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并在真实的实践中去感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主要策略有:看一看、访一访、学一学、谈一谈、演一演、玩一玩、唱一唱。
  【关键词】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化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要把语文教活,就应当与生活联系起来。具体地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唯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看一看,观察生活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教《画杨桃》时,笔者特地买了几斤新鲜杨桃,给班上每个同学发一个,先触摸其外皮,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拦腰对半切开,再观察杨桃此时的形状像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离开课桌,去观赏窗台上、植物园里的菊花、桂花等等,亲自观察它们的色彩、形状,这样就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设了台阶。让花草树木鸟虫鱼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
  二、访一访,认知生活
  有的课文内容跟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密切相关,和学生的年代产生距差,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描写生活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邓小平爷爷植树》、《十里长街送总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些课文时,由于距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对学生来说已是非常遥远,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此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有关于主人公的一些资料,也可以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主人公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课堂上感情的激发,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三、做一做,体验生活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如教学《春》时,教师就可组织有关“春”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文章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小报,举办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的世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春天。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可以写作文、吟诗、绘画、高歌。学生会在盎然的兴趣中加深对“春”的体验,学习语文和体验生活相得益彰。教师不仅看重在语文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多少字,说对了多少话,更看重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发生过哪些变化,心灵受到了什么震撼……因为这些标志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程度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肥沃土壤。
  四、谈一谈,领悟生活
  在语文课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品位,我觉得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教学《司马光》时,创设“某某镇一名小孩不慎从窗口摔出,情急之中抓住了窗沿。此时你就在现场,将怎样施救?”这一情境,让学生出谋策划,谈一谈做法。此时,学生就会与司马光的处境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对作品中司马光的机智的感悟也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文时,笔者让学生经过辩论,达成共识,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文和道的有机结合。
  五、演一演,表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酸的和甜的》、《称赞》、《从现在开始》等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组织了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若借助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教学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时,让学生想象女娲补天时的艰难情景。
  六、玩一玩,融入生活
  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动手实践,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空间。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文《风筝》或《放风筝》,作者用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放风筝情景:风和日丽,风筝翩翩起舞。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学生可能感受不深,不妨带学生到室外一起放风筝,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尽兴玩乐,并记下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七、唱一唱,亲近生活
  在教学一年级《小小的船》一课配以轻松活泼的《闪烁的小星》的谱子,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课文的意境。又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教师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让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革命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一种强烈情感的陶冶。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后,请学生将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八、画一画,美化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诗文画面优美,意境深远。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动手画一画,让优美的文字倾注柔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又会别有一番景象。如学了《秋天的雨》,让学生作连环画,并附上解说词。只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文的内容,“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开放课堂教学,让阅读教学生活化,就能产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萌发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总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的生活的基础上,真切理解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才能真正地实现寓语文教育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吧!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养成的重要场所。过度开放和过度严格要求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优秀、健康社会人才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视学生品质习惯的养成和自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品质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这是在倡导“和谐、幸福社会”背景下对孩子基本素质的要求。可见,在当今社会中,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法中的“任务”以交流为目的,并通过语言的交际来掌握语言,对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如何设计任务”关系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主动表达、积极参与、恰当地表情达意等,
【摘 要】“四自四导”研学模式是对“研学后教”理念的践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运作、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四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定向、引导学生运作、引导学生调节和引导学生激励的“四导”过程,这“四自四导”研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四自四导”;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它是素
摘要: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制订和颁发了与高校思政课教材相关的文件90份。这些文件,发文机构不一,发文时间不同,发文主题有异,发文形式多样,不同时间段的发文数量悬殊。其中,2份主题为“改革”的一号文件,开启新教材序幕;2份主题为“调研”的六号函,指向原有教材的经验及问题;3份主题为“编写”的通知,规范新教材的编写事宜;3份高频率被引文件,擎起“05方案”教材大旗;4份有
【摘 要】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师的教学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而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创设和利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教学创新;数学应用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数学
【摘 要】传统的语文作业内容重复机械,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变得单调乏味,压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可以实现各类学生的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个性化;语文作业;作业形式;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重在体现
【摘 要】本文以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符合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该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全局技巧与局部技巧的运用;在课文中渗透阅读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挑选阅读材料;加强渗透英语文化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解决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阅读;全局策略;局部策略;渗透  根据教育部新课标的要求,学
【摘 要】思维能力是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志,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不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思维能力又是由思维的品质所决定的,因此,怎样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其思维与能力的突破口。  【关键词】思维品质;策略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引导藏族幼儿学说普通话更是对这一发展要求的响应。提高父母说普通话的意识,借助生活活动和阅读活动,可为幼儿创造说普通话的家庭环境,引导藏族幼儿学说普通话。  【关键词】藏族幼儿;普通话;家庭环境;生活活动;阅读活动  西宁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一个城市,藏族就是其中的民族之一。我们武警青海总队幼儿园就有一部分幼儿是藏族小朋友,藏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5节地市级初中数学比武课,其中4位老师讲了同一课题《函数》,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经过各县(市、区)推选的5名选手实力不凡:精心创设的情景,恰当的启发诱导,适时的纵横联系,有效的合作交流,精编的变式练习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老师们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着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有模有样,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可圈可点,然而教学是一门让人遗感的艺术,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