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众多文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吉林省1985 -2005年学生体质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科学而认真的研究。找出学生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4组20年来的耐力素质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特点。与此同时,针对此规律、特点和问题,试找出一些引起该变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机能
一、前言
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表明各国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都很关心,为保证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均作了很大的努力,将他们的体质、健康问题列为“首要任务”,并呼吁社会各界来关注此事,这说明,“关心青少年儿童体质”已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而是国家大事,耐力素质是反映体质强弱的重要指标.学生耐力素质下降事关中华民族未来,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学校的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协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实现青少年耐力素质和体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1985-2005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7-12岁男女往返跑和13-18岁男1000米、女800米)的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三、从“减速增长期”看学生体质
从800米(女)和1000米(男)跑“减速增长期”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总体上,城男出现“减速增长期”“延长”的现象,而乡男有“缩短”的趋势;城女则在4次测试中保持不变,每年均在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而乡女则呈现出周期性变化,85, 95两年均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而91和2000年则分别经过2年减速增长过程再下降,总体而言,乡女出现“延长”现象。男女比较,男生“减速增长期”均长于女生,女生出现“快速增长期”后较男生易“立即下降”,而男生下降相对缓慢。
四、中小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片面性评价
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形成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出现偏差,往往把“升学率”做为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片面性,对学校教育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可,相当部分学校以不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频繁考试的手段来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使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保证,一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难以实行,学生体育活动减少,锻炼的时间、强度不够,导致耐力素质仍至体质下降[3].
(二)环境因素 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制约学生体育锻炼
长期以来,学校运动场地的不足,始终制约着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我省中学有250m以上环型田径场,小学有200m以上环型田径场的学校仍为数不多.某三级达标校生均活动面积仅1 .6m2.运动场地的严重不足,既制约耐久跑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限制了课外长跑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耐久跑锻炼,导致学生心肺功能衰退,耐力素质下降.
(三)家庭因素 家长片面的“人才观”对发展学生耐力素质产生消极影响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人才,体育锻炼无足轻重.例如,课余时间一味敦促孩子读书,不让孩子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节假日还忙于找人为孩子补习文化课,等等.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少的运动锻炼,使学生智力与体力发展失衡.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离与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矛盾加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我国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水平都在发生变化。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的体育现象普遍存在。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中,太深太难,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难以养成锻炼习惯,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现存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陈旧,不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
五、结论
素质项目“减速增长期”则既有延长、不变,又有缩短。同时往返跑、男1000米和女800米几项均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的现象,乡男斜身引体和女生耐力跑表现得尤为突出。 85-91段、91-95段、95-00段、00-05段 4段7-18岁12个年龄组的变化及通过“减速增长期”、“第一次长停年龄”、“达‘最大值’年龄”的分析,发现:耐力素质已经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本文通过给我国当前影响学生耐力素质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以次对我国学生体质的提高以及学校体育的开展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日]加货谷等.怎样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J].体育译文,1982(2):1-2.
[2]于道中.关于少年儿童体质的追踪研究[J].体育科学, 1982(4):42-47.
[3] 邢文华.体质测定的内容、方法及其分类[J].北京体院学报,1982(4):47-52.
[4] 刘绍曾.国外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定及其研究工作简介[J].北京体院学报,1982(4):57-62.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机能
一、前言
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表明各国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都很关心,为保证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均作了很大的努力,将他们的体质、健康问题列为“首要任务”,并呼吁社会各界来关注此事,这说明,“关心青少年儿童体质”已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而是国家大事,耐力素质是反映体质强弱的重要指标.学生耐力素质下降事关中华民族未来,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学校的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协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实现青少年耐力素质和体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1985-2005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7-12岁男女往返跑和13-18岁男1000米、女800米)的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三、从“减速增长期”看学生体质
从800米(女)和1000米(男)跑“减速增长期”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总体上,城男出现“减速增长期”“延长”的现象,而乡男有“缩短”的趋势;城女则在4次测试中保持不变,每年均在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而乡女则呈现出周期性变化,85, 95两年均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而91和2000年则分别经过2年减速增长过程再下降,总体而言,乡女出现“延长”现象。男女比较,男生“减速增长期”均长于女生,女生出现“快速增长期”后较男生易“立即下降”,而男生下降相对缓慢。
四、中小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片面性评价
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形成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出现偏差,往往把“升学率”做为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片面性,对学校教育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可,相当部分学校以不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频繁考试的手段来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使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保证,一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难以实行,学生体育活动减少,锻炼的时间、强度不够,导致耐力素质仍至体质下降[3].
(二)环境因素 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制约学生体育锻炼
长期以来,学校运动场地的不足,始终制约着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我省中学有250m以上环型田径场,小学有200m以上环型田径场的学校仍为数不多.某三级达标校生均活动面积仅1 .6m2.运动场地的严重不足,既制约耐久跑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限制了课外长跑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耐久跑锻炼,导致学生心肺功能衰退,耐力素质下降.
(三)家庭因素 家长片面的“人才观”对发展学生耐力素质产生消极影响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人才,体育锻炼无足轻重.例如,课余时间一味敦促孩子读书,不让孩子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节假日还忙于找人为孩子补习文化课,等等.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少的运动锻炼,使学生智力与体力发展失衡.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离与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矛盾加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我国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水平都在发生变化。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的体育现象普遍存在。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中,太深太难,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难以养成锻炼习惯,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现存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陈旧,不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
五、结论
素质项目“减速增长期”则既有延长、不变,又有缩短。同时往返跑、男1000米和女800米几项均出现“‘快速增长期’后立即下降”,的现象,乡男斜身引体和女生耐力跑表现得尤为突出。 85-91段、91-95段、95-00段、00-05段 4段7-18岁12个年龄组的变化及通过“减速增长期”、“第一次长停年龄”、“达‘最大值’年龄”的分析,发现:耐力素质已经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本文通过给我国当前影响学生耐力素质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以次对我国学生体质的提高以及学校体育的开展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日]加货谷等.怎样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J].体育译文,1982(2):1-2.
[2]于道中.关于少年儿童体质的追踪研究[J].体育科学, 1982(4):42-47.
[3] 邢文华.体质测定的内容、方法及其分类[J].北京体院学报,1982(4):47-52.
[4] 刘绍曾.国外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定及其研究工作简介[J].北京体院学报,1982(4):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