理上处于劣势。
  “我虽然不在现场,但我知道,申雪当时都急哭了!我也着急,但是,很遗憾,我的脚不争气……”回来后,一向硬朗乐观的赵宏博说起此事,眼圈也还有些发红。
  就这样,在那个小雪飘飞的季节里,申雪/赵宏博无奈地选择了放弃,他们放弃了都灵之前最后一次冲击世锦赛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对手托特米安妮娜和马列宁得意洋洋地笑到了最后。
  
  2005年5月
  轻飘飘一纸文件埋险情
  
  5月底的北京,已经开始步人炎炎夏日,申雪赵宏博的情绪也逐渐恢复平静,赵宏博开始利用中药浴等方法积极治疗伤脚,而他和搭档申雪也摒弃了《宋氏王朝》,专心投入到了新曲目的编排当中。
  5月初,国家花滑队特意请来了美国著名编导利安·米勒,为申/赵二人选择音乐、编排动作。经过大量音乐的试听对比,两人最终选定的短节目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自由滑为《蝴蝶夫人交响版》。两段曲目都令人满意,照例是两人熟悉的大气风格,丝毫不减当年《图兰朵》的风采和魅力。而动作的编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体框架基本搭好。
  但就在此时,国际滑联抛来一纸“1319号”文件,让申雪赵宏博和众多关心花样滑冰项目的人为之一寒:1319号文件对花样滑冰双人滑的规则作出了一些重大调整,并定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自然,2006年的冬奥会也将实行1319号文件。
  “国际滑联又出新规则了,这份‘1319号’文件对我们打击最大。”刚刚拿到材料时,姚滨很是激动,“新规则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将动作难度的最高级从3级上升为4级,增加了难度空间;二是规定单人跳和连续跳不得重复。这对申雪/赵宏博和老二庞清/佟健的影响太大了!意味着他们现有动作的难度全面降低,而且必须要练习新的跳跃难度,不然就属于规则不允许的范围。不但没有难度加分,还要被扣掉相应的分数。”姚滨深深锁起了眉头。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国际滑联会在冬奥会前几个月作出这样的改变,我们不能说人家是针对中国选手而特意制定的规则,但从双人滑世界排名前六对的选手来看,只有申雪/赵宏博和庞清/佟健受到了影响。对俄罗斯反而有利,也就是说,我们还没开始比,就处于不利境地了。”姚滨很是无奈。
  但无奈也好,不理解也罢,原本,花样滑冰就是欧洲人垄断的项目,中国人也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新规则的刁难了。“我们早就适应了,埋怨也没有用,还是尽快吃透规则,去适应新规则就是了。”冬季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表示。
  而对于申雪/赵宏博而言,也就意味着,32岁的赵宏博和27岁的申雪必须要再去学习一种新的三周跳,“如果现在再去练一个同样难度的动作,时间太紧了!”申雪叹着气说。“我们也觉得很奇怪,以前从来没有在冬奥会之前这么短时间里规则发生变化的啊。”赵宏博则说,“现在双人滑的动作要求比单人滑还要难。”但尽管面对这样的境地,两人还是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并未丧失信 心:只能接受,而且还要尽量练好。“没有办法,虽然是个难题,但还要想办法去克服。”
  
  2005年8月5日
  昆明:冰面“啪”声灾难至
  
  灾难似乎太过眷恋这一对“冰亡情侣”,总在有意无意的制造恶作剧。8月5日这一天,一切来得都没有丝毫征兆:中国花样滑冰队当时正在高原进行训练,申雪赵宏博的新节目已基本磨合好。
  按照“1 31 9号文件”的规定,申雪/赵宏博的单人跳不得不从原先的“两周半连三周”改成了“三周连三周”,两人的起跳速度自然不得已加大了,这一改变无形中也加大了起跳脚的负荷。为了练好新动作,申雪/赵宏博加大了训练的强度和密度:
  姚滨回忆说,当天本来没有安排赵宏博上冰,但由于脚伤,赵宏博的“后外点冰三周跳”练习不多,平均一周也就跳上两到三次,因此赵宏博临时提出要加练,花样滑冰队还单独为他开了下午的冰场,谁知,就是这次单独加课,让我国整个花样滑冰界,陷入到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这一天,申雪发低烧,在宿舍休养,冰场上只有赵宏博孤零零一个人。根据当时的训练录像显示,赵宏博先在冰场上热身,做了几个简单的跳跃滑行动作后,感觉好像不错,赵宏博便开始做“后外点冰三周跳”,但在落地时没有站稳,摔倒在地。随后,赵宏博单脚滑行到了场边,跟教练比划着。“我当时听到‘啪’的一声,非常清晰。紧跟着左脚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我就走到场边,对教练说:我的脚好像断了。”赵宏博事后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听到消息后,申雪也吓懵了。两人当天便跟随姚滨回到北京。第二天,赵宏博在北医三院接受了跟腱缝合手术。医生诊断表明:赵宏博的跟腱已有2/3失去机能作用。也就是说,只要用力点冰,只要做后外点冰三周跳这个动作,赵宏博的跟腱迟早都会断!换句话说,赵宏博的跟腱还是断送在新规则的规定下。
  作为一名老队员,赵宏博心里很清楚,跟腱断裂意味着什么?尤其在距离冬奥会还有6个月的时间。以往也有选手出现过同样的情况,但都是手术后静养6个月后才开始恢复训练,而都灵冬奥会,很有可能是32岁的赵宏博最后一届,他不能面对受伤这个现实,他更不清楚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于是,一向乐观硬朗的他,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是委托教练和冬季中心领导告诉大家,他在医院里,不希望被外界打扰;同时,赵宏博担心70多岁的母亲着急,也没有把受伤的事情告诉家人。在医院养伤期间,一直陪伴在赵宏博身边的是申雪的父母。
  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申雪、赵宏博根本不敢去想冬奥会的事情。手术后5天,赵宏博出院了,而教练姚滨也终于有机会和弟子谈到了冬奥会,“我们当时根据宏博的情况,和冬奥会时间,以天为单位,倒计时地安排了宏博的训练计划。我们不会轻易放弃他的,但同时也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保证在一定的安全系数下才能去训练。”姚滨可谓用心良苦,承受着比运动员更大的精神重担。
  得到了教练的“尚方宝剑”,赵宏博心里和身体里仿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出院的第二天,赵宏博便让人给他宿舍扛来了杠铃,被教练严词制止后,赵宏博开始背着教练在房间里做俯卧撑、练背肌,保持体能。而这段时间,朋友、网友、读者,所有的问候和鼓励纷至沓来,这些都给赵宏博无尽的鼓舞,“我想告诉大家,我不会放弃冬奥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话语不多,但从赵宏博眼神中,已经可以看到重新被点燃的斗志。
  
  2005年9月8日
  北京:苦难中提早到来的生日
  
  否极泰来,再也没有比跟腱断裂更为严重的事儿了,拆线、陆上训练,赵宏博的伤势恢复良好,一切都朝着既定路线在理想地发展。
  8月23日,赵宏博拆线后不久,冬季中心从全国各地找来了7名运动医学专家,为赵宏博特意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康复小组”。专家们经过研究,决定采用一种可以任意调整角度,外形很像靴子的康复鞋套。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赵宏博的伤势恢复得已经算是非常快了,但对于心急如焚的赵宏博来说,还远远不够。“希望这双鞋能帮我恢复得快点吧!真想早点上冰。虽然每天都在做身体机能的训练,可心里就是着急啊。”
  9月5日,跟腱断裂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在赵宏博的多次要求下,姚滨终于同意让他开始进行陆上训练。所谓陆上训练,就是在力量房中,申雪/赵宏博借助健身器材做一些之前在冰上所做的动作:托举、配合等等。“宏博上午康复、下午陆上训练,好家伙!每天都挺忙。”姚滨说,赵宏博的训练强度实际上比他在冰上还要大。
  按部就班的康复日子,让赵宏博心里着急,“闲暇”之余,他总会拄拐陪申雪上冰,看着申雪在冰场上飞翔旋转,赵宏博的心里别提有多羡慕和愧疚,“双人滑嘛,大家都是成双成对的,申雪训练时就只有她自己,我有空就要多陪陪她,哪怕就在旁边坐着看,她也会感觉好一点。”
  9月8日,这个日子本来对于赵宏博没有什么意义,此时距离他32岁的生日还有两周,但冬季中心领导为了让他惊喜一把,提早为他庆祝:在一个直径约1米的蓝色的特大号生日蛋糕,蛋糕上写着“祝赵宏博生日快乐、早日康复”的大字。面对暖意融融的集体,赵宏博感觉心里热烘烘的,这个苦难中提早而至的生日,也让赵宏博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2005年11月24日
  脚伤反复未阻上冰
  
  剩下的日子里,出现在“冰迷”面前的申雪/赵宏博是快乐的,似乎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但其实,跟腱的反复让赵宏博的情绪跌到了最低点……
  11月初,适逢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的争夺,面对这块带给他们很多荣耀的冰场,申雪/赵宏博此次却只能沦为看客。而从表面上看,赵宏博的伤势已经恢复到“皆大欢喜”的状态,之前甚至还传出了赵宏博将要上冰的传闻。然而,姚滨却在比赛之余告诉大家,赵宏博的跟腱有些反复,上冰时间还要推迟。
  “10天前,赵宏博的左脚,在康复练习中又出现了一些小的损伤,延缓了伤病恢复的速度。赵宏博的情绪也特别低落。”顿了一下,姚滨接着介绍说,“说白了,就是赵宏博的伤还没有‘腱化’,还处于‘瘢痕’状。但是他着急呀,老是要上冰,老想做动作。后来在专家小组给他做了专业方面的介绍后,他才‘老实,点儿了,要不根本就按不住他。”
  尽管如此,赵宏博的跟腱还是比预想中恢复得要好,11月24日这一晚,他终于迎来了首次上冰的日子。当晚7点半,赵宏博刚刚步人首体训练馆,便被周围密密麻麻的记者们镇住了,“哇!真是没想到,居然来了这么多人。”
  虽然首次的上冰只有20多分钟,且还是“散步式”的简单滑行,赵宏博只是和申雪拉着手在冰场上溜达,但这足以使阔别冰场3个多月的赵宏博兴奋不已,“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终于能上冰 了,都快把我憋死了!”
  也难怪赵宏博着急,按原计划,赵宏博本该在11月上旬上冰,“因为伤脚一直训练过少,我的左小腿肌肉还达不到专家们的要求,所以上冰时间一拖再拖。”其实,比赵宏博更加着急的是教练、专家以及冬季中心领导,“不能再出一点差错啊!我们一定要保证赵宏博的安全。”
  11月23日,也就是赵宏博受伤后的第111天,冬季中心专门为赵宏博治伤所成立的专家小组对赵宏博的脚伤再次会2006年1月26日晚,申雪/赵宏博冬奥会前最后一次预演(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供稿)摄影/张成钢诊。经过会诊,虽然专家组认为赵宏博目前上冰训练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鉴于他日前的伤势总体恢复得不错,而且都灵冬奥会迫在眉睫,再加上赵宏博重返冰面的愿望非常强烈,专家组最终决定,同意赵宏博11月24日正式上冰。
  上冰前一周,赵宏博的主要训练内容仍以恢复冰感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3个月没有滑行了,就是在冰上散步都很累,看来还得慢慢来。”首次上冰仅仅20分钟,但赵宏博还是累得气喘吁吁。教练姚滨依旧眉头深锁,“这些都不算什么,还要等他恢复跳跃之后,才能知道最终能怎么样。”
  
  2005年,2月4日
  赴港请回“定心丸”
  
  12月4日,赵宏博从香港检查跟腱返回,并带回了一个大大的好消息:经过专门的仪器拍片子观察,赵宏博跟腱伤口的缝合处长合很好,密度好了很多。这无疑给中国花样滑冰队和赵宏博本人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尽管伤势恢复良好,但姚滨和康复小组的专家们、冬季中心领导还是对赵宏博的训练内容采取了保守安排。在5日至20日期间,赵宏博仍以肌肉训练为主。当时,他的右脚肌肉能力约为120,而伤腿的肌肉能力只有70到80,如果要在冰面上完成托举、抛跳,要求他的肌肉能力至少要达到100以上。
  15天过去后,记者在一次训练课上无意发现,申雪和赵宏博在冰上训练时已经开始加上了高难度,在一些简单的滑行和旋转动作后,两人伴着音乐开始旋转、步法的练习,并做了两串螺旋线训练。赵宏博看起来状态不错,在一段高速滑行后,赵宏博突然将申雪高高托举起,在冰上旋转几圈后,才接住落地,一气呵成。两人的旋转步法优美流畅,同步性也很好。训练间隙,赵宏博偶尔会抬起伤脚休息一下,但大多时候,赵宏博的介绍说,“伤比预想中好多了!现在他除了抛跳和后外点冰三周跳,其余的都开始恢复了。”
  照现在的进度看来,赵宏博进军冬奥会赛场已属无忧,但若想取得好成绩,目前尚不好说,毕竟困扰赵宏博最大的问题还是“后外点冰三周”单跳,“赵宏博恨不得今天就上冰,但还要看他跟腱长合情况。”
  2006年元旦刚过,从花样滑冰馆再传喜讯,赵宏博已经开始了两周半单跳,最后一个碉堡也只剩下令他受伤的“后外点冰三周”。“按照计划,我们会让他在1月20号左右恢复后外点冰三周跳,对于他这样的优秀老队员而言,我觉得10天的时间就足够了。”姚滨胸有
  花样滑冰项目,起源于欧洲,也一直被欧洲人所垄断,近些年来,更是几乎完全沦为俄罗斯人的天下。历届冬奥会上,俄罗斯选手对双人滑的金牌更是从未旁落过,面对都灵,俄罗斯更是不遗余力,虎视眈眈。相比之下,我国选手虽然近些年来不断适应发展,但每每都处在排挤之中,若想夺冠,必须付出比别人强百倍的努力。
  申雪/赵宏博,原本就不占有绝对优势,再加上本次又有伤病侵袭,能否在都灵受到胜利女神的眷顾,实难猜测。中国有句古话,好事多磨!在备战前年,申雪赵宏博历经如此多的磨难和挫折,也不啻于一笔财富。我们真心祝愿,申雪赵宏博能在都灵绽放美丽和自信!
其他文献
科考队沿着亚马孙河流域最大支流内格罗河逆流航行1500公里左右,抵达赤道地区。在靠近一个叫沃佩斯的小镇时,船长米格尔说,我们已经到达内格罗河的上游发源区域,不能再向上航行了,再航行会有危险,因为这里有很多的分支流,很多地方有沼泽地,船只很容易陷落进去,而且容易迷失在雨林深处,找不到回路。  我们在小镇补充食物后,准备造访离小镇约30公里的一个村落。  小镇上的人告诉我们,这个村因坐落在赤道,因此又
期刊
问:记得您有一篇文章叫《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建设的疑惑》中谈到:当很多贫困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却付不起学费,无法去报到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超大规模地扩建校园,建造豪华的标志性大楼呢?请问,对于现在我们的大学把天文数字般的巨资用于圈地建造摩天大楼,您是怎么看的?谢谢您。  答:我的观点已很清楚地写在那篇文章里,并且那篇文章已经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了。目前各个学校得到的国家经费已经不算少了,比以前
期刊
2006年,台湾的分裂势力将在行动上正式推行台独时间阻止“台独”活动将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人们注意到,美国在海峡两岸政策问题上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支持台湾独立势力,妄图分裂中国,到支持台湾的中间力量,努力保持两岸现状。美国在权衡利弊,评估本国的国家利益之后,正在逐渐“抛弃”陈水扁当局,拉拢国民党负责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民党的负责人将会成为美国政府的座上客,美国政府正在试图通过支
期刊
关于姜健    姜健的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河南的农民肖像看似简单,就是将农民与中堂(农居的堂屋,功能类似于城市中的客厅)叠加在一起。我们知道,在中国人传统的居住空间中,客堂的“中堂”这个空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家长制制度的价值观与制度保证。墙上高挂的中堂(此“中堂”为大幅字画),案几上的祖宗牌位等等,对于维系家族延续(也是宗族与民族的延续和维持家庭伦理以至君臣伦
期刊
继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与“国家统一纲领”后,陈水扁又玩起了所谓的“正名”把戏,指使有关部门卸下他办公室大门门楣上的“介寿馆”旧牌子,换上了“总统府”这个新招牌。  3月24日晚上,施工人员登上云梯,卸下陈水扁办公室正门上的“介寿馆”三个字的大理石招牌。3月25日晚上,施工人员又登上云梯,换上“总统府”三个字的大理石招牌。人们注意到,原来“介寿馆”三字是从右到左排列,现在的“总统府”三字则是改成由
期刊
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积芦灰以止淫水”乃是“往古之时”女娲所建立的又一件伟大功绩之一。在后来的一些古代典籍里,把这件事省略记载为“湮灰止水”或“积灰止水”;更有时司在后的《补史记·三皇本纪》把它记载为“聚芦灰以止滔水”。    一、“积灰止水”易成误解    从表面看来,以上几种记载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在认真研究、分析后就会发现:后面的三种记载,轻视和忽略了对于“芦灰”和“淫水”等关键
期刊
任志强的岁月  任志强,山东掖县人。1951年3月生于辽宁丹东。  1969年1月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  1969-1981年参军,先后任排长、参谋。  1981—1984年任北京怡达公司副总经理。  1984年7进入北京华远集团,历任华远人才交流开发公司经理、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现任华  远集团董事长。在1996年至2001年9月期间,任志强同时兼任华润(香港)北京置地有限公司董
期刊
当下,网络视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形态与思维方法,人们可以自由地逾越国界、横跨时空虚拟种种当代文化生活的情境,相互传达各自的信息和情感。正如“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策展文本所述:“在21世纪数字化的环境里,文字叙述的转换,变得更为多元、有趣,愈来愈多的信息,透过图像化的语言,来沟通和交流彼此的意念”。正是这种新时代气场,不费吹灰之力地激活了动漫艺术无限繁殖的生命力,使动画、卡通、漫画的图像符号以
期刊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等地调研时反复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是改变科技产业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国的需要,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是无可争议的。首先,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和一个
期刊
我在上海期间,每天早晨都到“星巴克”喝咖啡,次数多了,店里的一位服务员小伙子已经认识我了。有一天,他送咖啡的时候问我:“你的鞋子很漂亮,多少钱买的?贵吗?”  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是因为我忘了这双鞋的价格,恰恰相反,这双鞋是我最喜欢的,我清楚地记得我买的时间、地点,还有价格。可是,我该怎么回答他呢?这可是我头一遭被问到这样问题。一时间,我低下头想,要是在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