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学校招生层次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私立寄宿学校招生数量最庞大的是幼升小阶段;而招生数量更大、院校阵容更豪华的“国际高中”则面向应届中考生招生。公办学校国际班的招生规模一般是60-180名之间,民办寄宿制国际高中里最大规模的是8个高一班级的规模。
学生比例性流动“常态化”
因为传统的国际学校服务国际移动家庭,所以外籍家庭工作调动或者中国家庭移民获批而中途离校的学生比例并不低。一般驻华外交官的任期为2年半,商社驻在员2-3年。一位外籍家长调任,可能意味着3-4名子女会转学至其它国家。学生离校空出学位后才会放出招新指标。移民申请在途的中国家庭也是国际学校里最常见的一类,为子女移居海外后的学业热身是很多家庭选择国际学校的动因。为保障学业的完整性,多数移民在途家庭会选择在8、9年级转学至移民目的地的中学就读。
由此,学生有一定比例的流动是此类学校的常态。当然,有的学校一年离校300多人,肯定不是学生家庭国际移动的原因。为保证有足够的高中生就读,国际学校往往在小升初前后的年级会有较大数量的新生学位放出。目前,选择国际教育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是应届中考生,学生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大多数要5、6年才完成本科学业的前辈和惊人的留学生中途淘汰数据,家长们也慢慢地明白出国考试高分跟能不能应付大学学业完全是两码事。进入一所世界名校只是开始,远远没有完成任务。
适龄小学生群体崛起
就读国际高中或者低龄留学已经是保障高中生将来能顺利完成宽进严出的海外学业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否提前适应国际化的学习方法和教育体系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眼见小留学生群体的迅猛扩大,与其让几万中国学子远赴重洋去接受别人的高中教育,让西方世界晾呼“中国小留学生来了”。不如大力发展中国的“国际高中”,让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接受一流的国际化教育同时保有中国元素,是中国的教育实践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责任。然而,和其他业内人士相比,我更有兴趣的一类招生对象是适龄入学的小学生。很多小学新生的家长已经是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了,作为当下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想法和前辈家长已经完全不同了,很值得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去关注和思考。
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学龄前阶段坚持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的教育观面对力所不能及的庞大教育体制之时,有可能产生巨大差异,这是年轻家长最纠结的部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家长,尤其是爸爸们,对传统教育有着深深的误解。尽管他们都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获益者,重点学校学霸出身,名牌大学毕业,靠赢过别人获得了上升空间成为了社会精英,但对于子女复制自己的成才道路则又坚决的反对。
我经常是作为国际教育从业者而在给家长们介绍传统教育的优势,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传统教育或者看国际教育。希望家长能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而不是攀比或者跟风,孩子是自己的,选择什么成长道路都不用证明给别人看。子女在我所在的学校就读的好几位家长本身就是名牌公办学校的校长和资深教师,但是他们却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另外一条成长道路。可以看到阅孩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最能体会的那句话:“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尊重个体因材施教
尊重个体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这种国际教育价值观只有在20个孩子一个班的国际学校有可能实现,分寸把握的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不会被割裂。正是因为具有了不同教育观念的新派家庭越来越多,所以现在感觉进国际学校相当困难了。
与早期大都市的寄宿制私立学校云集全国各地先富阶层的子弟不同,走读制的国际课程学校,只能以本地区孩子为主。单从数据上看,入学竞争的难度确实不逊色于名牌公立学校或者海外私立中学。因为招生人数极少,所以除了推广力度较大的新学校外,此类学校对于多数中国家庭是完全陌生的名字。但在小圈子的家长群体里,很多学校都是响当当的字号。
不少培训机构和留学公司也都推出过自己调研的国际学校申请难度排行榜。尽管我就职的学校在各种榜单里都是最难申请的之一,但是必须实事求是的说很多惊人的录取比例只是源自学位的紧张。
为了避免盲目选择给家庭带来的风险,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定期询问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学位空余情况,调整和改变申请重点,比把时间花在补习上,只为应付一个入学考试更实际一些。和申请国外的私立学校一样,每所国际学校都有长长的waiting list,除小一和特定年级的新生班外,其他年级均为空出学位后才会招插班生。
申请进入国际学校的竞争日渐残酷,录取率让很多原本以为交钱就能上私校的家长大惊失色。一些学生也对于无法通过考试而感到失望和挫败感,因为感觉自己没考好而在楼道里哭鼻子的考生已经见过不止一位了。不得不说,一所国际课程项目学校录取或者不录取都不代表对于一个考生的综合评定,而是仅仅反映出学位的有限,以及有太多优秀的申请人而已。
学生比例性流动“常态化”
因为传统的国际学校服务国际移动家庭,所以外籍家庭工作调动或者中国家庭移民获批而中途离校的学生比例并不低。一般驻华外交官的任期为2年半,商社驻在员2-3年。一位外籍家长调任,可能意味着3-4名子女会转学至其它国家。学生离校空出学位后才会放出招新指标。移民申请在途的中国家庭也是国际学校里最常见的一类,为子女移居海外后的学业热身是很多家庭选择国际学校的动因。为保障学业的完整性,多数移民在途家庭会选择在8、9年级转学至移民目的地的中学就读。
由此,学生有一定比例的流动是此类学校的常态。当然,有的学校一年离校300多人,肯定不是学生家庭国际移动的原因。为保证有足够的高中生就读,国际学校往往在小升初前后的年级会有较大数量的新生学位放出。目前,选择国际教育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是应届中考生,学生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大多数要5、6年才完成本科学业的前辈和惊人的留学生中途淘汰数据,家长们也慢慢地明白出国考试高分跟能不能应付大学学业完全是两码事。进入一所世界名校只是开始,远远没有完成任务。
适龄小学生群体崛起
就读国际高中或者低龄留学已经是保障高中生将来能顺利完成宽进严出的海外学业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否提前适应国际化的学习方法和教育体系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眼见小留学生群体的迅猛扩大,与其让几万中国学子远赴重洋去接受别人的高中教育,让西方世界晾呼“中国小留学生来了”。不如大力发展中国的“国际高中”,让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接受一流的国际化教育同时保有中国元素,是中国的教育实践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责任。然而,和其他业内人士相比,我更有兴趣的一类招生对象是适龄入学的小学生。很多小学新生的家长已经是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了,作为当下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想法和前辈家长已经完全不同了,很值得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去关注和思考。
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学龄前阶段坚持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的教育观面对力所不能及的庞大教育体制之时,有可能产生巨大差异,这是年轻家长最纠结的部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家长,尤其是爸爸们,对传统教育有着深深的误解。尽管他们都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获益者,重点学校学霸出身,名牌大学毕业,靠赢过别人获得了上升空间成为了社会精英,但对于子女复制自己的成才道路则又坚决的反对。
我经常是作为国际教育从业者而在给家长们介绍传统教育的优势,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传统教育或者看国际教育。希望家长能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而不是攀比或者跟风,孩子是自己的,选择什么成长道路都不用证明给别人看。子女在我所在的学校就读的好几位家长本身就是名牌公办学校的校长和资深教师,但是他们却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另外一条成长道路。可以看到阅孩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最能体会的那句话:“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尊重个体因材施教
尊重个体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这种国际教育价值观只有在20个孩子一个班的国际学校有可能实现,分寸把握的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不会被割裂。正是因为具有了不同教育观念的新派家庭越来越多,所以现在感觉进国际学校相当困难了。
与早期大都市的寄宿制私立学校云集全国各地先富阶层的子弟不同,走读制的国际课程学校,只能以本地区孩子为主。单从数据上看,入学竞争的难度确实不逊色于名牌公立学校或者海外私立中学。因为招生人数极少,所以除了推广力度较大的新学校外,此类学校对于多数中国家庭是完全陌生的名字。但在小圈子的家长群体里,很多学校都是响当当的字号。
不少培训机构和留学公司也都推出过自己调研的国际学校申请难度排行榜。尽管我就职的学校在各种榜单里都是最难申请的之一,但是必须实事求是的说很多惊人的录取比例只是源自学位的紧张。
为了避免盲目选择给家庭带来的风险,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定期询问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学位空余情况,调整和改变申请重点,比把时间花在补习上,只为应付一个入学考试更实际一些。和申请国外的私立学校一样,每所国际学校都有长长的waiting list,除小一和特定年级的新生班外,其他年级均为空出学位后才会招插班生。
申请进入国际学校的竞争日渐残酷,录取率让很多原本以为交钱就能上私校的家长大惊失色。一些学生也对于无法通过考试而感到失望和挫败感,因为感觉自己没考好而在楼道里哭鼻子的考生已经见过不止一位了。不得不说,一所国际课程项目学校录取或者不录取都不代表对于一个考生的综合评定,而是仅仅反映出学位的有限,以及有太多优秀的申请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