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将知识活用到生活中去。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课堂、活泼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语文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相机使用合适的方法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活学活用 特征 课堂 生活 二一一课堂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习语文需要有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使用语文。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和修养。学好语文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非常重要。将这门课活学活用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来理解何为“活”。
  一,“活”字在教学中被众多教育研究学者所拥护,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许多教学专家提出“生态课堂”“本色课堂”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还课堂以本色。那孩子的本色又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脑子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语就是活泼、调皮,因此,真正的学生的课堂就是活跃的课堂、活泼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教师做到了这点,那么他就是成功的。
  二、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活”这一理念
  1 要“活”,首先就要“乐”。我校结合学校特色活动,与学生共同建立“乐乐奖章排行榜”。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乐,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效率也就高。
  如何做到“乐”呢?一是课堂激励,坚持以鼓励为主。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教学书上仅有的几十个、几百个字词或者句式,而是利用课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所以当学生的成绩不令人满意时,那么教师这时候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简单来说,就是投其所好,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去引导他们,教会他们必须掌握的知识。这样,孩子兴趣使然,自然学得不差。三是以身作则,身教示范。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2 “活”是生命,要活得精彩,就要有感情。教育家马丁伦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试想一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完全是机械化的运行,台上一问,台下一答,毫无生气,毫无激情,就会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相反,老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在台下聚精会神,这样的课堂谁能不被吸引?
  3 还学生原生态课堂,用教师机智点燃课堂的智慧火花。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要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以下两点要有足够的把握:一是对教材的把握要深刻。教材是整堂课的中心,教师哪怕讲解得再精彩,也不能脱离课堂,要做到形离神不离。二是对学生情况的把握要充分。课前做足功课,将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个预设。在学生面前,要做游刃有余、处处显机智的教师。
  三、理论联系实际,相机使用合适的方法教学,取得最优效果
  1 “二一一”课堂是较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时间安排。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这学期我接触的是一年级的低龄儿童,40分钟的认真听讲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将课堂划分为“二一一”。前面20分钟是我的主抓项目,在这20分钟内,我要拿出一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在学生大脑皮层最活跃的这20分钟,我要处理掉至少五分之三的知识点;中间10分钟主要用于知识巩固以及课外知识的扩展,相较于前面20分钟,知识更加具有趣味性,课堂更显活泼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足够,能将学生开始涣散的注意力拉回来,重新集中到课堂上。最后10分钟的运用要妥善处理。学生这时候已经坐不住了,那么教师就将练写生字搬上课堂,短短10分钟,效果比课后的几十分钟效果要好得多。
  2 低年级教师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欲望,经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3 教室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脱离社会的语文课就好比无根之水,是死的。结合社会的语文课就是活水,源头一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像空气般无处不在,小至平常的交谈,大至史书的记载,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为之活,渠水得以清。掬一瓢清水,润学生渴求的心灵。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盘活”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其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丰富课程的内容和授课形式,提高课堂实效,实现课程开发的效能。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品德课堂 开发利用  “盘活”是经济学常用到的词语,指的是采取一定有效的措施,使资产、资金等恢复运作,产生效益。细想我们的品德教学不是也非常需要“盘活”吗
期刊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原本都有好奇心、求知欲和各种各样的想法,作为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创造、敢于创造。  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要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师的角色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更新,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独立学习。要让学生
期刊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一节课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  如何敲好课堂导入“第一锤”?笔者认为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期刊
摘要 “审美”作为一种新鲜元素不断地进入教师的视线,也不断地融入到艺术类教育教学之中,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活动,音乐赏析和音乐情境的组织和构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审美 音乐活动 音乐赏析 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师素养的不断提升,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审美”作为一种新鲜元素不断地进入教师们的视线,也不断地融入到艺术类教育
期刊
摘要 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接力日记,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形式,不仅能带给学生别样的感觉、别样的心情,也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心境中获取成就感、上进心。  关键词 接力日记 兴趣 自由 真情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几乎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段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联想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不能不为之感到汗颜。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
期刊
摘要 顺应儿童的天性,张扬儿童的个性,善待异样的声音。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童心世界。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尊重儿童的表达习惯,肯定、欣赏他们的“童话”,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  关键词 教学尝试 尊重个性 创新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命题式”作文和“虚构化”情节成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主流。学生在写
期刊
案例背景:  两年前,红枫舞秋时,我正在教五年级语文。有一次,学生在上有着丰富感知、贴近生活的习作训练时,千人一面、乏善可陈的习作看得我如同嚼蜡。如今又是一季深秋,再度教学,我不禁开始了深度思考。  学生写作没有个性,老师教学也没劲!大家都是审美疲劳。如何解决?美国科学家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总走人人都走过的大路,有时需要另辟蹊径,前往云林深处,那里会令你发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和景物。”说的
期刊
摘要 在学习中,小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莫过于作文课,最不愿意做的事莫过于写作文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更有效?应从诱发体验开始。  关键词 作文生活 独生子女 写作素材  作文课上,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是小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学生作文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作文应写出作者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言为心声”,才会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要把朗读放在重要位置。教师的激情导入、示范朗读,以及引导学生品词酌句,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领悟文章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 朗读训练 学生情感 教学实践  朱作仁先生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古诗言简意赅的特点和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愉悦性的特性,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诗情美、节奏美,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创造的完整丰富的艺术形象,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古诗 修饰 感受 愉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凝练,是很典型的美育材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