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价值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jo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变革,创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必然。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对课堂内外时间进行了调整,颠倒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笔者希望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价值的分析,引领教师更好地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价值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与发展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为解决学生由于天气、路途等原因不能按时上课的现状,该校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课程并把其传到网络以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补课(卢海燕,2014:7),自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萌芽。2011年,萨尔曼·可汗把他发布在Youtube上的免费教学视频介绍给全世界,这些视频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而突然红遍全球。受此启发,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可罕学院的视频加入到了他们自己的翻转课堂策略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到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的教学形式进行顺序的调换(章朝红,2015:12)。教师把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或要进行的课堂活动提前通过视频微课的形式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准备,课堂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师生之间平等地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其中课前和课后在线上网络平台完成,课中在线下教室进行。就学生而言,翻转课堂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模式。翻转课堂对传统的课堂进行了颠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师生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对传统的课堂进行了颠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从讲台上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讲台下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必须在课下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视频等教学材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挑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者,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长和学习地点,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量。这对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提出了挑战。
  2.课堂分配时间发生了变化。原来安排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安排给学生学习,相应地减少了该内容在课堂中的占用时间,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完成了教与学的延时。学生对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课前预习方式而增长,课上可以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师生交流。
  三、翻转课堂的价值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的蓬勃发展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式颠倒了传统课堂的流程,改变了教师的权威角色,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吕婷婷,2016:1)。翻转课堂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呼应了高校外语教学中逐渐普及的自主学习方式,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崭新的启示。翻转课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间的合作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安排学习活动,学习氛围轻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能够在课前抓住学习内容的难点并自主在课堂上寻找答案。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困惑,在课堂上主动地提出问题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增加学生间的交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促进个人的成长,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现。
  2.顺应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创新趋势。翻转课堂是一种计算机信息媒介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相互混合的教学形式,是混合学习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沈瑛,盛跃东,2015: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利用信息手段为教学服务,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的要求。翻转课堂研究的蓬勃发展顺应了信息化社会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格局,能够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辅相成。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创新的新趋势,也是培养21世纪教师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卢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7).
  [2]吕婷婷.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6(1).
  [3]沈瑛,盛跃东.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J].外语界,2015(4).
  [4]章朝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学困生教学意义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题组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和思想政治辅导员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探究大学生和辅导员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流行语的运用对辅导员感知亲和力的作用以及对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如何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辅导员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社情民意的网络投射越来越明显,网络语言不断更迭
期刊
摘 要:高校外国留学生德育工作具有外事重要性、工作复杂性以及现实必要性等特点。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校外国留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确保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考察了外国留学生德育工作立足法纪教育的事实理据,主张以校规校纪教育为抓手,把握实施教育的关键时期,不断探索其与汉语学习及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途径,发挥高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高校外国留学生德育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期刊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身心还在发展之中,生理上的成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另一方面,高中生面临高考,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容易影响自身情绪,产生不良的情感,进而引发心理疾病。在这两种危机的挑战下,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将积极心理学作为评估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依据,以“性别”“年级”“寄宿或走读”“家庭结构”“父母的管教方式”为变项,探究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依据
期刊
摘 要:基于当前国际服饰品牌的发展变化,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组织安排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等几个方面探讨、总结了服饰品牌解析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  关键词:服饰品牌;解析;课程建设  创建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的必由之路,服装行业走品牌化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各服装院校都开设有服饰品牌解析类课程,通过细分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比较国内外同类品牌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本研究以23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量表进行相关研究。经研究表明,大学生中高年级自我同一性状态低于低年级;成就型、延缓型自我同一性状态倾向于外向性的人格特征;意识形态领域的排他型自我同一性状态倾向于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弥散型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倾向于内向性、神经质的人格特征。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特征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根据智慧课堂的特征,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扩展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并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构建;民办高校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思维驱动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发展成为智慧校园的核心,迎来了新机遇。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和软硬
期刊
摘 要: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培养和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及对策,以此来探索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融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道德人格;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道德人格(moral personality)是现代西方道德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主题,是道德心理学和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目标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密不可分。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优发展。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不止在于让学生深刻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
期刊
摘 要:循环生理学是生理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比较归纳法,可化繁为简、清晰展示事物的特征和区别,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主动学习能力。  关键词:循环生理学;比较归纳法;教学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活动调节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循环生理学主要研究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所表现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任务评价;人文教育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
期刊