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虽然并未被列入考试范畴,但是其对于学生认识美、体会美和感受美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开展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并非易事,需要教师高度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2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兴趣、注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有效性教学,指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只有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而非仅仅是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即可。
一、充分备课,积极导入
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学往往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也不断为将课堂主导权交在学生手里而努力备课。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通过研究每一首曲目的背景、风格以及表达情感,来确立不同的具有针對性的教学方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向学生生活贴近的方式,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音乐课堂。无论如何,教师认真地备课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教学。
首先,音乐课堂同其他科目有所区别。教师备课不应只停留于书面文字,音乐课的特点便在于通过美妙的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感知力。以歌曲《卖报歌》为例,这一首儿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歌曲视频或影视作品来进行积极的课程导入。在播放卖报歌的视频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前并表演卖报童,演唱《卖报歌》。此类角色扮演和情景导入十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乐于发声。
另外,学校也可定期举办音乐节或班级内开展听歌识曲活动,将音乐课堂拓展到课后。正是建立了这种音乐氛围,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相关乐器,通过不同种类的乐器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此类活动均可以为音乐课堂进行好的铺垫,有利于课堂导入。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对音乐保持较高热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的时候,注重轻松、快乐、自由课堂氛围的营造,这是促进课堂成功的关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以教授《小鸟,小鸟》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小鸟”这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将春天的景象展现出来,如春天的树木、花草和阳光等,呈现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相对于枯燥的讲解,这种借助声、光、色等技术呈现出来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音乐情感的激发。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为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把握节奏,寓教于乐
在音乐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同时注重寓教于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课堂之中,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并主动汲取乐理知识。音乐教师可按照一定的教学进度,将乐理知识融入每一次课堂,化繁为简,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避免枯燥单一的授课模式。教师也可建立一定的鼓励机制,通过表扬拥有高度参与感的学生,使课堂更加有效。以教授民歌《茉莉花》为例。《茉莉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民歌,节奏明快,情感积极向上,曲调悠扬,适合小学生学习并演唱。但演唱此歌曲需要学生熟悉发声方式,通过切换不同的音调来实现长音和短音的演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通过反复领唱或播放已有音频的方式,先给学生进行铺垫,再鼓励敢于上台表演的学生,最后带领全班共同合唱。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才能更加熟悉歌曲。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比赛,通过小组对抗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演唱,并在一次次的演唱过程中达到掌握歌曲的效果,建立音乐方面的自信。
四、走出课堂,勤于练习
情景结合也是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将课堂搬至课外,一方面带给学生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声练习。教师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将音乐教育放在大自然之中,也可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贯通所在。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勤加练习,可以适当布置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意义的课后作业。如在节假日期间,学生可以通过拍摄VLOG等,表演自己课上所学歌曲。这样不但将课上所学及时巩固,也加强了学生与音乐课的联系,使其课堂延伸,时时刻刻都可以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之声》是电影的插曲,作为学习曲目有利于学生了解音符,唱出美妙的歌。教师也可借鉴电影中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带去公园或者草坪,一边表演一边演唱。离开了倍受限制的座位,在自然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自在,而音乐本身就是不受限制的,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达成高效的音乐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将音乐课堂扩展,带领学生领略全世界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演艺术,既可拓展学生视野,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积极的学习往往达成更好的效果。音乐课堂不应仅仅限制于一隅,空间不应成为音乐的壁垒,教师应当不断思考音乐课堂的优缺所在,不断改善课堂,既需要鼓励学生亲近音乐,又应该帮助学生勤加练习,最终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教师可以从以上五方面出发来优化音乐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此也希望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启发到广大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冯祥华.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8,38(21):186+188.
[2]张思影.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7.
[3]张宏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8,38(19):226.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2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兴趣、注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有效性教学,指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只有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而非仅仅是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即可。
一、充分备课,积极导入
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学往往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也不断为将课堂主导权交在学生手里而努力备课。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通过研究每一首曲目的背景、风格以及表达情感,来确立不同的具有针對性的教学方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向学生生活贴近的方式,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音乐课堂。无论如何,教师认真地备课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教学。
首先,音乐课堂同其他科目有所区别。教师备课不应只停留于书面文字,音乐课的特点便在于通过美妙的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感知力。以歌曲《卖报歌》为例,这一首儿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歌曲视频或影视作品来进行积极的课程导入。在播放卖报歌的视频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前并表演卖报童,演唱《卖报歌》。此类角色扮演和情景导入十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乐于发声。
另外,学校也可定期举办音乐节或班级内开展听歌识曲活动,将音乐课堂拓展到课后。正是建立了这种音乐氛围,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相关乐器,通过不同种类的乐器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此类活动均可以为音乐课堂进行好的铺垫,有利于课堂导入。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对音乐保持较高热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的时候,注重轻松、快乐、自由课堂氛围的营造,这是促进课堂成功的关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以教授《小鸟,小鸟》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小鸟”这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将春天的景象展现出来,如春天的树木、花草和阳光等,呈现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相对于枯燥的讲解,这种借助声、光、色等技术呈现出来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音乐情感的激发。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为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把握节奏,寓教于乐
在音乐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同时注重寓教于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课堂之中,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并主动汲取乐理知识。音乐教师可按照一定的教学进度,将乐理知识融入每一次课堂,化繁为简,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避免枯燥单一的授课模式。教师也可建立一定的鼓励机制,通过表扬拥有高度参与感的学生,使课堂更加有效。以教授民歌《茉莉花》为例。《茉莉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民歌,节奏明快,情感积极向上,曲调悠扬,适合小学生学习并演唱。但演唱此歌曲需要学生熟悉发声方式,通过切换不同的音调来实现长音和短音的演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通过反复领唱或播放已有音频的方式,先给学生进行铺垫,再鼓励敢于上台表演的学生,最后带领全班共同合唱。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才能更加熟悉歌曲。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比赛,通过小组对抗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演唱,并在一次次的演唱过程中达到掌握歌曲的效果,建立音乐方面的自信。
四、走出课堂,勤于练习
情景结合也是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将课堂搬至课外,一方面带给学生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声练习。教师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将音乐教育放在大自然之中,也可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贯通所在。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勤加练习,可以适当布置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意义的课后作业。如在节假日期间,学生可以通过拍摄VLOG等,表演自己课上所学歌曲。这样不但将课上所学及时巩固,也加强了学生与音乐课的联系,使其课堂延伸,时时刻刻都可以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之声》是电影的插曲,作为学习曲目有利于学生了解音符,唱出美妙的歌。教师也可借鉴电影中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带去公园或者草坪,一边表演一边演唱。离开了倍受限制的座位,在自然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自在,而音乐本身就是不受限制的,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达成高效的音乐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将音乐课堂扩展,带领学生领略全世界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演艺术,既可拓展学生视野,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积极的学习往往达成更好的效果。音乐课堂不应仅仅限制于一隅,空间不应成为音乐的壁垒,教师应当不断思考音乐课堂的优缺所在,不断改善课堂,既需要鼓励学生亲近音乐,又应该帮助学生勤加练习,最终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教师可以从以上五方面出发来优化音乐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此也希望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启发到广大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冯祥华.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8,38(21):186+188.
[2]张思影.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7.
[3]张宏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8,38(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