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阶段性,本文用SPSS软件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以研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经济增长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最根本因素的结论,又结合经济学知识进行定性分析,对建立的模型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总额;货币供应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07-01
一、文献简述
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是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对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在国外,有许多关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英国的威廉·配第是最早比较明确提出国家财政税收原则的人。代表新兴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在其《赋税论》(1662)中,他讨论了财政税收与国家财富、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但未形成政治经济学的统一理论体系。之后,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首次提出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提倡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坚决反对政府对自由市场的干预。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经济危机日益严重,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至此,政府职能范围逐渐扩大,财政收支规模也不断扩大起来。
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并形成了较完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面对国民经济中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消費需求不足问题,林毅夫提出应增强公众消费倾向,降低投资比例到合理的水平,并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协调管理。关于财税体制的改革,樊纲指出可通过“分红、收租、减税”措施来实现。
二、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一)数据整理与模型建立
结合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以财政收入(亿元)为因变量,自变量如下: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为就业人员数(万人);为货币供应量(亿元);为社会品零售总额(亿元)。没有把税收收入引入自变量的原因在于:税收收入包含于财政收入中,许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同时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构造多元线性函数,理论模型为,为随机误差。
提出假设:假设一为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二为全社会就业人数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三为货币供应量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四为社会消费总额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二)模型检验与模型修正
2、经济意义的检验
对于新的回归方程,、的系数都为正数,和定性分析一致,即国内生产总值越大,社会消费总额越大,则中国财政收入越多。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了假设一和假设四的正确性。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中国财政收入增加0.192亿元。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社会消费总额每增加1亿元,中国财政收入增加0.095亿元。假设二和假设三没有得到有力的检验。最后选取和为自变量,回归方程为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2881.6亿元,社会消费总额为183918.6亿元,代入最终的回归方程得到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的预测值为98956.6792亿元,跟实际值103874.43亿元比较接近,偏差率仅为4.7%,说明该模型的预测性较好。但是,仅限用于短期预测。
四、结论及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由回归分析知,国内生产总值即经济增长对中国财政收入有显著的正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中国财政收入的最根本因素。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上了快车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增加中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是发展国民经济。
(二)社会消费总额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社会消费总额对财政收入有正的作用。中国是生产大国,但不是消费大国。与发达国家比,中国储蓄率高,平均消费额低,这跟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和国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值不高有关。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中,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拉动力。因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增加中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着力点。
(三)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把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财政收入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对消费需求的作用显著,进而间接影响财政收入;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由于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作用较小,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微弱,也即长期内“货币中性”。
参考文献:
[1]刘美娇.中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2,(02).
[3]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中国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总额;货币供应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07-01
一、文献简述
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是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对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在国外,有许多关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英国的威廉·配第是最早比较明确提出国家财政税收原则的人。代表新兴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在其《赋税论》(1662)中,他讨论了财政税收与国家财富、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但未形成政治经济学的统一理论体系。之后,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首次提出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提倡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坚决反对政府对自由市场的干预。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经济危机日益严重,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至此,政府职能范围逐渐扩大,财政收支规模也不断扩大起来。
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并形成了较完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面对国民经济中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消費需求不足问题,林毅夫提出应增强公众消费倾向,降低投资比例到合理的水平,并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协调管理。关于财税体制的改革,樊纲指出可通过“分红、收租、减税”措施来实现。
二、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一)数据整理与模型建立
结合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以财政收入(亿元)为因变量,自变量如下: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为就业人员数(万人);为货币供应量(亿元);为社会品零售总额(亿元)。没有把税收收入引入自变量的原因在于:税收收入包含于财政收入中,许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同时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构造多元线性函数,理论模型为,为随机误差。
提出假设:假设一为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二为全社会就业人数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三为货币供应量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假设四为社会消费总额越多,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二)模型检验与模型修正
2、经济意义的检验
对于新的回归方程,、的系数都为正数,和定性分析一致,即国内生产总值越大,社会消费总额越大,则中国财政收入越多。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了假设一和假设四的正确性。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中国财政收入增加0.192亿元。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社会消费总额每增加1亿元,中国财政收入增加0.095亿元。假设二和假设三没有得到有力的检验。最后选取和为自变量,回归方程为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2881.6亿元,社会消费总额为183918.6亿元,代入最终的回归方程得到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的预测值为98956.6792亿元,跟实际值103874.43亿元比较接近,偏差率仅为4.7%,说明该模型的预测性较好。但是,仅限用于短期预测。
四、结论及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由回归分析知,国内生产总值即经济增长对中国财政收入有显著的正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中国财政收入的最根本因素。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上了快车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增加中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是发展国民经济。
(二)社会消费总额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社会消费总额对财政收入有正的作用。中国是生产大国,但不是消费大国。与发达国家比,中国储蓄率高,平均消费额低,这跟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和国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值不高有关。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中,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拉动力。因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增加中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着力点。
(三)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
把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财政收入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对消费需求的作用显著,进而间接影响财政收入;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由于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作用较小,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微弱,也即长期内“货币中性”。
参考文献:
[1]刘美娇.中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2,(02).
[3]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