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一节课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
  如何敲好课堂导入“第一锤”?笔者认为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要体现“五性”:一是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具有针对性;二是导入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具有趣味性;三是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性;四是导入语言要能扣动学生的心弦,讲究语言的艺术,具有艺术性;五是课堂导语应因势变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入的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从“情”“趣”“疑”上入手。
  一、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语文教学中也莫不如此。好课的开头,不仅要有声有色,更要有情有义。恰如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不仅给人以时空感,还能给人们以一种特定的撩人气氛。教师一方面可以以己情动生情,凭借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意境;一方面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以此入境。此外,还可以借助教具营造气氛。
  有位老师教学《大海中永生!》,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观看相关的音像资料,她就为自己的导入语配上音乐。一段感人肺腑的开场白帮助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障碍,奠定了整节课的感情基调,学生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二、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课堂导语中,就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愉悦中进入学习。激趣的方法千变万化,笔者整理之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制造悬念。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教《赠汪伦》这首古诗时,先介绍背景:“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好朋友汪伦的。说起李白,可真是大名鼎鼎,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学生听到这儿,都睁大眼睛,满脸疑惑,悬念已成。“这个骗他上当的不是别人,就是汪伦。”学生更加觉得奇怪。接着,教师不紧不慢地叙说了汪伦怎样写信将李白“骗”到家乡,与李白结为好友的故事。这里,教师在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和解释题意时,借机造成悬念,激起了学生急于从诗中寻求结果的迫切心理,推进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深度。
  2.以简笔画激趣。有些擅长简笔画的教师,上课开始借助简笔画切入,往往能以生动的形象紧扣学生的心理。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惊弓之鸟》的导入。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告诉学生那根细细的线叫弦。接着又画了一支箭,说:“大家都知道,有了弓和箭才能射到鸟,可是,古时候有个人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段导入,可谓别出心裁,又贴切自然。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弓”“箭”和“弦”,又点明了题意,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习作的《四毛的故事》同样也是了用简笔画,黑板上的“四毛”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为整节作文指导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激趣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故事导入”“竞赛导入”“字谜导入”“笑话导入”,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疑
  疑就是设置疑问。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孙子兵法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设疑有一定讲究,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规范性。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让他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成为下面的学习的铺垫。
  《有趣的发现》一课,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先板书课题,接着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是怎样发现的?“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发现?这样,抓住课文重点设疑,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对待,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如此,学生能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师生能配合默契,就能提高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教学理念《变化的鱼》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内容的趣味性:使不规则图形幻化出千姿百态的鱼,并运用点线面等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以其全新的内容、独特的形式,已经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教师应不断拓展学生知识空间,增强知识储备,并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兴趣 创新 能力 养成  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以往的数学知识结构,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拓展知识空间,
期刊
摘要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构筑平等对话的平台,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 师生互动 自由对话 生本互动 体悟美感 生生互动 共享乐趣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美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它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教师需要关键性的思维点拨和价值引导,让学生
期刊
摘要 一年级的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活动方式都有待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关注儿童身上的学习特点和细节,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功能,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适应力。  关键词 儿童 适应力 音乐学习  刚入一年级的学生要在学习活动中实现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而大多数学生难以实现这样的转变。就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而言,需要我们能够根据
期刊
摘要 阐述表扬性评价在信息课堂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挖掘出它的独特优势。表扬性评价在课堂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难点,从而引发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表扬 优势 困惑 思考  现在的课堂强调和谐师生关系。表扬性评价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初步尝试到现在,我在教学过程实践中慢慢发现了表扬性评价的独特优势和带给我们的一些困惑。  一、表扬性评价的独特优势  1.从
期刊
摘要 从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做主”的潜能这几个方面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各层次学生自主发展。  关键词 营造环境 自主意识 教学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个
期刊
摘要 巧妙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心情愉快,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特的体验,累积丰富的生活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强大的写作动力。  关键词 写话兴趣 情境创设 激活思维 训练方法  兴趣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在起点和动力。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
期刊
摘要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美术教学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现教育的本真,让美术教学充满趣味性、达到自主性、实现创造性、体现评价性,让美术教学行之有效。  关键词 低年级 美术教学 激发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的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游戏、表演、奖励……动用了很多教学智慧,但这些对于教学是否真的有效?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美术教学的问题。  一、让美
期刊
摘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盘活”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其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丰富课程的内容和授课形式,提高课堂实效,实现课程开发的效能。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品德课堂 开发利用  “盘活”是经济学常用到的词语,指的是采取一定有效的措施,使资产、资金等恢复运作,产生效益。细想我们的品德教学不是也非常需要“盘活”吗
期刊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原本都有好奇心、求知欲和各种各样的想法,作为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创造、敢于创造。  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要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师的角色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更新,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独立学习。要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