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始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以简短、精要的视频形式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再利用课件、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应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还能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数学;微课;应用策略
引言
目前,高校的数学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很有必要。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加强兴趣的培养,让其拥有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只是将黑板上书写的教学内容移动到大屏幕上而已,并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而且高校数学教学应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围绕教科书开展教学工作,开展“重知识,轻能力”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不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目前高校开展的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缺少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影响其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缺乏独立研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一旦教师布置自主探究类的任务,学生很难开展活动,也缺乏明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二、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加强课前预习
教师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时,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与学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能提升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率。比如教师在对函数知识点进行讲解时,要在微课预习环节中对微课的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再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函数相关知识进行温习,随后再通过知识扩展的方式,将映射与函数的知识点顺利地引导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函数的框架。此时,教师可以运用PPT,向学生讲解函数的几种特性,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升其对知识点的学习效率。
(二)简化数学公式、定理
因为高校数学学科中的公式和定理比较多。而且每一个都比较重要,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公式、定理的记忆任务,但学生理解起来太过硬性,只是对数字与字母进行记忆,无法了解公式背后的本质,这就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教师应当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简化高校数学知识,实施有效教学。
比如教师在对几何问题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将几何问题简单分为二维几何与三维几何,这二者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转化。此时,教师便可以使用微课展示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转化的过程,通过折叠、弯曲等方式实现几何图形的转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教师便可以在微课的基础上,展示这两者的转化方法和过程,带领学生探究使用公式表示这种转化,以此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微课,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效率。教师本着丰富学生知识层面的目的,可以制作和搜集很多内容不同的微课视频,添加自己的分析,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时,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也能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这对学生数學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同时,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的微课,能让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提升其数学能力。
(四)加强课后复习
复习作为整个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些学生如果在课堂短时间内没有对知识进行很好地掌握,就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学生在课后复习中观看微课,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自身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而且微课视频可以随时观看,具有简短、方便的优势,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度,将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录制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自身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完善学习,这能增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对高校数学改革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教师要重视微课的灵活应用,除了发挥课堂辅助功能之外,也要将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并且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知识点的不同难度,制作多样化的微课视频,可以让高校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张宇红. 微课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9):156-158.
[2]胡贝贝. 应用型高校数学“微课”教学模式探讨[J]. 国际公关,2020(08):149-150.
关键词:高校数学;微课;应用策略
引言
目前,高校的数学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很有必要。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加强兴趣的培养,让其拥有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只是将黑板上书写的教学内容移动到大屏幕上而已,并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而且高校数学教学应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围绕教科书开展教学工作,开展“重知识,轻能力”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不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目前高校开展的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缺少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影响其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缺乏独立研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一旦教师布置自主探究类的任务,学生很难开展活动,也缺乏明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二、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加强课前预习
教师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时,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与学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能提升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率。比如教师在对函数知识点进行讲解时,要在微课预习环节中对微课的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再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函数相关知识进行温习,随后再通过知识扩展的方式,将映射与函数的知识点顺利地引导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函数的框架。此时,教师可以运用PPT,向学生讲解函数的几种特性,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升其对知识点的学习效率。
(二)简化数学公式、定理
因为高校数学学科中的公式和定理比较多。而且每一个都比较重要,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公式、定理的记忆任务,但学生理解起来太过硬性,只是对数字与字母进行记忆,无法了解公式背后的本质,这就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教师应当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简化高校数学知识,实施有效教学。
比如教师在对几何问题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将几何问题简单分为二维几何与三维几何,这二者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转化。此时,教师便可以使用微课展示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转化的过程,通过折叠、弯曲等方式实现几何图形的转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教师便可以在微课的基础上,展示这两者的转化方法和过程,带领学生探究使用公式表示这种转化,以此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微课,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效率。教师本着丰富学生知识层面的目的,可以制作和搜集很多内容不同的微课视频,添加自己的分析,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时,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也能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这对学生数學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同时,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的微课,能让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提升其数学能力。
(四)加强课后复习
复习作为整个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些学生如果在课堂短时间内没有对知识进行很好地掌握,就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学生在课后复习中观看微课,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自身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而且微课视频可以随时观看,具有简短、方便的优势,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度,将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录制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自身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完善学习,这能增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对高校数学改革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教师要重视微课的灵活应用,除了发挥课堂辅助功能之外,也要将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并且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知识点的不同难度,制作多样化的微课视频,可以让高校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张宇红. 微课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9):156-158.
[2]胡贝贝. 应用型高校数学“微课”教学模式探讨[J]. 国际公关,2020(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