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虽是两个层面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提升人的道德观念可以增强法治精神的落实与体现,法治的落实能够促进人的道德体系建设。劳动,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除了能够为劳动者提供生活和物质保障以外,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和获得的成就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建立之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他们渗透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将会是终身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渗透;劳动意识
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劳动的负担和意义曾精辟指出,劳动在形式上的确是一种令人疲劳的负担,但却是实现人的尊严和幸福的必然之路。但当下不少的孩子娇生惯养。他们大部分都有众星拱月的感觉,加上面对各种繁忙的学业,孩子似乎也更没有主动参加劳动的机会。也正因为缺乏劳动意识的培养,不少孩子生活条件过于优越,年龄还小,但却非常任性自我。
翻开《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也发现不少涵盖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而设立的主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观念上的更新,并且能够把劳动意识变成生活中的行动,从过去的被动劳动变成主动劳动。
一、在课内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起劳动光荣的感觉,才能够让他们把劳动意识植根在潜意识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上得生动活泼,就要教师有扎实的驾驭课堂的技巧。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让学生愉悦、轻松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出良好的劳动意识。毕竟,劳动有时候是件麻烦和令人感到劳累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让学生确实感受到劳动也能带来乐趣这个事实,苍白无力的教育是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的。
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课时,教师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安排了充实的课堂内容,并且以生动有趣的录像和看图片学习为主,再以讨论为巩固所看、所学的手段,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劳动的好处植入到他们的意识中,有利于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一开始的导入,教师用猜谜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揭开谜底是橡皮后,又让孩子在一个装满东西的、乱糟糟的盒子里,找出一极不显眼的橡皮,还计时。这样寻宝游戏,更是让孩子们激动不已;并感受到原来不会整理物品不仅麻烦,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接下来的绘本故事,以及出示教师课前收集到个别学生在学校不会整理自己的照片,唤起学生的情感。接着师生合作表演,再现生活场景;最后在学生体验完整理书包和玩具的活动后,再让学生把橡皮拿出来,再次计时,并将一前一后的时间进行对比。此时,教育已无需太多的言语,学生早已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尾声还设计了一个“争当整理小达人”的课外延伸活动的环节,并鼓励孩子让父母把自己整理时的照片带回来张贴在课室的墙报上。
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不但培养出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初步树立在学生生活中的劳动意识。
二、学会感恩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前提
学会感恩和劳动意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假如一个学生没有感受真正参与劳动实践,就不能感受劳动的艰辛。他们不知道家长做家务是辛苦的,反而觉得一切是多么理所当然。他们只会无条件地享受家长的劳动成果,甚至有时还嫌三嫌四,不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试问他怎会感激长辈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呢?怎么会对身边的劳动者产生敬畏之心?
为了培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默契,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的劳动,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劳动意识。在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这些事我来做》这一主题学习时,教师结合中队活动一起进行,并且邀请家长到课堂上来。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家务擂台赛,请家长担任评委,请孩子们列举自己平日里所做的家务。家长根据自己孩子平日在家中的表现进行即场打分。在这样的横向比较下,孩子们能够看到本人、自己的同学平日在家中做家务的表现,从而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家长同样可以通过对比看出自家孩子的不足。
接下来,我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说,自己平日里为什么没有机会做家务活?有些孩子在家中有做家务活的习惯,这些孩子可以说说,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也让家中说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什么?除了参与社会工作以外,为什么在家中要承担家务劳动?
通过这样的互相表白,给家长和孩子充分了解彼此的机会。在了解的基础上,孩子就会明白家长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是无偿的,之所以如此付出,完全是因为爱家庭、爱自己的孩子。只有让孩子对自己的长辈充满感激之情,才可能激发他们感恩父母的心理。在感恩父母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愿意主动承担家中的劳动任务,良好的劳动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出来。
三、现实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一个课堂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和大部分课程相同,是因为它传授给學生的是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后,关键还是要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承担劳动任务,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感觉。
低年级的孩子普遍比较争强好胜。在学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后,教师每个星期班里都不定时进行抽屉和书包、课室图书角整理情况的评比,和进行一次劳动结果总结,能够在劳动活动中取得最多小红旗的小组,可以成为班上的劳动标兵,不但能够获得老师写的表扬信,而且还可以在学期末获得奖品。
中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每天放学后当值日生的习惯,他们要培养的是做家务的意识,这需要和家长一起互相配合。如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与家务活“签约”》一课的学习后,将签订的“家务承诺书”交于家长保管,让家长提醒与监督。老师每天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也会布置劳动任务,如帮助父母洗碗、浇花、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工作。父母每天或隔天都会把孩子在家中完成劳动任务的情况进行反馈。反馈平台包括班级Q群、作业登记本等。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班会、早读等课程进行表彰。长期以往,学生会认为劳动是一项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让劳动意识植根在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里。
总之,小学生养成劳动意识,《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个良好的媒介。在这样的媒介下,让孩子从课堂走向生活,在课堂中培养劳动意识,把爱劳动的意识转化为生活中实践的动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郑文樾选编.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张佩珍,冯天向,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当代教育科学.2016.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渗透;劳动意识
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劳动的负担和意义曾精辟指出,劳动在形式上的确是一种令人疲劳的负担,但却是实现人的尊严和幸福的必然之路。但当下不少的孩子娇生惯养。他们大部分都有众星拱月的感觉,加上面对各种繁忙的学业,孩子似乎也更没有主动参加劳动的机会。也正因为缺乏劳动意识的培养,不少孩子生活条件过于优越,年龄还小,但却非常任性自我。
翻开《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也发现不少涵盖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而设立的主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观念上的更新,并且能够把劳动意识变成生活中的行动,从过去的被动劳动变成主动劳动。
一、在课内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起劳动光荣的感觉,才能够让他们把劳动意识植根在潜意识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上得生动活泼,就要教师有扎实的驾驭课堂的技巧。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让学生愉悦、轻松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出良好的劳动意识。毕竟,劳动有时候是件麻烦和令人感到劳累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让学生确实感受到劳动也能带来乐趣这个事实,苍白无力的教育是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的。
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课时,教师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安排了充实的课堂内容,并且以生动有趣的录像和看图片学习为主,再以讨论为巩固所看、所学的手段,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劳动的好处植入到他们的意识中,有利于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一开始的导入,教师用猜谜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揭开谜底是橡皮后,又让孩子在一个装满东西的、乱糟糟的盒子里,找出一极不显眼的橡皮,还计时。这样寻宝游戏,更是让孩子们激动不已;并感受到原来不会整理物品不仅麻烦,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接下来的绘本故事,以及出示教师课前收集到个别学生在学校不会整理自己的照片,唤起学生的情感。接着师生合作表演,再现生活场景;最后在学生体验完整理书包和玩具的活动后,再让学生把橡皮拿出来,再次计时,并将一前一后的时间进行对比。此时,教育已无需太多的言语,学生早已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尾声还设计了一个“争当整理小达人”的课外延伸活动的环节,并鼓励孩子让父母把自己整理时的照片带回来张贴在课室的墙报上。
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不但培养出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初步树立在学生生活中的劳动意识。
二、学会感恩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前提
学会感恩和劳动意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假如一个学生没有感受真正参与劳动实践,就不能感受劳动的艰辛。他们不知道家长做家务是辛苦的,反而觉得一切是多么理所当然。他们只会无条件地享受家长的劳动成果,甚至有时还嫌三嫌四,不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试问他怎会感激长辈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呢?怎么会对身边的劳动者产生敬畏之心?
为了培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默契,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的劳动,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劳动意识。在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这些事我来做》这一主题学习时,教师结合中队活动一起进行,并且邀请家长到课堂上来。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家务擂台赛,请家长担任评委,请孩子们列举自己平日里所做的家务。家长根据自己孩子平日在家中的表现进行即场打分。在这样的横向比较下,孩子们能够看到本人、自己的同学平日在家中做家务的表现,从而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家长同样可以通过对比看出自家孩子的不足。
接下来,我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说,自己平日里为什么没有机会做家务活?有些孩子在家中有做家务活的习惯,这些孩子可以说说,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也让家中说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什么?除了参与社会工作以外,为什么在家中要承担家务劳动?
通过这样的互相表白,给家长和孩子充分了解彼此的机会。在了解的基础上,孩子就会明白家长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是无偿的,之所以如此付出,完全是因为爱家庭、爱自己的孩子。只有让孩子对自己的长辈充满感激之情,才可能激发他们感恩父母的心理。在感恩父母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愿意主动承担家中的劳动任务,良好的劳动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出来。
三、现实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另一个课堂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和大部分课程相同,是因为它传授给學生的是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后,关键还是要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承担劳动任务,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感觉。
低年级的孩子普遍比较争强好胜。在学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后,教师每个星期班里都不定时进行抽屉和书包、课室图书角整理情况的评比,和进行一次劳动结果总结,能够在劳动活动中取得最多小红旗的小组,可以成为班上的劳动标兵,不但能够获得老师写的表扬信,而且还可以在学期末获得奖品。
中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每天放学后当值日生的习惯,他们要培养的是做家务的意识,这需要和家长一起互相配合。如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与家务活“签约”》一课的学习后,将签订的“家务承诺书”交于家长保管,让家长提醒与监督。老师每天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也会布置劳动任务,如帮助父母洗碗、浇花、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工作。父母每天或隔天都会把孩子在家中完成劳动任务的情况进行反馈。反馈平台包括班级Q群、作业登记本等。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班会、早读等课程进行表彰。长期以往,学生会认为劳动是一项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让劳动意识植根在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里。
总之,小学生养成劳动意识,《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个良好的媒介。在这样的媒介下,让孩子从课堂走向生活,在课堂中培养劳动意识,把爱劳动的意识转化为生活中实践的动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郑文樾选编.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张佩珍,冯天向,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当代教育科学.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