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本科生职业生涯教育前置与深入研究初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韩笑(1988-),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辅导员/助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摘 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得到长足进步,本科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形势整体趋好,但依然存在不利因素,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存在的就业迷茫、职业生涯教育粗浅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的从学校、教师、学生本身等角度提出了职业生涯教育重心下移、全程跟踪指导、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对策,以期为省内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本科;职业生涯;前置;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21-02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对教育工作特别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这成为我省高校下阶段工作重心所在,而高校就业工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缩影。当前我省就业形势整体良好的同时,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只有教育真正提供高水平复合型、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因此急需要针对当前教育中就业板块中职业规划教育呈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探讨。
  一、当前高校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自大一至大四毕业离校,高校对在校生的就业教育应当系统化,调查发现,目前省内高校除对毕业生之外的低年级在校生就业指导次数少、内容泛泛,在大学自我定位方面,学生仅依靠网络自我测评,难以产生理性认知,事实上,相当部分学生及家长自该生入学至毕业始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存在迷茫心理,无法在择业时做出理性选择。
  (二)就业指导片面化,信息结构不合理。目前省内高校广泛借助网络发布就业基本资讯,为学生就业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指导侧重于求职技巧、举止着装等热点或户口、档案等法律政策宣讲,对于学生关注的如何有效实现自身兴趣、能力及职业需求的合理匹配引导不够。
  二、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就业教育受市场经济冲击。一方面,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部分行业增量有限,宏观就业压力不减。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公务员、外企因社会地位等原因成为择业首选,导致在目前中小型企业出现密集用人需求时,一时间供需不对称。同时,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偏离社会供需,导致人才供给侧出现弊端。
  (二)就业教育缺乏有益引导。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一项近期调查显示,学校招聘会、网站、人才市场仍是毕业生就业信息主渠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来自学校教师本人的引导较少;受访的未就业毕业生中,来自农村家庭者占比26.5%,农林类学校比重更高,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很难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这对自身规划与发展产生阻力。
  (三)当代学生自身固有特点
  1、农林地区高校学生惯有的封闭思维与习惯认知。以农林类高校为例,学生群体存在的定势型思维、习惯性认知和封闭型心态,造成了先天教育理念的滞后与自身规划能力的欠缺,在目前整体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转向之时,创新的趋势在省内高校体现尚不明显。调查显示73.7%的人认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了解社会和增长本领”,但只有9.2%的人表示特别愿意去基层工作;47.1%的人认为“现在找工作需要“拼爹”,但实际上这一群体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家庭难以提供有效的就业支持①。
  2、千禧一代青年学生个性十足。90后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知识快速迭代时期,充满个性特色、叛逆思维和探新追求,对家长和社会的随从度有所降低,求职较任性,调查显示,90后职场人中,有跳槽想法(含正在办理入职/离职)的比例为55.4%。就业心态上更加追求个人认同,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宁愿待业,普遍呈现“慢就业”特质。
  现有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背景下,我省学子就业难、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频现,部分学生产生求职畏难情绪,逃避就业转而考研。此外,从就业类别上来说,考研者高于40%,签约者签约率高,满意度低;从就业单位性质来说,本科生就业以企业为主;从就业行业分布来说,以农林院校为例,主要分布在农林、畜牧行业等;从就业地区分布来说,主要为省内,从军入伍及省外就业者较少。长此以往,人才质量无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无法凸显,亟待各方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学生工作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前置與深入。
  三、厘清思路,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就业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因子,当前,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生涯引导,需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进行前置和深入,需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而采取系列优化措施。
  (一)构建有效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人才供给侧改革。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动态跟踪的定期调研和反馈机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培养内容,强化培养质量。如求职前,开展《求职意向和需求调研》,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展相应工作;针对已毕业校友,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了解学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每年暑假,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或组织学院就业工作队伍走访企业,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络,了解毕业生培养质量。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目前,职业教育未纳入统一教学规划,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还有待普遍认同。高校要明确就业指导全程化的理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指导、等方式相结合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如在新生入学伊始,即指导其进行初步网上测评对其实行细化的职业生涯引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在校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确立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优势。   (三)引入教师力量,形成校、院、师三方互动格局。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师生情谊产生的信任是鼓励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广大教育工作者可借助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开展前置化、前瞻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同时,团委老师作为最貼近学生情感的群体,应时刻关注学生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迷茫,与学院、家长有效沟通,探索适合各高校实际的在校生就业指导模式,引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授之以渔。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主体在基层,主力在学校,关键在学生。外部环境再好,没有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就业也会成为空谈。因此,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外,大学生还应转变思想,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青年学子应转变思想,创业、农村就业、从军入伍等均足以施展抱负。
  (五)着力“双创”教育,培养创新生力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加大力度建立保障机制,提高师资力量,着力培育生力军。一方面,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由过去单纯强调就业向就业创业并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转变,由传统的就业观念向多渠就业观念转变,由强调初次就业率向追求高质量就业转变,同时,结合农业大省院校实际,将就业触角延伸至农村各个领域,有针对性地开拓就业渠道。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多年来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经费建设为保障,以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各学院形成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在内的专家智库,通过“挑战杯”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创业创新提供巨大推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大力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立健全专业、专职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制度,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的营造者、呵护者、保护者,为创业者抵挡风霜。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民生福祉,就业为先。在转型社会中,越早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清晰的发展走向,则越能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由政府、家庭、学校共同引导形成,高校教育应密切结合时代背景,对在校学生施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积极主动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切实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实现一流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注释
  ①葛睿.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方向之刍议.教育现代化,2015.10.23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
  [2]伍祥伦,何东著.大学生就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孙伟著.河南农业大学“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第03期.
  [4]赵丽华著.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年1月.
其他文献
手风琴的独特结构性注定了它自身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演奏,在民族风格的演艺方面也正是由于手风琴拥有独特的多元化的音色为一体的结构组成,可以演奏多种音色的乐曲。这是一个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4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重组和调整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探索空间,引领学生在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演唱方式,带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语言作为声乐艺术构建的基础,更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无论何种声乐教学均不可脱离语言而独自形成,所以语
作者简介:田省会(1973-),男,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回民中学,初中化学教师。  摘要:化学原本像生活一样是绚烂多彩的,但是照本宣科的课堂往往使得初中的化学学习变得很枯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以具体的例子为支撑,详细地说明如何在初中课堂上利用风趣语言、联系生活和有趣实验三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化学教学;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
摘要:动机激发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门理论。舞蹈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将教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针对性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了动机激发理论的理论内涵,并就如何利用动机激发理论实施舞蹈分层教学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动机激发理论;舞蹈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28-01舞蹈是一门充满感
摘 要:在大历史的观念下书写的中学历史课本规范了教学的边界,而在整体的框架下忽略了民族区域的历史资源,所以民族区域的历史课程资源暂处于一种待开发的状态,结合中学历史的教学任务,适当的利用民族区域的历史课程资源,形成课本与历史实物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改变教育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中拥有五十六个民族,而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规范下,少数民
摘 要:通过对我校2012、2013、2014届药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用人单位对药学毕业生的学历需求、药品行业对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药剂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得出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近3年发生了明显变化,用人单位对中职层次的药剂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最大,各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敬业精神。各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基本满意,但也对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江
摘 要:中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一直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关注。伴随着中等职业院校近几年的不断扩招,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方面面对较大的挑战,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分数线不断下调。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内学生所拥有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词汇量严重不足,口语表达的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动机不足,对于英语学习积极性较低,英语教学质量较为低下。本文就以交际法在
"中国音乐史"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目的来看,该课程都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教
随着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音乐艺术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而高考压力的增大,也使得不少学生转而报考音乐专业的高校,为了缓解就学压力,各类高校的音乐专业招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