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引入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i1981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入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能力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引入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利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历史问题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客观、辩证地从文化、经济、政治等不同层面探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
  以统编版必修二第八单元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层级提问、阶段引导”的教学方式,将唯物史观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地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国家的发展进行评价。在导课阶段,教师可以以美国为例,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经济危机时期人民的生活情况”“二战期间的社会状态”“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的发展状况”。通过视听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后续教学内容问题的提出进行历史背景和知识的铺垫。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通过观看资料,我们能够发现,二战前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资料内容及以往历史知识,你们思考一下,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教学情境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将自己置身于视听材料呈现的时代背景中,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探索出“经济萧条影响”“二战生死存亡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冲击”等原因。在授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图片素材,向学生展示“黄金发展时期美国的繁华与强大”,并提出“推动美国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措施有哪些”“如果你是美国居民,对这些措施有怎样的感受”等问题,引导学生从“美国居民”的角度,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通过“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态度是怎样的”“中美关系主要矛盾有哪些”等问题,引导从个人立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结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评价。
  从上述教学设计能够看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通过“层级提问、阶段引导”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客观、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使用唯物史观,发展看待历史进程
  现阶段很多高中生在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时,往往只会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不能将掌握的历史知识紧密联系、灵活运用,特别是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时,不能够将内部、外部因素相结合,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从而导致学生对历史脉络缺乏整体性把握,容易形成知识孤岛,不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统编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思考、探索和总结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但教材内容过度重视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和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结果和不平等条约影响的知识讲解,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并没有过多介绍和分析,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从互联网上下载与两次鸦片战争时代背景有关的教学资料。在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向学生展示“中西方军备对比图”“中西方生产方式对比图”“19世纪中期中国百姓生活纪实照片”等多种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图片和“中西方军事差距有哪些?”“清朝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有哪些?”“中西方科技及生产力存在哪些差距?”等问题,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教材史实相结合,对“战争失败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布置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前自主进行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并综合已掌握的信息,效仿上文方式,从多个角度自主进行问题分析和探索。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看出,利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结合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环境信息,引导学生将不同信息进行整合,进而从整体的层面看待历史进程的发展。
  三、通过唯物史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法,引导学生以全面而具体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避免学生进入思维困境,有效培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史观意识。
  以统编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教学为例。“重农抑商”政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师应分两部分进行该知识点的讲解。首先,以1368年为分界线,之前为一个探索阶段,之后的明清时期为一个探索阶段。然后,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分别对应社会形态、农业发展情况、商业发展情况、世界格局中的一个探索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别对小组对应的探索内容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明朝前与明清时期上述思想内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制作出对比表。最后,引导学生结合亲手制作的对比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和归纳出两大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特点,从而让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以及不同的探索方向,自主总结出“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晚期的不同历史作用。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明确一个道理,即同一個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历史作用,从而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史观。
  四、领悟唯物史观,学会阶级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中阶级意识的产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不可避免地被进行阶级划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唯物史观,学会运用积极分析法探索历史事件的本质。
  以统编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的教学为例。这一时期,中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不仅体现在民族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还体现在百姓与清政府之间的阶级矛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2组,一组代表清政府,另一组代表百姓,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及时代背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重大历史事件重现。如:由教师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各小组分别派出1到2名学生,从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表达对以上制度的看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史实进行分析,找出以上制度的优缺点以及没有实现的原因。
  通过上述角色扮演与辩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站在不同的阶级角度,切身体会特定历史时期和事件所带来的感受,进而深刻理解事件发生和政策提出的原因、目的,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和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培养利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唯物史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眼光看待历史问题、运用发展眼光看待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问题、从不同阶级立场探索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张妤)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多领域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要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课程形态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知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以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实践体验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获取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立足课程实践性、生活性、自主性的独特教育功能形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互动、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变得灵动起来,也可以使语文课堂成为鲜活的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的教育理念,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设置有效互动环节,让课堂更加有效。互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平等地位构建、问题设计、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高效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凸显出自
期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侧重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素养。通观现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语文要素,单元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重要的环节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技能,可以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写作夯实基础,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
期刊
从广义上讲,活动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阅读、思考、实践、交流等,这些活动承载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活动教学中,学生可以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活动教学推动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建构体系,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深度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累积了学习经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学习的效果来看,丰富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的数学理解更自然、视角更多元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形式开始被教师广泛接受,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也主动聚焦现代思维,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化传统教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活力,有效地唤醒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不断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结构中,建构魅力课堂。  一、利用网络资源备课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他们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一项。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适应未知世界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看似都比较遥远,但是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当前的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是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正是从
期刊
数学家欧拉认为,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也应当积极动手进行各种实验,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特质,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深入触及概念表象之下的本质与内涵。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性等,选择合理的契机,组织多元化的实验活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数学学
期刊
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更要“动手”“动口”“动眼”,在互动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一、合作出彩,在协同交流中提高参与意识  我们常说,学生才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期刊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深思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那么,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提问设计呢?  一、贴近学生生活,满足设计需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念,他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充分说明生活实际的教育价值是极高的。就语文这门课程来说,它与生活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
期刊
写作技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评改的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主动学习、勇于实践为特征。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写作评价的过程,体现同伴反馈的作用,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